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若干思考

2021-03-08 06:47朱立宏
文教资料 2021年22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中学生

朱立宏

(上海市第一中学,上海 20000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习近平同志立足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大局、顺应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的历史潮流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主题,是培养新时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培养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必然成为推动目标实现的奠基工程和必然选择。上海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与纽带,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节点和平台,研究上海都市发展进程中培养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导都市中学生自觉成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地生根,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时代呼唤

(一)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是上海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节点。当今世界,城市已成为由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推动形成的全球网络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流转、配置的一个个节点。全球城市不同于一般城市,具有全球资源流转、配置的战略功能,只有那些高度集聚全球功能性机构(如跨国公司总部、全球生产者服务公司、国际投资与金融机构、全球研发中心、国际组织等)并有高效运作的全球大平台(大市场)和大规模流量,以及充满创新创业活力和实行全球村标准与规则的城市才具有这种战略性功能。因此,全球城市是世界城市网络最重要的节点,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支撑。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正日益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在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的同时,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切实担起优化和改善全球治理的责任,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现实。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传统大国受逆全球化思潮、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的影响,全面回撤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蓄意阻挠甚至破坏以“一带一路”沿线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成长与发展。传统全球城市难以担当起广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要素提供者、合作平台搭建者、先进标准示范者、现代文化传播者的职责。因此,正努力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中国,迫切需要有能引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潮流并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卓越全球城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已跻身全球第六大都市群的全球化大都市的上海,于2018发布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规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上海加快建设卓越全球城市进程中的教育担当

推进卓越全球城市建设,必须从中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抓起。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当代中学生面对的世界必然是一个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的命运共同体。生存、发展、创造于其中的当代中学生必然需要与之相应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伴随着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步伐,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支撑的深度全球化,将不断以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将整个世界体系连为一体。卓越全球的上海将没有不对外的角落。一方面,上海将集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例如金砖银行总部选择落户上海,标志着上海已成为推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国际金融、促进国际金融秩序重构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更多的中国主场外交和国际平台设在上海,同时,上海在建设全球都市的进程中搭建了许多平台,涉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国际化人才、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思想理念等必将“蜂拥而至”。世界各国的不同社会文化习俗、信仰传统及因此而带来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冲突,既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的情境、内容和素材,又带来了严峻挑战。

基于这样的背景,学校教育在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过程中必然也必须应有的责任担当就是如何培养上海中学生既能充分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共享国际文化资源,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竞争;既能以全球视野习得国际交往礼仪,深谙国际规则,理解和享有人类灿烂文明成果,又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因此,在上海加快建设卓越全球城市进程中,加强对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既是适应上海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重要节点的客观要求,又是提升上海中学生国际化水平,提高卓越全球城市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

二、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现实挑战

作为中国形象的缩影,上海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凭借着人力资源优势和发达的广义媒体,使中国人民的理想、意志和行动能力在全球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予以表现,已经成为能够表达中国人走和平发展道路意愿的重要窗口,打造了中国人融合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情怀的范例。然而,打造与卓越全球城市相适应的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中国样本,还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一)挑战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走向世界的话语权威缺失

培养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最终目的是培养都市中学生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对外交往中通过自己的言行实践它、落实它,并在此基础上感动和带动别人,共同走向地区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治理话语权的当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阵营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并将中国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正当努力炮制为所谓“穿透文化壁垒,改变西方价值观的利刃”的锐实力,极尽所能抹黑中国倡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在这样的心态及形成的舆论氛围的影响下,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时时存在被排斥、疑虑甚至错误认知的情形,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影响虽不断提升,但在引领全球治理的话语方面权威不足,进而导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教育领域未能得到充分延展。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由西方主导并附带西方价值观的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全球化人才的培养,在我国仍有一定的影响。在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遏制中国发展的西方世界必然不会放过利用这一教育思潮与我们交流、交融、交锋,同我们争夺教育阵地、争夺学生、争夺人心。在这场思想交锋中,西方世界利用话语霸权粉饰着道义制高点,极易使心智发展并未成熟的中学生受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产生偏差,产生个体本位思想,追求个人利益满足,忽视国家需要和整体发展。这不仅给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体和国家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还必然对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消极影响和现实挑战。

(二)挑战之二: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教育实践偏差

教育是培养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上海依托国际化大都市独特资源优势,切实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学习要求,积极培养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当下教育实践中还存在明显不足。

1.学生主体性缺失

中学生人类共同体意识培养需要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共同发力,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然而,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的应试追求,仍使大部分学校在具体教育引导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直接与知识灌输画上等号,使学生实际上被知识绑架,被限制在学科知识的条条框框中,无法与相应的教学活动形成情感上的共鸣,难以真正体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真正内涵,在国外思潮影响、甚至侵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难以产生应有的警觉意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与培养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初衷相违背。

2.方向引领缺失

具体表现是:上海独特的国际教育资源优势并没有在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中被充分利用,相反,部分学生滋长了一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相去甚远的心态。比如,依托上海全球城市资源而开办的众多国际学校明确提出培养“世界公民”或“全球公民”的目标,并由此确立相应办学理念、开设有关课程、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综观相关课程与活动,不难发现,由于缺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顶层设计与引领,上述“世界公民”或“全球公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格式化为了解外国文化、学习外国语言等跨文化教育。上海在推进卓越全球城市进程中所拥有的培育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凸显,有些中学生由于缺乏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引领,面对上海的独特优势,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发展同全球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无形中滋长了自大自夸、唯我独尊的心态,认为发达国家似乎设施陈旧,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觉得各地都不如上海。这显然与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三、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创新路径

在新的时代方位和世界格局中,培养与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必须超越传统思维定式,以思维创新和实践变革应对现实挑战,在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进程中,打造既立足当下、扎根本土又放眼全球、面向未来的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中国话语权威和中国教育样本。

(一)构建主体多元教育联盟,融合共同体意识教育力量

共同体意识需要共同培养。在学生共同体意识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作用,立足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公民核心素养需求,整合区域内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联盟,健全合作教育机制,明晰教育责任,引导各相关方增强担当意识,立足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履行宣教职责,让共同体意识培养在资源融合中显成效、见成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学校作为责任主体单位,分层分级成立相应的共同体意识教育联盟,整合各层级区域内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开展系统性共同体意识培养教育活动,通过富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培养活动,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悄然扎根。

(二)打造资源多元教育平台,创新共同体意识教育载体

平台资源建设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保障。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必须紧紧围绕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立足“共同发展进步的促进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核心素养需求,依托主体多元的教育联盟建设,打破部门、行业与专业壁垒,全方位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集成融合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植根于不同层面共同意识培育过程当中,因此,要培养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必须紧贴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家庭、班组、学校、社区、城市、国家及自然的实际状况,分层分类开发活页教材与实践活动课程,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

(三)培育思维多元教育师资,优化共同体意识教育环境

扣好学生第一粒扣子,关键在教师。中学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必须从早抓起,必须以思维创新构建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中国话语权威。

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提升取决于教师思维方式的变革。潜藏在当今全球治理的西方话语权背后的是主客对立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观照下,有着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国家被从不同制度分野和社会发展模式化约为民主与专制、文明与野蛮、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结构。由这种两极对立思维带来的“谁统治谁,谁消灭谁”的问题已成为世界各种不同冲突爆发的重要因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以平等相待的国家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治理观、包容互惠的发展观、兼收并蓄的文明观、绿色发展的生态观取代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下形成的以邻为壑的国家观、零和博弈的国际治理观、“ 中心—边陲”的发展观、西方中心的文明观、征服掠夺的生态观。其所彰显出的“ 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致力于人类和谐共生的多元思维与创新。

因此,我们应理直气壮地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故事”,着力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话语解释力、内涵科学性和国际影响力,积极防御代表西方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话语霸权和陷阱的进攻和挑战,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日益走向世界的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治理的话语权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治理话语权。这样,中国的全球化人才培养就可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整合国际话语与国内话语、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理论话语与大众话语,从而克服“去全球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改变当代中国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被动迎合西方话语体系的局面,以融通中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的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战略提供有效的价值基础和教育支撑。

(四)丰富要素多元教育内容,培育共同体建设后备人才

培养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的实践教育活动。在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以培育“平等相待的国家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治理观、包容互惠的发展观、兼收并蓄的文明观、绿色发展的生态观”为主线,以“家庭、班组、学校、社区、城市、国家及自然”为模块单元,依托教育联盟优势社会资源与集成融合教育平台,整合社会各类有效教育资源,建设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资源库,引导学校教育拓宽育人眼界,服务学校教育的内部延伸与外部补充,打造培养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多元化教育教学时空,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理解和领悟,提高他们将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培育从全世界、全人类高度看待问题的能力,最终转化为未来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能力。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中学生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共同体的战斗
命运秀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