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奖励”毁了孩子

2021-03-08 02:31徐美勤
中国德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惩罚动机画画

奖励和竞争都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产生副作用对学生的伤害会更大。建议少一些竞争性奖励,多一些“达标式”奖励,也就是少一些极少数优秀同学通过竞争才能获得的奖励,多一些学生只要达到了自己应该达到的标准就可以获得的奖励。

下课回到办公室,李大姐正在跟同事抱怨:“我女儿上初中,非要一部5G手机才同意努力学习。小时候只要买个棒棒糖就很开心,后来是各种洋娃娃也能满足,现在胃口越来越大了,我自己这个破手机用了好多年也没舍得换。”“现在的孩子好像都是为了我们大人在读书。”“别说自己家的了,我们班这些熊孩子不是也这样嘛!我们每天累得跟什么似的,还要给他们买礼物当奖品。”几个同事也义愤填膺地说到。

他们的谈话倒是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奖励和惩罚是调节、规范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两种基本手段。惩罚,尤其是体罚带来的负面新闻,使教师们管起学生来有些束手束脚。惩罚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但奖励大都理直气壮,比如,奖小红花、贴大拇指、请客吃零食等,花样繁多,智慧无穷。

奖励与惩罚,表面看来,一个给糖果,一个给大棒,自然是糖果更上得了台面,也更暖心、更受孩子喜欢。可是,奖励真的就比惩罚更好吗?并不见得。奖励是在某种行为发生前后,为了激发和增强这种行为而给予被奖励者的一种报酬。其实,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一种控制:如果孩子没有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就施以惩戒,反之就给予奖赏。一般来说,奖励者实施奖励往往都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改变或强化被奖励者的行为,使其更符合奖励者的要求。按照“报酬载体”的不同,奖励可以分为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按照“事先许诺与否”的不同,奖励可以分为期待奖励和非期待奖励。

教育是门艺术,保证这门艺术经久不衰的法宝就是变。任何一种方式都好像喷防蚊液一样,刚开始一喷就有效,后来喷多了,蚊子还是会叮。不只惩罚的手段会被学生免疫,奖励也是如此。就像李老师的女儿,小时候只要棒棒糖就很开心,后来对洋娃娃都产生了免疫,要5G手机才能达到治愈。学生们也是如此,幼儿园、低年级的学生额头贴朵“小红花”,他们就会欢喜半天,中年级的学生,谁还稀罕“小红花”呢!若哪个高年级的学生还把奖励的“小红花”当作宝,估计就要被同伴笑话了。于是,就有了老师们的抱怨:学生胃口越来越大,奖品越买越贵,收获的效果却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美好。

放眼周遭,奖励无处不在,比如,积极发言有奖、作业工整有奖、参与劳动有奖、做操认真有奖……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不仅学校如此,在家里也一样。孩子做家务、做作业等等,都会成为家长奖励孩子的由头。在对孩子的管理中若凡事必有奖励就有可能使他们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甚至出现“若无奖励便不参与”的后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对某一行为进行连续奖励,就会使行为者对奖励产生依赖,时间越久,奖励力度越大,这种依赖可能会更加强烈,而奖励一旦减少或者消失,奖励所产生的作用就会急剧弱化,甚至比不实施奖励时更糟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将这称之为消退原理,李老师女儿的事例就印证了消退原理所带来的后果。

消退原理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个喜欢清静的外国老人,特意选了一处僻静的房子安度晚年。几天后,老人的房子附近来了三个小男孩,天天踢房子周边的垃圾桶,老人不甚烦恼,他决定想个办法让他们离开。但他并没有像我们习惯思维的那样,用大声斥责,甚至扬言报警之类暴风骤雨式的方式,而是和颜悦色地对三个小男孩说自己很喜欢他们活力四射的样子,想邀请他们以后天天过来踢垃圾桶,并且每天支付每人一块钱。那三个小男孩高兴极了,收了钱就卖力地踢垃圾桶。就这样,三个小男孩每天都来踢垃圾桶,老人每天都会付给他们钱,还要感谢他们。过了几天之后,在又一次付钱之后,老人面露难色,对三个小男孩说最近自己的收入减少,以后只能给他们每人五角了。三个男孩露出了失望的神情,但对视片刻后还是接受了老人的请求。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找到他们说自己的财务出現了问题,每天给他们的钱只能再减半了。三个男孩非常生气,大声嚷嚷:“这么点钱还想让我们天天来,简直是浪费我们的时间,我们再也不会来了。”就这样,老人又过上了他想要的安宁日子。这位智慧的老人运用的就是斯金纳的消退原理:针对那些讨厌的、希望消除的行为,先实施奖励,当行为者对奖励产生依赖后,再停止奖励,这种行为也神奇消失,真可谓“欲除故奖”。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奖励,若不讲究策略,同样会使学生对奖励形成依赖心理,产生消退作用。如果学生的眼里只剩下奖励,甚至把获得奖励作为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旦奖励消失,或者奖励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他们就会不再努力,产生行为的消退。更后怕的是,若从小就养成“有奖才做”“无奖免谈”的价值观,那会不会长大后就可能“无钱免谈”“无赏不动”,甚至“有奶便是娘”呢?

当一个人在进行一项使其感到轻松愉悦的活动时,倘若额外再施以奖励,反而会削弱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这是德西效应证明的观点。比如让喜欢画画的学生画画,画画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他会享受画画带给他的快乐。若这时强调如果他认真画画就可以得到某种奖励,这样一来,画画就成了得到奖励的手段。时间一久,假如奖励停止,原本喜欢画画的学生也可能不再画画了。因为学习动力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而奖励刺激所引发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动机,相对于持续时间短暂的外部动机而言,稳定而强烈的内部动机才是学习的真正动力。不必要的奖励不仅会削弱学生从事某项活动的内部动机,而且对创造力具有不可低估的抑制作用。因为在有奖励的活动中,学生往往更关注奖励本身,关注自己如何才能更快更多地获得奖励。既然奖励是目的,那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奖励,创造就成了“题外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奖励成了“探索的敌人”。

由此可见,学生如若缺乏内部动机,教师通过适度的刺激从外界加以推动,这类奖励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倘若学生对活动本身就很有兴趣,却还要施以奖励,就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学生的内部动机很有可能不升反降。一件事情需要获得奖励才做,就在向学生传递“这件事情本身不值得做”的信息。

埃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抨击了奖励政策,揭示了奖励背后所隐藏的弊端:奖励就意味着竞争,能获得奖励的人毕竟只是少数。那些没有得到奖励的人会认为,自己虽然没有受到惩罚,但还是说明自己比别人逊色。尤其是那些缺乏公平规则的奖励使他们内心受到的伤害有可能比惩罚还要深。在一些学生看来,“没获奖励”就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在集体中,本来大家都是平常的同伴关系,但由于奖励的存在,同伴关系有可能会变得紧张。因为奖励是有限的、稀缺的,你得到了,我就可能得不到,所以为了能让自己得到,就必须排除障碍,那就有可能你争我夺,甚至是不良竞争,冲突和妒忌也在所难免。

有时候,老师还会对集体进行奖励,比如经常会有老师这样许诺:“如果这次考试我们班能拿到年级第一名,就会奖励大家……”这种奖励可能会引发学生对其他班级不友好,还会对班级中成绩不理想的少数同学心生抱怨。试想,如果全班同学因为某位或某几位同学“拖了后腿”而失去获得奖励的机会,那这几位同学将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不仅生生关系如此,倘若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有失公允,缺乏奖励规则,还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生疏,让学生觉得教师偏心,甚至有“顺我者奖,逆我者罚”的暗示。

把“奖励”说得如此“面目狰狞”,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让大家对它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呢?我们应当承认,作为教育手段,奖励有正面的教育功能,只是切不可无条件无规则地滥用。教育者在使用时要对使用不当所引发的不良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尽量使奖励所带来的损害最小化。

1.尽量低调奖励

在必须运用奖励时,尽量不要使用太有吸引力的奖品。因为越强的外在刺激越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只关注奖励而忽视任务本身。

2.倡导事后奖励

行为前就许诺有奖励,势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移向奖励本身,不利于其内在动机的激发和形成。事后奖励较之许诺奖励的副作用要小很多,因为事后奖励作为惊喜,至少没有干预行为或活動本身。当然,也切不可每每都有事后奖励,否则学生认定每次都有事后奖励,同样会形成奖励期待。

3.弱化竞争奖励

奖励和竞争都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产生副作用对学生的伤害会更大。建议少一些竞争性奖励,多一些“达标式”奖励,也就是少一些极少数优秀同学通过竞争才能获得的奖励,多一些学生只要达到了自己应该达到的标准就可以获得的奖励。

4.实施同质奖励

比如爱阅读的学生,最好的奖励就是书,而不是玩具,因为玩具这个奖励不会促使其更爱阅读,反而有可能降低其对阅读的兴趣。

5.凸显精神奖励

研究表明,口头奖励比物质奖励危害性小。口头奖励对被奖励者而言更是一种精神鼓励,更能发挥激励和评价反馈功能。

6.统一标准奖励

实施奖励一定要有明确统一的标准,不能随着奖励者的心情随意来,否则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集体人际关系。

【徐美勤,浙江省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

责任编辑 孙格格

猜你喜欢
惩罚动机画画
动机比能力重要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Jokes笑话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凶手的动机
真正的惩罚等
我爱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