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2021-03-08 09:49刘文佳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社会科学部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培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刘文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社会科学部

高校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守护中心,义不容辞地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在新时代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快速进程中,世界已经步入价值多元、文化多样、信息多重的杂糅式文明发展的阶段,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时刻面临着不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冲突,亟需明确的核心价值和核心文化来作为罗盘确定方向。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构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之源和驱动之力,文章将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视阈下,探寻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文化化”解读,尝试分析出更具实践意义的培育路径。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也是社会发展的灵魂。而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曾指出了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民主、平等、自由、博爱……这些隶属于价值观范畴的早就被马克思在未来文化发展的描述中得到论证。因此,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属实际上也是追求价值观的“复活”,这也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世界文化未来发展趋势的应有之义和必经状态。

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考查

(一)现实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还未形成全民自觉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随着我国的发展进步应运而生的。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然而我国依旧在不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表明核心价值观还处于应然状态,距离其真正的落地生根,化为全民的行动自觉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社会上依旧存在很多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负面清单”。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衍生而出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尚未实现全民自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同样未折射出足够强大的理论魅力,未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实践逻辑厘清并结合各种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理论与核心价值观的共赢发展

毛泽东曾说,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宏观指导,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有着充分可行的实践意义。首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较为清晰明确的文化坐标,即有机整合各种文化资源,赋予其统一的理论脉络,并结合成与之相关的重要载体和实践抓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提供更多的依托和选择。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文化的思考,从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理解:“从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特征的视角来阐释,突出强调人的自由自觉和创造性的理性文化精神;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释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把握文化的定位”等,这些思考和表述,将引导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理论创新与突破。

由此,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行“文化化”解读,将其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内涵赋予对应的文化坐标,即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文化化”。

(一)人的本质的价值观是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

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有着“文化即人化”的理解,认为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恩格斯曾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因此,文化的进步预示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也由此成为了文化的现实主体,文化的发展进步也构成了人的现实世界。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观是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是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的一种社会形态。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由此可见,无产阶级执政实际上就意味着劳动得到了解放,获得了自由,摆脱了异化,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无产阶级取得的这种政权,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暗含着真正的民主,同时内在地包含了自由、平等、文明等相互促进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成为了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在新时代这个特定的历史境遇中,我国特有的文化土壤培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同类价值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上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文化解读,本篇文章尝试提炼出其对应的培育路径。

(一)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培育理性积极自主的现代公民意识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发展的最终服务对象也是人,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高校,其职责在于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但是,如何培养?又何为能够担当?这里却无法提供更加细化的衡量尺度,在一味追求宽松自由、不拘一格的高校教育中,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同样难以有明晰界定的依据。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培育层面出发,我们不难看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是培育社会公民,而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来看,高校培育出的社会公民还应该具备理性、积极、自主的特征属性,才能更好地规避一些野蛮、消极、盲从的思维意识,更好地发挥人的理性和自由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理性的思维与判断。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培育理性的民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目标是人民当家做主,因此,民众对于国家事务和公共决策的参与和话语表达也理所应当地成为“当家做主”的显著标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真正落地,在其现实性上,首先需要社会提供一个结构相对宽泛和界限相对模糊的公共领域作为公共舆论的平台,作为社会主义高校,其本身就自带思想解放、言论自由、氛围宽松的属性和光环,是培育理性、积极、自主的现代公民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高校必须不断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及决策,承担起公民责任,实现自身的公民价值。

(三)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培育现代性的合法性认同

“无论是作为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还是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需要有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2]“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使命、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在具备理性、积极、自主的社会现代公民意识之后,青年大学生才能够在高校甚至更广泛的公共领域内合理进行话语表达和参与公共决策,而这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共识,则需要高校不断地深厚培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我国特有的人民至上的真理力量感召大学生,增强他们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心灵建设,对于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高校教育唯有使其在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滋养过程中成长为现代公民,拥有公共参与的有效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国家的合法性认同,他们才能真正能够被锤炼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培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