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融合的价值研究

2021-03-08 09:12李冬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7期
关键词:汉中工业融合

李冬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和技术融合的交叉学科,地方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应该立足当地非遗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陕西理工大学地处陕西汉中,是汉文化的发源地,这里非遗文化丰富,将本地非遗文化融入工业设计专业中,有利于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及教学研究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

工业设计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技术融合艺术、科技结合人文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还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1]。现代工业设计流行趋势要求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理解传统文化,要在所设计的工业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因素,非遗文化就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研究地方非遗文化对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

汉中非遗文化概述

汉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极广、样式上种类繁多,其包含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知识、民间医药等10多个类别,同时在地域上汉中2区9县均有分布。

陕西汉中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上,是中国南北文化交融汇合之地,同时汉中又有回、满、苗、羌等少数民族,再加上汉中是汉王朝的发源地,所以汉中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交汇融合的文化特点,这一点也正是汉中非遗种类十分丰富的原因。但是汉中非遗同时也存在濒临失传、边缘化、保护开发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

地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与非遗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析

陕西理工大学地处陕西汉中,其工业设计专业主要是以地方需要为核心,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民族文化兴起的今天,非遗文化与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多个维度相关。地方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也需要和高等教育相结合并在创新中实现传承。工业设计专业是工业产品设计人才的来源,是非遗文化“活”的基础,只有工业设计人才从非遗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才能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2]。研究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价值融合,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新方法,也是地方高校进行校地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地方非遗文化传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3]。

非遗文化融入工业设计专业的价值

非遗文化融入工业设计专业是校地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

地方非遗文化是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非遗文化保持发扬光大。高校代表的是智力资源宝库,地方高校肩负着服务地方发展的重大使命。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人们身边一切可见的能批量生产的产品都与工业设计相关[4]。非遗文化是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那么如何在地方发展中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这就需要和工业设计专业深度融合。如:地方特色旅游产品设计、特色市政设施设计、地方特产包装设计、地方特色文化用品设计等,都是工业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地融合发展中发挥的舞台。所以,非遗文化融入工业设计专业成为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在实践中,我们提取了汉中市宁强县国家级非遗“宁强羌绣”中的图案及色彩元素,带领学生设计了系列宁强羌族特色旅游产品,销售效果良好,推动了汉中旅游事业的发展。

非遗文化融入工业设计专业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优秀的工业设计来自国外,这曾经是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但随着近几年“中国制造”的崛起,国内的工业设计水平突飞猛进,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国潮”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非遗文化在各类工业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从原来的青睐外国产品,到更多的选择“中国制造”,其中文化自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5]。消费者对于融合了中国文化元素产品的喜爱,体现了中华民族越来越强的民族自信,这些都和非遗文化与工业设计的深度融合有关。归根结底,国潮风的兴起,是源自我们民族自信的不断增强。非遗文化元素在各类工业产品中的广泛使用,来自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不断发掘。在实践中,我们将陕西省级非遗“城固架花刺绣”的特色图案及其美好寓意应用到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上,由此,这件极具特色的农产品成为了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

非遗文化融入工业设计专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

非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国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保护理念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缺失、路径与方法欠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法欠缺,只重视理论的研究,缺乏实践性研究。在实践层面,存在着流于表面、缺乏实效、治标不治本等问题[6]。近年来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是非遗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要把非遗文化带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不断使用,而不是让非遗停留在研究文献和各种图片资料上。而这就离不开工业设计,只有优秀的工业设计才能把非遗文化融入到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中去,才能真正实现非遗文化“在使用中传承,在传承中使用”。在实践中,我们带领学生对汉中市南郑区的国家级非遗“南郑藤编”及其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了解,并运用专业知识对传统藤编产品进行了改良设计,形成了系列家居收纳产品,在产品创新传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非遗文化融入工业设计专业是新时代学生培养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落实“三全育人”提出的新理念。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高校在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回答好的根本问题[7]。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将之融入到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中去,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绝好素材。绝大部分的非遗文化来自于乡村,而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实践的落脚点首先就是广大农村地区,所以将非遗文化融入到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体现高校在服务地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非遗文化传承地学习非遗技艺,并组织当地愿意学习非遗技艺的群众进行技能培训。让学生深入了解产品设计的文化发源,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真正践行了“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非遗文化融入到高校业教学中去,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师生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设计要不断从非遗文化中吸取宝贵元素,进行创新发展[8],让“国风”成为中国设计在世界工业设计中的立足之本。

猜你喜欢
汉中工业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工业人
汉中仙毫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