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铷
2018年支付宝“锦鲤”大奖的诞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转发“锦鲤”的热潮,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使得“锦鲤”成为2018年《咬文嚼字》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之一,也成为新时代象征“好运”的新符号。自古以来,人们对好运的追求永无止境,心理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一直存在,无论是从众还是个人心愿,转发“锦鲤”都能极大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转发“锦鲤”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符号学角度看,转发“锦鲤”祈愿实质上是一种符号的建构与互动,是祈愿者将个人诉求和愿望赋予“锦鲤”符号来表达自我的一种新方式。“锦鲤”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在符号上也有一些超自然的意义,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将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对转发“锦鲤”的现象进行研究,为优化网络环境助力。
社会中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有效的方式排解压力,而转发“锦鲤”就成为人们缓解焦虑,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的一种方式。笔者接下来将对转发“锦鲤”的人群进行浅析,以深入了解转发“锦鲤”这一现象。
转发“锦鲤”行为发生在网络空间。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08年底增加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据相关统计数据,网民以年轻人为主,大多20—29岁[1]。在转发“锦鲤”的人群中,12—34岁的用户占87.62%[2]。青少年以其开放性、易传染性和易接纳性的特点,迅速参与到转发“锦鲤”的行为中。笔者在微博指数页面以“锦鲤”为关键词搜索,发现“锦鲤”全网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时达到72.31分;同样在百度上以“锦鲤”一词搜索,发现在2019年10月26日—11月24日的30天内,“锦鲤”搜索日均值达到3388,且仍有增加趋势。
转发“锦鲤”主要通过“图像+文字”的形式将视觉和知觉的符号进行再传播,来达到祈福祝愿的目的[3]。转发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微博、QQ空间或者微信朋友圈,其优点在于传播效率高、易操作、成本低[4]。比如,大学生每逢重大考试时,学生的朋友圈、微博以及其他社交平台都会短暂性、大面积地集中涌现出关于“锦鲤”的动态,学生把希望寄托于“锦鲤”来发表相关的祈愿言论。
这种形式最早来源于转发“锦鲤”可以带来好运的微博,一些人转发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觉得灵验,便也开始转发起来。之后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人形锦鲤”(一些综艺明星、话题人物与锦鲤的结合图)[5],结合当下一些热门话题,成为转发对象。
人们往往用仪式性抵抗来面对社会和生活中的困难,转发行为也是一种简单的仪式,所以转发“锦鲤”是人们对社会压力的温柔抵抗和心理慰藉,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心理,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笔者接下来将对参与转发“锦鲤”的社会大众的心理进行浅析,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动因。
从众心理,心理学家谢里夫在自己的游动错觉实验研究中表明,人们对外界的认知会受到别人的认识的影响,从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6]。在群体中,人们往往害怕被孤立,渴望被认同,所以借助某一共同行为表达来获得网络社交圈的群体认同。
如今转发“锦鲤”更多是受他人的行为影响而出现的从众转发现象,并且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加,从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们在这样的群体中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主观判断。在转发“锦鲤”的过程中,有很多是群体性质的报团取暖,这一现象有其积极意义,大家会相互鼓励,心态上也会更积极向上。保罗·威利斯就曾用“同构”的概念来形容一个群体中成员的价值观和生活风格的一致性,进而形成“想象的共同体”[7]。
默顿提出的由图式引发的自我实现预言,最初来源于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也就是期待效应对人的影响。别人给予你一个美好的期望,你就会朝那个方向努力,往往会产生好的结果,而当你表达出一个强烈的信念,这个信念或多或少会影响其他人,而其他人的反应往往会影响预言的实现[8]。转发“锦鲤”行为也可用“自我实现预言”来描述其合理性,即暗示可以帮助一个人实现自己的内心预言。在转发“锦鲤”的现象中,人们似乎是被给予了一种心理暗示,有选择地筛选自我实现的预言,人们会不自觉地塑造自己的行为来达到预期和期望,有时候确实可以给自己一种积极的暗示,激励自己进步,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安慰剂效应”[9]。
这种心理的背后表现出的是一种情感和心理需求。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加,社会焦虑应运而生,转发“锦鲤”满足了大众自我确认层面的情感需求,通过转发拉近与好运在心理上的距离,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心中压抑的情绪;同时,社会中很多人都需要一个表达自我、刷存在感的平台,主要目的是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日常的心理需求,转发“ 锦鲤”正好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10]。
在一些社会现象中能看到人们在面对极具诱惑力的奖品时,出于一些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会自然而然地参与转发来获取一些自己想要的抽奖内容,这也是一种非常态的传播形式。投机心理是一种典型的侥幸心理,几乎不存在回报率,它是人类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当人们感到心理失衡从而衍生出诸多不良情绪时,为避免产生更多的精神问题,便会产生投机心理,这种不确定的乐观情绪可以暂时稳定人的精神。转发“锦鲤”的行为由于本身就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和努力,却会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期待,这让大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超值感和幸福感。
这种寄托于某件事情的偶然性来改变全局的投机心理,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使成功了也仅仅是小概率事件,当人们过度依赖它时,可能会变得缺乏生活动力。所以,这种象征着“好运”的锦鲤,回报率极低,不基于现实,仅仅是影响人们当下的心理状态而已。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焦虑”心理。当今社会,伴随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焦虑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锦鲤”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解压的突破口,人们往往把这种加入转发活动的行为视为一种调节压力、舒缓精神的活动。特别是处于困境和情绪低落的时候,转发“锦鲤”可以暂时性地缓解内心压力,帮助减轻内心的焦虑感,寻求心理上的确定感,更快地摆正心态。
由此可见,“锦鲤”满足了受众自我确认层面的情感需求,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而且,同样处于焦虑状态的人,虽然对于他人的困境并不了解,但通过阅读转发“锦鲤”微博的人写的文字,内心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认同,可以弥补人们内心的无力感,暂时缓解焦虑。
人们对于“锦鲤”的狂热源于它是一种好运的“象征”。一旦人们的转发偶然间被证实有效,这种转发和锦鲤“象征”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则会被更多人认可,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就会更加牢固。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路径依赖”,这种依赖感会使人不断强化这种信念,坚定这条他已经默认的最好路径一直走下去。比如,一名学生小A曾因为微博转发“锦鲤”实现了考研成功的愿望,从此之后便对这条微博不离不弃,每逢大小困难都要转发一次,事后也一定要去还愿,非常虔诚。
如今,“路径依赖”心理已经渗透人们转发“锦鲤”的行为之中,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或之后的选择,每一次转发实际都在加强自己最初的动机,这种动机越强,就越容易形成惯性,这种惯性会推动着人们不停地转发,乐此不疲。这对于迫切想要摆脱困境的人们来说,这种象征着好运的“安慰剂”会给他们一些心理安慰,有时候的确能在潜意识里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社交媒体中转发“锦鲤”主要是通过“图像+文字”的形式将“锦鲤”符号进行再传播,来达到祈福祝愿的目的,这一行为是从众心理、自我实现预言心理、投机心理、焦虑心理、路径依赖心理等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网络流行文化的“锦鲤”现象将持续活跃在社交媒体中,并且可能有更多新的演变,拥有更广大的受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