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铜陵学院
池州罗城民歌起源于安徽省池州市,是一种地方民歌艺术,主要反映了池州罗城附近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风土人情等。因其发展传承所具有的局限性,池州罗城民歌正濒临泯没的边缘,现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研究池州罗城民歌音乐特征,揭示其传承发展问题并寻求对策显得刻不容缓。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长江淮河以南,风景优美,与长江互成环抱。这里孕育出了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池州罗城民歌也是池州民歌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艺术形式。据相关文献记载,罗城因为三面环山,形状犹如稻罗而得名。池州罗城民歌作为一种丰富的艺术形式,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响彻了祖国大的大江南北。2007年,“贵池民歌”便被列入了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民歌的三种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在罗城民歌中都有体现。
1.号子
罗城民歌中的劳动号子最著名的当属插秧号子。插秧号子由插秧劳动的指挥者主唱,具备较强的音乐性,在中高音区一般运用高假声演唱,以此作为劳动开始的召唤,接着由劳动群众作为和唱者来回应。这一领一和,便拉开了插秧的序幕。在劳动号子一唱一和的过程中,提高了劳动人民的插秧热情。
2.山歌
罗城山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地老百姓在山野田间劳动、生活的过程中叙事或者情感的流露表达,经过长期口耳相传的传唱而形成,另一种就是通过小调的形式转化而来的。从罗城山歌的特征可以看出,它的唱法平直且结构较为简化,这都是经过长期传唱而流传下来的。
3.小调
罗城民歌中小调的曲调有一百多种,其中包含了民族五声调式的全部。小调在罗城民歌的总量中占据首位,题材几乎涵盖了当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类型多样化,传唱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哼唱。比如 “采茶调”“拜姐年”“花鼓调”等等。小调的歌词内容多农事、风俗,其中咏唱男欢女爱的情爱题材占有较大比重。尤其是情爱题材,占有较大比重。可以说,民歌就是当地的民情、民风、民生的根本反映。
罗城民歌在演唱上基本采用平腔唱法,即多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进行演唱。这种唱法对气息的要求较深,需要劳动人民采用高腔演唱,以达到高亢明亮的效果。这样的唱法与罗城多山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于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山野间劳动时,想要做到相互之间对唱,就需要更强的穿透力。
在情感方面,罗城民歌所表达的歌词简洁朴素,内容多与日常生产、生活有关,常常以此来抒发乡愁、咏唱时节、表现男女欢爱。罗城民歌的曲调较为单一,目前为止整理发掘出的民歌曲调也并不太多,但从歌词表现的内容来看却又十分丰富。因此,一曲多唱也即同一曲调,往往会拥有表现内容截然不同的歌词。另外,不同时期的民歌所反映的内容也是人们展现罗城时代风貌的重要依据。
罗城民歌能够传承至今,主要靠一代又一代的耳传身教,但却从来没有脱离过罗城当地的风土人文,因此地域局限性较为突出。“老民歌”在建国前的曲调并不丰富,大多用同一曲调的不同填词进行演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乡土人文性,传播范围较小,受众基本都是安徽池州或周边地区的劳动人民。
曲调和歌词内容是民歌发展的重要内容。据考证,现今有曲谱记录的罗城民歌约有35首左右,而罗城民歌曲调的实际数量可能不超过100首,且大多业已失传。这种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传承模式,由于没有形成书面的曲谱和歌词,在传承过程中很多都失传了此外随着历史的演变,曲调等相关内容不固定,也导致罗城民歌正在面对失传的危机。此外,罗城民歌的音像资料匮乏,相关资料也较为零散,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罗城民歌的发展。
目前,罗城民歌已发展到第三代,其后继传承人的培养也已经被重视起来。不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青年一代逐渐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罗城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失去了青年一代的传承,导致受众与传唱的环境产生了分离,使其不能很好地延续。
民歌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民歌多是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了新的创新元素,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传承。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地覆的变化,劳作在田间地头的人数越来越少,现代化、机械化作业逐渐进入农村的。在这种情况下,罗城民歌赖以生存的创作土壤逐渐淡化,与之相关的创新创作逐渐脱离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党的十九大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民歌作为不断创新与流传的民间艺术,其内容和曲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挖掘和保护、传承传统的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罗城民歌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艺术,具备乡土文化熏陶的重任,振兴乡村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发扬罗城民歌赖以生存的土壤,使其能够在罗城这片沃土上继续传承、繁衍。
罗城民歌文化体现了罗城地区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料,歌词精炼、曲调朗朗上口,展现出劳动人民丰富的文化生活以及多彩的精神世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
罗城民歌历经代代传承后,现今已延续到了第五代、第六代。但随着老一代的民歌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罗城民歌在传承、发扬方面越来越显得后继无人。也正是因为罗城民歌的地域性特点,其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罗城这方沃土的滋养,所以还需要当地民歌传承人在罗城民歌的传承、创新和传播上,继续培养优秀的新生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背景下,罗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应另辟蹊径,通过打造历史民俗文化名村,发展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充分利用罗城民歌的文化资产,促进文化与产业的有机融合,使罗城民歌在当地发展成为一张响亮的文化艺术名牌。
罗城民歌在演唱、表演、舞台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十分迫切的。在保留和结合罗城民歌传统音乐元素的前提下,丰富其在演唱、表演、舞台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和尝试。借鉴民族歌剧的创作元素,罗城民歌首先要丰富其曲调,利用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再加工、再创作,将单一的演唱赋予更加丰富的故事性、时代性,改编为具有罗城民歌风味的民族歌、舞剧;其次要丰富其伴奏,在保留和发扬民族乐器的前提下,大胆引入现代技法,丰富民歌伴奏,将罗城民歌从单一的听觉艺术上升到集视、听、赏等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
池州罗城民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罗城民歌艺术使其能够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选择,只有充分研究罗城民歌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寻求其传承与发展的对策是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