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胜
【摘要】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融合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应从多个维度进行融合。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适当发挥它的优势与特点,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的空间区域。本文将从“创设情境”“增大容量”“展现过程”“巧设练习”“及时反馈”这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握信息化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融合;应用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抓牢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个性的积极主动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融合信息化技术,突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的特征,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开发有促进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疑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中,教师依靠单纯的说教只会导致枯燥乏味。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令教师从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员,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能力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对于抽象、算理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容易望而生畏,产生疲劳感、乏味感,从而更容易导致精神分散。小学生由其生理特点决定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那么,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转换功能,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微视频作为导学,促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索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探究欲望的驱动下,学习就会变成了一种享受,心灵的满足。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育,能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甚至回味无穷。一个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必不可少。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趣味游戏的情境,初步感知“可能性”。为庆祝校运动会的圆满结束,很多班级都举行了联欢会。瞧,这个班的学生正在举行联欢会(课件出示情境),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教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唱歌、跳舞、朗诵。首先由班长小明来抽。大家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动画型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同学们注意,通过刚才的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考虑:班长小明会抽到什么节目呢?请大家先猜一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揭示课题,生动形象的信息刺激着学生的感官。
把学生带入趣味性游戏情境中,不仅使他们获得感性知识,更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乐趣。除了故事情境的导入外,信息化还能帮助教师制作各种各样有趣而生动的规范操作流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平行四边形》和《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等这类操作性强的知识点,可以事先录制好操作流程微视频,帮助学生学会操作方法。这种能随时定位回放且形象生动的演示,学生觉得难度降低了,兴趣自然就会冒出,并为巩固练习做好铺垫。
二、增大容量,扩大认知空间
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把制作好的微课、微视频、慕课等,通过“云端”事先存储教学中所需要的视频信息,学生在课前完成,可以解惑提升;在课中植入,可以化静为动;在课后浏览,可以巩固延伸。根据小学生自控能力还不强的特点,课前和课后,应该在家长的帮助下,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查阅需要的信息素材。特别是对于教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学生出现走神,开小差等现象时,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重播,它操作方便快捷,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赢得更多的时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增强了课堂密度,扩大了学生的认知空间,提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为丰富数学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它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
如,在教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课前通过制作微视频,可以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钱币单位的区分和联系,那么,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在教师创设的不同情境中表现得更加活跃,增加互动,这样的课堂引导才会流畅,才会有效。
三、展现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将多媒体课件服务于数学教学,借助媒体的转换功能,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在时间上实现双向流动,在空间上不受区域局限,让数学教学灵活起来,成为学生喜学易懂的有效知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种自学习惯,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自信心一旦建立,创造性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发。
四、巧设练习,享受成功乐趣
“书山有路勤为径”,再简单的知识,都要通过练习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同时,也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利用信息化手段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特别是通过创设一些童趣的主题练习,像“小马过河”“喜羊羊去旅游”“森林之旅”等。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直观对象和人的感官局限有了重大的突破。如:在学习了“植树问题”后,我以灰太狼游玩东湖公园为主线,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许多情境:绿道、花坛、石拱桥、正方形鱼池等,学生就如同自己是灰太狼一样身临其境,每到一处解决一个植树问题,当学生做正确时,就会跳出一只懒羊羊,送入灰太狼的口中;反之,就会跳出红太狼,平底锅一挥,重新再来。学生们为了吃到懒羊羊,都积极动脑,认真计算。
五、及时反馈,实现有效评价
“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信息能做到及时反馈,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传到云端的教学视频资源,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反馈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学时让学生操作实践,通过人机对话,独立完成一些数学练习题,教师通过屏幕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效果,发现有代表性的错误或优点时,再转播给全班学生观看、讨论分析、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是对一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的及时、有效的评价。
在进行 “小数除法”教学时,笔者也安排了一个反馈游戏。每个学生的屏幕上都有一张黑白的图画,上面有很多的小数除法,学生每算对一题,图画上就会有一处变成彩色,假如全答对的话,你就会得到一幅非常完整的彩画,单纯的计算,学生往往会感到乏味无趣,这样一个涂色游戏既练习了小数除法,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反馈。
在不断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教与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多姿多彩。学生们由“要学”变为“想学”,探索欲和动手力自然就会展现于教师和家长的面前。对此,笔者常常在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自由、愉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环境,在接受知识的过程已经潜移默化地懂得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上的需要。让信息化真正成为数学课堂革新的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