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胜英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台州府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坐落于临海,总面积3.12平方公里,东临东湖,北靠北固,南依灵江,山河环抱,钟灵毓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台州的古城建置很早,从西汉的东瓯、回浦,到东汉的章安、临海,再到唐代的台州、元代的台州路、明清时期的台州府,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
秦代设置郡县,台州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1),建东海(瓯)王国,是为台州最初的行政建置。昭帝始元二年(前85),原隶属东瓯的回浦乡升格为回浦县[1]。东汉时,台州属扬州会稽郡,改名章安。三国黄武、黄龙年间(221-231),吴国划分章安县的西北部为始平县(今天台县),划分章安县的西部和永宁县的北部为临海县。太平二年(257),会稽郡东南部的几个县合并成为临海郡。郡治初设临海,不久迁往章安。这时的临海郡辖境宽广,包括浙东南与闽北的大片疆土,并设有七个下属县,分别是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称安阳、安固)和罗江。台州历史上对郡、州、府一级行政区划的设置是从这里开始的[2]。
西晋时南北短暂统一,太康四年(283),临海郡下辖章安、始丰、临海、永宁、宁海、松阳、安固和横阳八县,辖境与三国初立郡时大体相同,只不过在北部多了宁海县而在南部划出去罗江县。东晋初,临海郡逐步形成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乐安五个县,后世台州的辖境至此大体形成。
隋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唐代,在临海郡的故地设置台州,同时恢复下辖临海、章安、始丰、宁海和乐安五县的行政建置,这是使用台州政区名称的开始。两宋时期,改道为路,台州属两浙路。南宋时,台州属两浙东路,仍旧下辖临海、黄岩、宁海、天台和仙居五县。元代时设置行中书省,台州属江浙行省台州路。明清两朝,行政建置称台州府。
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和宁海七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1978年,改称台州地区。1994年,设立地级台州市和县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台州市人民政府驻椒江区。
府城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台州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台州传承传统文化、持续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
台州府城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防和海防工程。其城墙建设考究,依山就势,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强化防御功能,因而城廓雄险,易守难攻。又因滨江近海地势较低,经常遭受水患,故设计了具有抗洪功能的瓮城,构成了御敌、防洪于一体的城墙体系。
1.军事防御
台州府城墙雄伟高大、体型规整,始建于东晋,增建于唐,成型于宋,完善于明清,为临海城区军事防御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其军事防御的构造来看,主要包括基本防御和核心防御。其中,基本防御由城墙和护城河构成;核心防御由城门、城楼、瓮城、敌台和马面构成。两者共同配合,形成了一个十分完善的防御体系。同时,各个防御单元的建筑方法和用料技术皆颇为考究,采用内夯土、外城砖的形式,其中,夯土层共包括四层,首先以质地坚硬的褐灰土打底,上面覆盖一层20至30厘米的紫红土,第三层覆之以黄土,最后是黑土层,并用土和糯米或者胶泥混合夯实。坚硬无比的墙体无疑加强了府城的防御实力[3]。
由于系统完备、砌筑考究,台州府城的防御水平丝毫不逊色于同时代的许多边界城墙以及都城城墙。
2.抗洪防洪
台州府城墙除了御敌功能外,还兼具防洪功能。府城位于灵江入海处,水位上涨,江水与潮水就会倒灌城区,为抗击洪水的冲击,台州府城墙在各城门外加筑了瓮城。
瓮城的加筑使城门由一重变为二重,洪水不易进入城内。从现存的台州古城东门形制看,翁城城墙高大宽厚,高约7米,厚约5米,呈半圆形,对抵御并减弱江水的冲击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瓮城门的进深比内城门的进深大,但门洞的高度和宽度都比内城门要小很多,可以很好地控制进入内城的洪水量。同时,紧临瓮城门内侧城墙处建设了一个长4米,宽3米和1米的梯形凹槽,这样,在洪水涌入时,可以引洪水入两侧凹槽,有效地分散了洪水沿内墙涌入内城门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两侧瓮城门不在同一条轴线上,距离内城门的距离分别为14米和9米,内外城门朝向夹角约为80º,这样便于洪水涌入时形成圆形大漩涡,削弱洪水对内城的直接冲击。加之从内城到外城的地面并非平地,而是约5º的斜坡,无疑是抵御洪水的另一道举措。瓮城各建筑单元环环相扣,机关重重,明显增强了防洪能力。
台州府城展现出海纳百川的恢宏文化气息,南北文化、雅俗文化、三教文化在水乳交融中成就了独特的府城文化。
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徙,加上濒临东海的地理位置,使得台州府城具有一定开放性与包容性,熔铸凝结着南北文化。
瓯越文化是台州的本土文化,秦汉之际,移民开始流入台州,人口迁徙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诞生,尤其是风俗及语言的交融,表现在时间上为各种文化习俗的并行不悖,空间上为南北方言的交汇共存。习俗方面:非遗文化项目中有北方的剪纸,也有南方的词调等。语言方面:以玉环为例,该地为历史上各方移民的聚居区,其方言包括台州方言、温州方言以及闽南方言等[4]。南北文化的交汇格局可见一斑。
在台州的文化体系中,既有正统典雅的精英文化,也有鲜活丰富的民俗文化。
唐中叶以后,精英传统陆续传入台州。至德二年(757),广文馆著作郎郑虔获贬台州,他见此地“风俗犹未尽美”[5],于是以文教为己任,“选民间子弟教之,大而婚姻丧祭之礼,小而升降揖逊之仪,莫不以身帅之”[6],台州民风因之一变。南宋时期,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台州成为辅郡,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官学体系,理学大兴,史载:“晦翁传道江南,而台特盛”[7],士群随之壮大:“耆儒硕辅之道德勋业,以及文章之士,始班班焉”[8],士风于是渐进:“台之儒风俗尚,固已骎骎乎与上国等矣”[9]。宋元之际,学术中心南移,台州地区人文炳蔚、著述丰硕,成为浙东学派的策源地之一。有明一代,台州书院林立,科举人才甚众。清朝统治者在台州广建书院,精英传统广泛传播,台州于是有了“小邹鲁”的誉称。
与此同时,台州的民俗文化特别发达。濒山临海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以及长期边缘化的政治状态,使得台州拥有较为宽松的文化环境,由是滋养出丰赡而蓬勃的民俗文化。生产习俗方面,立春时的“焜春”“咬春”;春耕时的“开秧门”“了田”;秋收时的“保稻”“尝新”等习俗都带浓厚的农耕文明特色。饮食习俗方面,颇具特色的主食有糟羹、食饼筒,名点有麦虾和蛋清羊尾等,品类繁多,面食种类丰富,有大米面、细米面、麦面、炊面、拗面、捶面、豆面、面皮等。信仰习俗方面,乐鬼重巫、供神设坛的风气盛行,文庙、岳庙、关庙、城隍庙、将军庙、山神庙、土地庙林立。此外,还有游会、庙会、神诞会、戏台会等祀典活动,民俗色彩浓厚。
始建于秦汉之际的台州府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漫长的岁月为台州府城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教文化并存互融是其丰富多彩的内涵中最璀璨的部分。
佛教方面,隋唐名僧章安灌顶,天纵慧解,“玄儒并骛”[10],与其师智创立中国佛教第一宗天台宗,主张一切世法皆与佛法不相违背,极大地调和了三教关系。儒家方面,文教鼻祖郑虔首开教化,朱熹讲学临海,极大地推动了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还有徐中行、徐庭筠、胡三省、戴复古、王士性等硕儒,都为台州儒风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道教方面,宋代紫阳真人张伯端“涉猎三教经书,乃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11],主张“三教一理”,认为“教虽分三,道乃归一”[12]。
在台州文化史上,始终演绎着三教和合的生动局面。儒释道互融在府城一街、两山、三路的人文景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街即有文庙、龙兴寺和紫阳宫等三教名胜并立的紫阳街。两山即北固山和巾山,北固山上有广文祠、普贤寺和城隍庙,巾山上有愍忠祠、天宁寺和三元宫等,三教共栖一地。三路即以郑广文命名的广文路、因天宁寺得名的天宁路和以紫阳真人命名的紫阳街[13]。
综上,台州以府城为代表的名城文化,鲜明地表现出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气象,在这里,南方文明与北方文明奇异交汇,精英传统与民间传统交相辉映,儒释道共处互融,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台州府城和名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