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历史课堂凸显“历史味”

2021-03-08 02:06叶锡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期
关键词:民族制度历史

叶锡坤

【摘要】本文从初中历史课教学困境出发,以七年级下册《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为例,提出初中历史课堂如何突出“历史味”的探索思路:一、领悟历史教学精髓,突出初中历史教学方向性;二、理清历史教学概念,突出初中历史教学专业性;三、勾画历史教学主线,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系统性;四、营造历史教学情景,突出初中历史教学感染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历史味

随着课程改革深化,初中历史教学的专业性要求更高,但是初中历史专业教师较缺乏,教师上课没专业底气,学生听课常常提不起劲。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的方向性、专业性、系统性、感染性四个角度来突出初中历史课堂的“历史味”, 让历史课堂更显青春魅力。

一、领悟历史教学精髓,突出初中历史教学方向性

荀子在《劝学》曰:“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精髓在于传授一些基本历史知识,掌握初步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正确史学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文素养。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以此为航标,突出初中历史教学方向性。以《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为例,在第一轮备课时,我们明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情况;简述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各方面的改制措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理清历史教学概念,突出初中历史教学专业性

以《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为例,在第一轮上课后,学生基本能跟着节奏走,掌握基础知识点,但对于历史概念,学生很疑惑。学生了解一些粗浅历史名词,却没有深入地思考其含义。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梳理本课历史概念,以此突破核心目标建构,让历史课堂充满“历史味”。

通过大家积极集体备课,我们敲定本课的历史概念包括两个部分,显性概念:国家统一、行省制度、司农司、民族融合等等;隐性概念:中央集权。历史是一门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其横向联系是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区别、变化以及同一地区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区别;纵向联系是某一方面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和总结。在二轮上课时,我们以历史概念为突破口,让学生明白一个国家统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政治上: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并且在改革中开辟了行省制度治理国家,也对其含义、起源、影响等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经济上:与农为本,退牧返耕,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文化上:推崇儒学,设立了国子学,延续传统文化,实现思想与文化的统一;民族方面:实现民族融合,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多个民族在碰撞中同化与融合。我们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还有哪些朝代在民族关系方面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从而开展历史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中,教师应合理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如《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文天祥积极抗元,却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在讲授时引导学生从社会稳定、人们生命与财产保护等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反思这一轮上课效果,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均有较大进步,历史核心目标提炼逐步形成。但是我们发现学生所懂得的知识还是相对孤立的,没有形成系统化与知识体系。

三、勾画历史教学的主线,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的系统性

第三轮上课,我们进一步明确,中央集权是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权力集中在统治者的手中,人们的民主与权利受到严重的限制。为了理清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这条主线,我们从秦朝三公九卿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元朝行省制度,通过树形结构图展示给学生直观线索,鮮明对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元朝行省制度是中央集权在进一步加强。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其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历史现象变得清晰,历史知识结构更具系统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探究历史的奥秘,对以后讲解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做好铺垫。

对行省制度讲解,我们通过对比战国时期郡县制,结合实际,让学生对行省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对与民族的关系有一个深刻理解,我们可适当地联系汉唐时期民族关系。学生在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史学观。

反思这一轮的上课效果,不管是对课本的基础知识,还是历史知识框架的构建,学生均有不少收获,但是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的任务更应该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中得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快乐。

四、营造历史教学情景,突出初中历史教学感染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第四轮上课,我们发挥创意,创设情景,从《草原牧歌》导入,悠扬的乐声将学生带到了草原,体验蒙古族的生活,轻松的氛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接着欣赏视频——《铁木真》,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情不自禁地讨论视频中的主角,探讨他的功绩则会水到渠成了。而且更体现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核心目标开展的内在要求。

在探究元帝国忽必烈改制措施中,让学生对比汉唐与元朝地图,在真实史料面前,学生轻而易举地领悟到: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大。学生在看图思考过程中,中书省及一系列的行中书省历历在目,他们对行省制度有了直观的理解。行省制度跟原有制度有什么不同呢?是进步还是倒退?让学生在争鸣式的辩论中,加深了对行省制度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中能放飞自己的思想,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在课堂中享受着快乐。

以民族融合为话题,让学生思考我国民族政策,结合实际,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意义,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似乎消除了,历史原来是可以感觉、知觉并且能够在加工的过程中形成历史的表象。师生的融洽关系让历史课堂添光加彩,师生的互动显得游刃有余,学生在享受课堂,陶醉课堂。

几轮精心备课与调整,汗水浇灌后,收获颇丰,感悟良多,初中的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对书本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堆砌,不是照本宣科。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历史知识深入钻研,从课堂教学的方向性、专业性、系统性、感染性等角度来突出初中历史课堂的“历史味”,让历史课堂更显青春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82-85 .

[2]孙爱妮.和谐高效思维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8-22.

[3]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8-65.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5-109.

猜你喜欢
民族制度历史
MINORITY REPORT
某些单位的制度
新历史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民族万花筒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