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视域下高职院来华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研究

2021-03-08 11:51:39孟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留学生中华传统

孟醒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一带一路”项目的不断开展,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泰国、印度、老挝、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来华留学生数量更多,为我国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并且,来华留学生数量的攀升,也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适应和改造社会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文明和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哲学思维。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不仅学习汉语还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和了解,能够有效地增强他们与中国的联系。同时,作为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和传声筒,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以及相关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感受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对留学生特征的分析,了解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哪些方面感兴趣,设计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和内容,使来华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成为我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1 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国际上有了更强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这不仅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还增强了我国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高职院校在设计关于留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时,需要结合来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对留学生的影响力度。根据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在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不仅要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能力水平,还需要教授中国概况类课程。来华留学生需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情况和文化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各院校需要安排适当的汉语课程和中国概况类课程,满足来华留学生的需求。这些规定确定了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推广汉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来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学习习惯与我们国家的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在课堂中,留学生往往存在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第二,大多数留学生非常重视自身学习的专业课程,因而对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由于大多数留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许多留学生都是从零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知识内容枯燥、难度大,容易产生抵触的心理情绪。第三,在实际中国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广泛地采取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但是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对知识的讲解,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探讨和互动的时间受到了很大限制,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研究适合留学生中华文化教学方式,营造优良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来华留学生的积极性,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留学生中华文化教学质量[1]。

2 关于来华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设计

在设计关于来华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过程中,需要根据留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使留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中,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成为我国向外传播文化的桥梁和力量。

2.1 汉语课程

留学生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需要一定的汉语基础,因此汉语课程是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基础,是留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在来华留学生中,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这些留学生中,其中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由于和我国毗邻,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在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时相对容易,而其他地区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留学生在理解中华传统时就比较困难了。对此,在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需要针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与留学生来源国家文化和汉语相联系、 在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等措施,激发起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调动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针对东南亚地区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比东南亚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探讨两者的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差异,从而增强留学生对汉语知识的学习效果。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尊重他国文化,并在教学中引入一定的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感受在文化差异背景下对不同文化思想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效果。对留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未来借助留学生的力量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2]。

2.2 物质文化课程

物质文化又可以称为有形文化,其含义是能够感受到的物质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文化,主要包括饮食、茶酒、人文地理等方面。这些课程教学内容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需要生活在某一片土地上,都需要每天进行饮食活动,这些与留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能够充分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地促使留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各方面的文化因素,使留学生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自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化教学同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到一起,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布置文化体验课程。比如,对于泰国留学生来说,可以为他们安排中国的古诗词、音乐、书法、饮食、佛教等课程,组织学生游览地区的风景名胜,形象化书本知识。

2.3 节日习俗文化课程

节日习俗是一个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节日习俗有着丰富的趣味性以及显著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教师可以将民间风俗文化作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节日文化,可以讲解与节日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内容,引导留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端午节时,教师可以带领留学生一同包粽子、制作五彩绳,感受端午节文化;中秋节时,可以带领留学生吃月饼、赏月,将留学生聚集到一起,向留学生讲解中秋节背后团圆的意义,使学生深入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和人文性,逐渐提高教学组织效果。并且,对于那些对中华文化非常感兴趣的留学生,可以将他们引入更高层次的传统文化学习,比如,书法,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字的起源;比如,绘画,欣赏中国传统花鸟山水画。以此来加深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3]。

3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计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语言、文化以及学习习惯各有不同,在课堂教学中,留学生往往更善于交流、沟通,不过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难以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讨论,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满足留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符合留学生的学习特征,有助于调动留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使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深厚的认识,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主动参与学习。

3.1 课前准备

通过对留学生兴趣与个人需求的调查,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学习中华古代先贤的哲学思想,比如,中国哲学和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可以是学习中华传统伦理法度文化,比如,各种礼仪、文学艺术(戏剧、诗词、故事、书法、绘画)等;可以是学习中华传统物质文化,如名胜古迹、园林、建筑、器具、服饰、饮食等;可以是学习具有地域色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如民间风俗、各地少数民族文化等。通过任务书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安排给学生,以此来提高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2 资源设计开发

微视频是帮助留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学内容关系到历史、文学、思想、政治、经济、科技和艺术等多个方面,知识面非常广,而且难度不低,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留学生没有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则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相关教学内容,这样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极大地下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有效激发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不会那么理想。另外,留学生普遍思维活跃、爱提问题,对于灌输式教学有着较强的抵触。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校园内覆盖的无线网络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留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习教师提供的中华文化微视频,并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反复观看微视频并查阅相关资料,加强其对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通过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借助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整理归纳遇到的重点问题,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和教师学生一起进行交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更加符合留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4]。

3.3 课堂学习

留学生在课前学习后,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教师可以针对性回答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问题,并开展深入的师生交流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设计的中国文化课堂,通过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留学生有着更好地提问和交流机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提高了,课堂氛围也得到了活跃,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并且,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自身所学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中教师会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语言类课程精讲多练的教学特征。翻转课堂下的传统文化教学,符合留学生的学习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华文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留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3.4 学习评价

留学生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的观察和分析,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也有助于教师调整和改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了评价翻转课堂下对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资源使用评价、课堂参与情况、日常成绩考核以及综合成绩验收等内容,不单只有教师进行评价,也需要各个小组和小组成员进行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并且,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在课后运用知识的能力,促使留学生参与相关的技能比赛,将成绩列入评级体系中。翻转课堂下的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有助于激发留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兴趣,使留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5-6]。

4 结语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声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来留学。在对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中,需要分析留学生的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文化习性等,了解他们的兴趣点,通过翻转课堂,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留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华文化的学习中。使来华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喜爱上中华传统文化,最终使其成为我国在国际上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留学生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