颜侨宏
12月的桂林有些湿冷,温婉的喀斯特小山迎来了岁暮初寒,也迎来了文化早春。2020年12月8日,西山脚下的桂林大公馆酒店,第15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正式拉开帷幕。
山水甲天下,文化聚英才
“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在致辞环节,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首先发言,他的一席话如冬日里的暖阳,点亮了文化论坛召开14载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取得的累累硕果。
自2006年桂林“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远赴越南至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带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愿景再次回到桂林的文化论坛,早已“兵强马壮”。
“我是2017年获得的国家级称号,这次来就是想来听听大家的发言,学习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作为受邀嘉宾的李蔚琛,是桂林渔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坐在会场的她,精神矍铄,运笔如风,今年却已是79岁高龄。
除了李蔚琛外,会议现场还有桂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树萍等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莅临参会。
“廣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拓展项目‘二十四节气壮族霜降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胜龙脊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安灵渠等世界级遗产,有8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在致辞中这样谈道。
在论坛的主会场外,有一条陈列着各色非遗的文化长廊,不用“一钉一砖”的侗族榫卯木构技艺、散发香气与生机的桂林漆器、来自大山深处的苗银苗绣,以及源自古老史诗的泰国孔剧……百步之间,仿佛历经了中国—东盟的文化千帆。
对于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中国与东盟而言,保护与传承其中的文化价值,探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显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共同传承,共同保护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其实一直在路上。
2020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缅山水相连,世代比邻而居。近年来中缅文化、宗教、人员交流活跃,民间往来高位运行。从佛牙舍利4次应邀赴缅甸供奉,到缅式佛殿亮相洛阳白马寺,再到 《西游记》在缅甸电视台多次播出,“胞波”情深的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建立了澜湄文化合作倡议、丝绸之路联盟、亚洲戏剧联盟等平台,来自中缅两国的文化旅游、博物考古、摄影写作等团体来而有往,共享文化交流的喜悦。
“今年也是中缅文化旅游交流年。但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无法开展有关活动。”对于“天灾”,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略显遗憾,而此刻正在会议上发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也诉说了他关于“人患”的思考。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和物质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我在这里不想和大家讲我们取得了多少成就,我只想和大家讲,我们在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就之后,我们开始驻足反思,就是可以停下脚步来回望历史,来反思我们在这样现代化的巨大成功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遗忘、有没有遗漏?”
田青认为,东盟国家和中国一样面临着一个现代化的任务,同时也面临一个现代化的困境,如何让接触了系统的现代教育与外来文化冲击的年轻人,重新去认识、去喜欢非遗与传统文化,是他在会议现场留的一道思考题。
坐在台下的李人帡,是钦州坭兴陶的国家级传承人,田青的观点,与他正在思考的课题不谋而合。“我了解到现在一些工艺品会做成年轻人喜欢的动漫形式,但坭兴陶不同于传统的雕刻与泥塑等,它有自己的模和板,在工艺上就很难做到那些动漫的样子。”李人帡这趟来桂林,希望能在作品上获得一些灵感,为坭兴陶添加一些新的东西,古老的桂林山水和年轻人的动漫都成了他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我们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个词叫做‘山水相依。山水相依是一个象征,它不仅仅指在自然上、物理上我们国与国离得很近,是邻居、是亲戚,在文化传播学上,山和水却有着不同的作用。”谈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时,田青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他说在中国浙江,山与山之间的村庄只有30公里直线距离,但是两边的方言却并不互通;但水却能传播文化,中国有句古诗“君在长江头,妾在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依然能共饮一江水,拥有共同的文化。
“中国和东盟共同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列一个很长的清单,从铜鼓文化到独弦琴,假如中国和东盟各国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携手合作,共创中国和东盟未来的辉煌,对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都将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前途。”
田青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应该有共同的认识、有共同的策略和方法,并且努力通过这些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彼此的友谊,记住历史上彼此共同的荣耀和感情。
“就像澜沧江一样,用水去冲破山的阻隔,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不忘记祖先、不忘记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