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
“铁辘轳把”“东四块玉”等北京老地名正逐步重返公交站牌。2月6日开始,北京启动公交站名规范工作。此次站名规范调整涉及站位1683处、站名843个,自2月6日首车起实施。
一个老地名的产生和形成有着特殊意义,在作为一地标签的同时,也成了历史、风土和文化的积累与标注,具有“顾名思义”的传承功能,在口口相传中去回味过去,直面现在和面对未来。
以“铁辘轳把”为例,这个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名称有着浓厚的北京特色,这次把“东花市大街”恢复为“铁辘轳把”。据史料记载,“铁辘轳把”在清朝《京师坊巷志稿》中记为铁轱辘耙,因此处有制铁轱辘和钉耙打铁作坊而得名,1933年《北平地名典》改称“铁辘轳把”。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一接触到这个新奇的名字,就不免会“追踪索源”去考究一番,老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细节也就会浮现于眼、留存于心。
一个地方的特色与差异,更多靠细节去呈现,包括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地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取名上也有“千城同貌”的趋同性,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建筑越来越多,很多地方连地名都如出一辙,城市带有的浓郁历史和文化属性也会随之削弱甚至消失。
老地名陆续重返公交站,这种回归式的校正有利于让老北京记住乡愁记忆,也更利于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延续,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更具魅力,为“看得见山,望得見水,记得住乡愁”提供最具张力的载体,让个体情感和公众记忆得到更有质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