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娱乐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2021-03-08 09:25乔文华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江苏南京210000
文化产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娱乐数字疫情

乔文华 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江苏 南京 210000

引 言

数字娱乐产业是使用数字技术,为大众提供精神快乐感受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披露,对服务业、金融、公共文化、政府、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等多方面提出要求,其中6次提及“数字化”。

一、疫情对数字娱乐产业的现实影响

(一)疫情期间手游行业直接获益较大

每年春节中国手游人均使用时长及日活用户都会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日活用户数,人均使用时长这些指标提升更加显著。2020年春节后,日活用户数增量排名前50的APP中,10个为手机游戏,占了20%;而在微信日活用户增长前50名的小程序中,手机游戏共19个,占38%[1],比如“王者荣耀”日活用户在春节时达到高峰9535万,“和平精英”日活用户自春节后至今一直逼近8000万,该游戏由于用户人数过多,服务器一度被挤爆。受从人均使用时长指标看,春节后,手游用户日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59分钟,比2019年春节增加了46分钟。排名靠前的个体游戏使用时长增长惊人:“王者荣耀”日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94分钟,较2019年春节增长了75%;“和平精英”、“开心消消乐”、“穿越火线”的增幅分别为24.6%、47.1%和35.6%[2]。

(二)长视频行业在疫情期间增长温和

春节后,长视频行业日均活跃用户达到3.1亿,较2019年春节的2.89亿仅增长7%,日人均使用时长达到98分钟,较2019年春节的82分钟增长19.5%。就头部长视频企业的日人均使用时长而言,增幅最高的是芒果TV,达到88分钟,同比增幅42.1%,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分别增长20.5%、26.8%和11.1%[3]。

(三)短视频行业疫情期间可能增量不增收

春节后,短视频行业经历了活跃用户和日均使用时长双双暴增的情况。日活用户规模达到5.74亿,较2019年春节增长34.6%;日人均使用时长达105分钟,较2019年春节增长34.7%。其中,抖音的日活用户达到3.17亿人,较2019年春节增长近39%;而腾讯旗下的微视,更是交出增速400%的骄人成绩[4]。但疫情带来的短期流量提升因受物流、复工影响严重,损失惨重,没能给短视频企业带来实际收入的增长。

二、数字娱乐消费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

(一)盈利模式不确定

长视频从行业发展状况来看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长视频内容制作周期长,资金消耗巨大,导致盈利艰难。爱奇艺2019年第三季度亏损36.7亿元,腾讯视频和优酷未单独上市,优酷内容制作投入巨大,阿里(优酷母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其数字媒体娱乐版块亏损32.98亿元。长视频行业付费习惯的养成需有长期的过程,付费内容质量的不断提升,会员数量会随会员费提价影响变化。短视频通过广告的形式获取利润,存在商业化变现的难度。通常会面临广告投放和客户体验之间的两难。电子书版权之争和市场推广之间的平衡点也尚未找到。在这种背景下,尚不成熟的盈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娱乐消费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盗版侵权现象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盗版行为是当前常见的侵权行为。在发行权方面主要是数字盗版问题。数字娱乐产业迅速发展导致相关技术更新换代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有些技术是否侵权,法律无法迅速提供直接的依据。目前数字盗版已经涉及到包括电影、电视、数字出版、游戏等创意产业。视听技术的发展更需要一个全面而又立体的防盗版防火墙[5]。

(三)监管手段相对滞后

各类新型数字娱乐产品借助于数字技术、智能手机和电子计算机等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大量良莠不齐的消费产品充斥数字娱乐市场。数字娱乐行业时代文化产品的大众化、平民化和普及化,会出现一些公然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比如网络直播的网红为博出位不惜讲脏语,带节奏,引导不良行为。网络购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交易双方缺乏第三方的监管,极易产生交易纠纷。而未成年人参与手机游戏,没有节制,影响身心健康。这种新业态的超前发展,造成了监管理念的相对滞后及监管手段不完善。多部门如公安、网信、文化和教育、工信等部门均有监管职责,存在跨部门监管的难题,缺乏足够有效并切实可行的实际监管措施。

三、数字娱乐产业发展应对策略

(一)生产供求匹配的数字文化产品

5G时代的全面来临,万物互联将使得各种可视化、沉浸感更强的消费方式更加普遍,“黑科技”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将推动数字娱乐的边际向传统行业延伸。除此之外,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各种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也会变得相对便捷和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年龄段的数字娱乐产品,将变得更为普遍,数字技术与传统娱乐行业的融合程度也将会随之加强,提供的产品也将更加丰富多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借助不同的网络渠道,进行数字娱乐产品的消费。

(二)制定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

国家层面组织参与研究制定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并购一部分有创新潜力的数字研发公司。打造自主创新、安全可靠的数字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形成行业闭环。

数字文化产业应在国家的统一布局下,扬长避短,分析研究用户的数量、增长情况、变现能力、变现稳定性、行业格局的稳定性,制定不同的子行业策略。同时围绕市场实施精准的专业化、类型化分工,避免同质化、无序化市场格局。瞄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优质文化产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数字文化的国内大循环发展道路。

(三)政府主导统筹数字文化服务建设

国家密集出台支持政策、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比如抖音是最大流量手机应用,日均视频播放量过亿。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与抖音短视频平台签署战略合作,携25家央企集体入驻抖音,形成中央企业媒体联盟,作为政府意志的重要传导渠道[6]。北京、上海、深圳打造文化贸易枢纽平台,建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加速‘走出去’,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增长点。[7]但是由于数据开放共享技术需完善、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控制机制仍有待建立。政府应优化发展“软环境”,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数据挖掘、流通、应用等不同环节的政策体系,更好地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娱乐数字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