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锋,唐 静
(1.梧州学院 科研处,广西 梧州 543002;2.梧州学院 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近年来,高校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地方本科院校的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本科人才培养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1]。当前,国家颁布的《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这种模式强调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联系。课程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为动力,将专业技能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应用与实验实践课程融为一体,重视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然而,一些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培养目标模糊、课程同质化、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尽快解决,不仅阻碍地方高校的发展,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如部分本科、研究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足、就业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等。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跨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日益密切。此外,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但时间需求却越来越短。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这些特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着眼于当下,也不能过于宽泛。拓宽专业口径,巩固知识基础,重视交叉学科,增强实践能力,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合理选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两大经济力量。知识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造。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些特点都有力地支撑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而使高等教育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中来[3]。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使市场经济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经济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参与,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机构,也必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这2种经济需求的结合体,因而其成为社会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最大需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因材施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仅要在教育过程和方法上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还要在教育类型和模式上体现出来。”[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因为他们面临的学生类型、兴趣、个性、能力和专业更加多样化。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学业上的成功,也是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加个人竞争力。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改变单一性,走向多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促进个体发展、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必然选择。
高校专业设置不仅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科的具体安排,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与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要呈现出应用性、特色性[5]。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一些地方高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未经论证就开设新专业,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另外,一些地方高校不考虑自身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办学任务是否符合地方行业需求,教学计划没有针对性,导致“热点”专业缺乏可操作性、实用性和核心竞争力,偏离了人才培养目标。区域发展的必要性被忽视。这些问题一方面导致各专业的分布急剧增加,人才培养规模大,教育资源被浪费;另一方面,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人才培养规格是对“应用型人才是什么样的人”“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解释和定义。明确的人才培养规格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所能达到的程度上,还包括深层次的规格内涵。一些地方高校简单地将人才培养的程度概括为“能力强、知识面广、素质高”等,没有对其培养什么能力、什么素质,具体达到什么标准进行明确的阐述[6]。这也反映了这些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应该有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问题缺乏认识。因此,尽管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都在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对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应用型人才及培训规格的要求并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与学术型课程有所区别,然而,目前一些地方高校仍然注重理论科学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导致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在课程权重上,实践环节的学分低、课时少,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授课方式上,如实践课程忽视教育与产业的联系,仍然按照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部分地方高校的课程体系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忽视了教育与产业的联系,课程设置仍然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7]。
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方式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虽然大学课堂提倡项目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但教学教师主要是按照教学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只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水平或流于形式。在实践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方法大多以专业实践为主,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写作、访问实践和实习实践等,完全脱离了课程的理论教学。开展校企合作虽然能改善方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实现课堂教育与工作环境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健全,导致校企合作还存在着合作形式单一、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
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十分密切,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人才培养的类型影响着高校专业设置的方向,专业设置的情况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面对过渡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新标准,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新的需求。目前,地方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应立足于地方(省)经济发展,首要目标是满足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和升级[8]。一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充分发挥自主性,促进特色专业发展,加强与地方产业的联系。在专业设置方面,专业结构要科学合理,结合自身的目标定位和传统优势,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宗旨,设置特色专业。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考虑传统优势、发展特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有些专业的培养规模过大,但又不能投入到实际的产业发展中,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9]。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注重拓展专业知识,加强基础教育和跨学科教育,提高学习能力,加强专业实践训练。这不仅有利于横向人才培养目标“宽口径、厚基础”的实现,也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发展。
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规定,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重要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协调。在素质、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上,可以结合本地区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办学特色,丰富培养规格的内涵,创新培养规格的特色。
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即是解决将学生培养成怎么样的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培养目标一定要提到首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注重动态与适用相结合。在动态性方面,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对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人才培养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在适用性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要从当地人才需求类型和经济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同时参照高校的实际能力,确保目标性、针对性和可实现性,实现人才培养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10]。应用型人才应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认识知识、科研创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之一是致力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具体培养中,要从当地产业需求和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更准确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动态变化。高校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11]。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既要全面解读当前就业形势,又要注重识别未来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为了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应科学地与职业标准衔接,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要充分考虑其专业所对应的产业集群相关职业的要求。在课程选择上适当地增加职业技能课、实践教学以及素质拓展课的权重。注重课程的实践环节,既是专业课的实践,也是通识课的实践。每个职业都有其对应或相关的职业标准。专业或专业群在选课时应具体参照对应专业标准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关专业能力,更好地满足就业行业的要求。
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首先,丰富教学情境,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班制的教学模式更多是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理论知识。而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来说,采用小班制、分组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方便地实施多种创新教学方式,使得课程灵活多样,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参与式教学包括问题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研究及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目标,以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为基点,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途径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补充。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学生动手、操作等能力进行培训,其重点在于实践。但是,这不妨碍在理论讲授中插入实践教学的情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未来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如,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方便[1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可以弥补时间短、形式化教学实习的弊端。
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是保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建立应用型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13]。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多以卷面考试为主,这是一种终结性考试,体现出“考查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多,但考能力、素质的少;终结性考试多,但过程性考试少;闭卷考试考的多,但开卷考试考的少;笔试考的多,但其他考核方式少”[14]。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偏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地方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增加师生互动和交流,鼓励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并接受学校的监督和政府的指导。同时,要更加注重质量评价由内部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评价向过程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