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永梅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还能提高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联系实际发现,时事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还不够,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时事教育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时事教育的作用与开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时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3-0034-02
【Abstract】In the curriculum of ethics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emphasis on the penetration of current affairs education for students can not only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actu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However, it is found in practice that the penetration of current affairs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s not enough. Therefore, teachers must actively chang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s,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penetration of current affairs education in teaching, and further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s. .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affairs education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ethics and rule of law curriculum.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urrent affairs education
在全面發展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愈发重视,实际教学中也将课程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融入当今世界发生的最新重大政治、军事、文化等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对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学生经过学习后自身的思想道德和个人修养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时事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课前导入、课中思考、实践讨论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开展时事教育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时事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对时事教育进行渗透,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往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更侧重对书本知识内容进行教授,与现实生活缺乏联系,无法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无法助力课堂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而将时事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在面对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件时,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会变得更加浓厚,这会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习知识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时事教育融合了当今世界最新发生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热点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对反映出的深层次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随着获得的生活阅历不断丰富,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也能用客观和理性的态度进行分析和解决,这个过程也能实现学生思考、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也能更快,更好地达成。
(三)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受到生活阅历不足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进而威胁到正确思想、价值和世界观的建立。然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时事教育渗透,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自身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引领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时事教育开展的策略分析
(一)利用时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涵盖了许多知识。要将时事教育渗透到其中,教师就要注重把握时事教育与课程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对新课知识内容进行导入,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展开。以“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为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收集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不遵纪守法的案例,并以视频、图片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学习以后学生也能准确地把握遵纪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践行。
(二)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将时事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主要是利用时事热点让学生对照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这在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以后开展课程知识内容学习时,学生也能自觉主动地进行思考,并促进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以“我们维护正义”为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对与之相关的时事教育内容进行搜寻,并通过“人民警察打击违法犯罪”“社会群众举报商家假冒伪劣产品”等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准确区分何为正义和非正义之事,这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注重学生互动讨论,提高学生政治意识
为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引入与之相关时事教育内容,让学生之间进行密切互动与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确保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每個学生都能在学习以后取得一定的进步。以“竞争合作求双赢”为例,教师就可以引入学习竞争合作、体育竞赛、各国经济实力比拼等时事热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激烈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在准确把握竞争合作准则的同时,对合作竞争相关技能加以掌握,并初步形成敢于竞争合作、善于竞争合作和享受竞争合作的情感价值态度。
(四)开展多样化活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本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推动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然而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仅依赖课堂教学渗透时事教育还不够,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体验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实践探究中开阔自身视野和丰富社会阅历,并学会运用自己所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长期发展下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开展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正确意识形成和品德素质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时事教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书本教材,对与之相关的时事教育内容进行收集,以更加生动、有趣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时事内容进行仔细思考和深入探究,并在理论结合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裕伦.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中时事热点的渗透[J].赢未来,2018(20).
[2]毛润年.时事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中学版),2019(11).
[3]唐汉昭.时事政治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01).
[4]马国强.时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5).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