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历史文化整合与传播——以北京为例

2021-03-08 06:46张洪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北京100101
文化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北京

张洪亮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北京 100101

数字人文是一种跨学科合作,即在人文学科研究中合理运用计算机前沿技术,实现更深入精准的分析,运用计算机从事人文研究活动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近年来数字人文的理念逐渐引入到中国。如今数字人文领域中的诸多技术,已经在国内多种文化实践和研究活动中落地,这些技术包括数据可视化、文本分析、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VR/AR/MR)等,在这些前沿技术的协助下,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传播的途径和研究范式都得到了拓展。

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下,近年来北京对市内各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进行了优化,并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应用融合到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采集、整合、保管、分析和建模等多个阶段,积极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融合创新发展进程。2017年,国家文物局与腾讯达成合作,签署了推动中华传统文明传播发扬的战略合作协议,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完善观念创新,加速模式创新,推进数字技术、互联网产业与历史文化资源的跨界融合;2018年,“北京印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宣传平台上线,拓展了历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新渠道;首都图书馆、首都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在北京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传承方面都积极地与数字技术结合,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北京数字文化馆于2019年2月正式上线运行,将科技与历史文化的传承融合起来,是北京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北京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它同时也是中国的首都。目前北京拥有14座国家一级博物馆,肩负着全国文化公共服务示范区的功能,因此,北京的历史文化整合传播还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在这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开拓性举措。

一、数字技术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

(一)数字技术在资源采集、保管中的应用

数字人文的保管活动,指的是在解释性框架、论证或展览中,对材料进行选择和组织,数字媒介可以创造出先进的保管形式,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人文主义价值观[1],而这些方式是传统的博物馆或图书馆难以实现的,传统馆藏系统对文物藏品的整理,都要依靠人工实现,劳动量大且效率较低,而利用数字化技术编码保管处理,能够实现有序高效管理,保护文物信息的永久性。

对文化资源的管理也是开发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初始环节之一,故宫博物院在2016年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一段时期内对“鸟枪三处”等建筑进行多次高精度测量,从而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对可能出现的坍塌隐患进行预防[2]。2019年,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公司签署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腾讯将为故宫博物馆的文物馆藏工作提供更多技术辅助,力图在文物采集、保护、管理、存储和展示、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实现“数字化+云化+AI化”。早在20世纪末,故宫博物院就提出了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故宫保护和管理的“数字故宫”构想,并积极实施。经过此次合作,腾讯公司预期完成10万件文物的影像采集工作,为“数字故宫”的建设助力。

(二)数字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在文物修复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对于损毁的文物,在无法把握其复杂结构之前,可通过计算机实现先行模拟修复,通过可视化模型还原文物修复后的完整形态,有效提高文物古迹的实际修复效率。2017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郭黛姮教授的团队的努力下,经过数字化技术修复后的圆明园得到了完美的模型呈现。郭教授团队对圆明园的山形水系进行深入而精细的分析、编码,运用CityMaker技术将数学模型虚拟四维化,最终完成了圆明园精美的数字再现,这一过程是数字+人文的完美融合。

(三)数字技术助力模型搭建

建模在创造模拟和仿真环境上有着独特的意义。如今为历史遗址、考古项目、文化古迹、多维空间的想象世界建立仿真模型,在数字语境下已经是完全可能的。借助于数字技术,近年来北京地区的博物馆积极创新,结合手机移动应用、云空间计算、可视化大数据等多项技术,推进智慧博物馆互动型平台的搭建。

二、数字技术拓展首都历史文化传播展示新渠道

(一)从3D可视化到沉浸式互动展

近年来北京诸多博物馆都建起了在线体验通道,将文物从传统的博物馆空间中解放出来,“复制”到网上,使之更便捷、更广泛地传播。故宫博物院官网下推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高清大图赏析平台,涵盖了《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三百余幅经典名作,附带多媒体导览;随着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和完善,如今北京博物馆已经走过了简单的线上可视化阶段,首都博物馆的“网上体验馆”则采用了球幕图形式搭建了3D可视化数据资源展示平台,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地体验丰富的馆藏品。故宫的数字多宝阁也制作了立体化的可视化展示效果,且重视与用户的互动,观众可以零距离将文物放大至细节,突破了在实体空间内观众与展品间的距离限制。

沉浸式互动展更加推动了历史文化的传播及周边产品开发。2018年清宫剧《延禧攻略》热播后,故宫突然之间成为备受追捧的热门打卡地,同年12月,北京千润影视文化公司在北京长楹天街购物中心举办了《延禧攻略》沉浸展,这种新型的沉浸式传播方式扫除了传统文物展的沉闷气息,吸引了更多青年受众;2020年国庆节前夕,首都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举办了“互联网+中华文明”的交互式数字体验展,观众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与装置互动感受“穿越时空”,数字影像等装置对展出的文物做出补充性介绍,极大地优化了历史文化传播的受众体验。

(二)人工智能引发新旧文化碰撞

随着深度学习近年来的再度兴起,人工智能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各类场景中,在传统文化从采集、保管、分析到传播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都发挥适当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化传播的阶段,人工智能技术能以最优方式呈现出足够的“高科技感”,令观众惊叹,从而提升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和广泛度。在2020年“互联网+中华文明”的数字体验展中,腾讯AI Lab借助于图像分析技术,通过深度学习训练了AI,打造了一个AI书法家,为观众展示AI书法效果图。此外,腾讯云AI还为首都博物馆设计了一款基于视觉计算的AI程序,用户可以使用小程序拍摄周边物品,由AI识别出与之最相似的文物。

AI技术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不仅限于博物馆空间,对于北京传统民俗风物的传承和发扬也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2020年,北京老舍茶馆与百度大脑达成合作,共同推出了“AI茶馆”,如今顾客可以在这家书写着传统京味文化的茶馆中体验到店小二机器人、AI吆喝等带来的新颖文化体验。百度大脑在前期收集了大量中国茶的图片样本,借由EasyDL定制化训练和服务平台,打造了一套能够智能辨别茶叶品种特色的AI系统,辨茶机器人使顾客能够充分高新技术的魔力和新旧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在新技术的冲刷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吸引着更广泛的受众。

(三)5G通信技术引入新机遇

5G通信技术将极大提升通信系统性能,带来传播形态的新变革,这一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未来前景也被北京地区的文物单位及时把握,并与相关技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北京历史文化的传播新形式。首都博物馆东馆在通州落地建设,并与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达成合作,设立5G实验室,将前沿通信技术引入传统文物展览空间,实现奇妙的碰撞,并与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的发展理念相融合。5G走进博物馆的技术预期将为博物馆的展览与文化传播形态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而一向走在新技术与文化传播前沿的故宫博物院同样抓住5G机遇,积极探索以5G为技术支持的超高清沉浸式开放剧集《故宫如梦》,讲述青年工匠蒯祥参与修筑建造昔日紫禁城的故事,让历史故事以全新的叙述方式进入当代观众的视野,传承北京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三、结 语

一个地区历史的挖掘和传承,即是对共同社会记忆的追认,是构筑城市认同感、彰显城市情怀和风貌的重要途径。北京拥有漫长而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燕蓟时代以来已有3000多年历史,建设和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应与时俱进,与前沿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完善和深化文化历史名城保护。

北京是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首要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积极发掘、传承和传播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和中华优秀经典文化,与高科技前沿技术相结合,丰富了城市的记忆与表达方式。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北京文博机构企业也应当在数字人文的视野下打造优秀的核心文化产品,用好各种科技传播路径,深化新媒体传播渠道,让历史文化对内更广泛地传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古都风韵、首都风范,时代风貌。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北京
文物的栖息之地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博物馆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北京,北京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