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
社会上,假冒官员、官员子弟、军人、警察、大款、大款子女等身份实施诈骗的案件并不少见,甚至呈现多发趋势。我们身边似乎从来不缺少这样的“故事”,也从来不缺少“凡事必须找领导”的人,不缺少崇尚特权、滋养骗子的土壤。不少人遇到问题与麻烦,第一时间就考虑“找领导”“托关系”。骗子恰恰就是利用了这种“社会潜规则”,抓住受害人迷信特权的心理,布下骗局。
我在2020年采访过一起特大诈骗案。相比我之前采访过的那种“抠脚大汉”冒充美女进行诈骗的情节来看,这个案子的犯罪金额要大得多,高达3600万元。其实,本案中,老金的作案手段非常简单直接。老金只是给自己虚构了一个“京城高官子弟”的身份,拿出了一些假冒的“沉香”制品,虚构出一个“让中国沉香走向世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创业故事”,就牵住了陈康的鼻子,把他骗得团团转。
《方圆》记者采访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陈红。
受害人陈康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物,他是江苏省盐城市某文化公司老總,投身商海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兴趣。应该说,他是有一定的事业抱负和社会经验的人,可令人不解的是,和老金见了两次面之后,陈康便沉迷在老金给他灌输的“让中国沉香走向世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迷魂汤”里,慷慨地投入3600万资金和老金展开所谓合作。陈康还以为自己遇到了难得的机会和新的事业。谁知,现实生活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使命”未酬,“宏图”未展,老金骗了他的钱就不见了踪影。据警方调查,老金根本不是什么“京城高官子弟”,被他骗的人也不止陈康一个,更令人惊奇的是,老金还是一个身负多起诈骗案底、洗白身份潜逃多年的逃犯。当初给陈康牵线认识老金的那个朋友,其实是老金的亲弟弟,是老金行骗过程中的掮客。
2019年4月2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老金有期徒刑十四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老金不服,提出上诉。2020年1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中级法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法庭上,陈康感慨,老金“演”得太真了,“我当时也是鬼迷心窍,崇拜特权,想走捷径,根本没有多想,轻易相信了他。如果我再冷静一些,理性一些,稍微做一些调查,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虽然陈康的悔悟来得晚了一些,但毕竟他也醒了过来。这次遭遇就是生活给他上的最生动、最沉重的一堂课。而这堂课也是给所有人的一个启迪和提醒。冷静想来,这起诈骗案虽然是一个很俗套的个案,可类似老金和陈康这样的“故事”这些年来却一直在各地轮番上演。为什么老金这种人能混得下来?为什么那些受害人会轻易相信他这样的人,会心甘情愿地坠入他布好的骗局?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令人深思,值得警惕。
反思本案,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除了政法机关需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揭露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外,社会民众也应当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而打击类似诈骗犯罪,也不只是司法机关的事,所有相关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逐步完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增加透明度,让权力得到有效监督与制约,增加人们对阳光权力运行的信心。
如此,类似老金这样的“李鬼”也就彻底失去了行骗的市场和生存土壤,类似陈康这样的遭遇,就不会再上演。(文中涉案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