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双向互动

2021-03-08 01:29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劳动课文素养

吴 倩 倩

(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列宁指出:“没有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1]。然而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劳动意识日趋淡薄,劳动能力也日趋萎缩,不利于人的正常发展和全面发展,不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如果想最大程度上提升中小学生自身的劳动素养水平,以及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劳动态度,就一定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从而使我国广大中小学生不仅对其了解更要牢牢掌握”。[2]然而劳动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各学科几乎都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劳动实践教育。语文教材中大量的优秀选文,体现着各个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劳动成果,包含着丰富而鲜活的劳动教育内容。一方面,可以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相机进行劳动教育,强调劳动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收获劳动的成果。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实践有利于学生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和全面发展,实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双向互动。

一、语文素养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劳动教育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门学科,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基本任务、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为学生终身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语文与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中蕴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资源。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劳动教育也是理所应当、不能回避的。新时期的学生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然而五育中,劳动教育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在语文课中有很多契机可以进行劳动教育,但由于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丧失劳动教育的大好机会。因此,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与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审美能力、语言学习、立德树人等方面。

首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4]。语文教学通过语言、词语、篇章等的学习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必要的动手实践会起到强化与迁移的作用。比如,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姥姥的剪纸》后,让学生在课下动手操作,发挥创造性,剪出自己想剪的样式,这一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了语文学习。

其次,语文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5]。而这一个个例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体现和凝练,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潜移默化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比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核舟记》和苏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五课《景泰蓝的制作》等课文,通过对核舟雕刻精巧、景泰蓝制作程序流畅地描述,充分说明了“美”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美”就体现在人们劳动的成果上,从而使学生既懂得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也自然地产生一种参与劳动,亲手创造美的欲望,并且能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学习语文最基本的就是学习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芣苢》时,通过对关键词“采”“掇”“捋”“袺”“襭”的品析,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过程,通过对文章、关键词的反复吟诵,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劳动的快乐和乐趣。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劳动实践,说一说自己做过的类似动作和场景,并让学生根据文章所讲述的动作模拟操作一下。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采”“掇”“捋”“袺”“襭”的基本含义,而且通过劳动实践促进了学生对于语言的精准把握,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与应用,在相似的情境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学生不仅能学到必备的语文知识,而且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都能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塑造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完全符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特点,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语言与思想相统一的教育效果”。[6]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一切教育的总目标,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离不开劳动教育,只有知识没有动手实践能力,与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是相背离的。

总之,语文素养与劳动教育之间是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挖掘潜在的劳动技能教育材料,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让语文教学有机地与劳动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使孩子在语文的学习中提高对劳动的认知”。[7]

二、在文本解读中挖掘劳动教育资源

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主要包括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学习劳动技能以及认识劳动工具等方面。这些劳动教育的资源不都是显性呈现的,有些是隐性的,隐性劳动教育资源需要通过文本解读仔细揣摩来实现。

在对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回忆我的母亲》进行文本解读时,除了大家都注意到的教学要点——对母亲的回忆、怀念和赞美,以及对母亲人物性格的分析之外,还应该关注到的一点就是这篇课文中蕴含的劳动意识。文中描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母亲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她生活的年代物质生活贫苦,但她却能靠自己的劳动让家人过的很好。此时的作者也是具备劳动意识的,放学后会主动帮母亲做家务,给母亲减轻负担。在分析内容时,可以迁移到学生们的生活实践上,现在有些学生回家只知道玩游戏或者做自己的事情,从不会想着为家长分担家务,而文中的作者,年纪很小就懂得母亲的艰辛,懂得主动承担。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劳动观念,为其热爱劳动、重视劳动奠定认识基础。

“对于显性的劳动教育资源,教者只需遵循语文学科特点随文教学,但大多数是隐性的,需要教师进行文本解读,及时捕捉与点拨”。[8]比如解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时,可以围绕文中“买种、翻地、播种、浇水”等一系列劳动过程引导学生体会种花生过程的劳作艰辛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同时通过对父亲和孩子们的谈话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不仅能给人带来物质享受,更能带来精神愉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9]对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千人糕》进行解读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进行劳动教育。比如:“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此时就可以从“千人糕”入手向学生发问: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从而引发学生对劳动的一些思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千人糕”的内涵,并联系生活,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进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劳动成果。再比如教读《骆驼祥子》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之外,还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祥子的劳动艰辛。例如:“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10]通过对这段话的解读,可以深刻把握祥子热爱劳动以及勤劳的形象。

每篇文章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中心,除了这个中心以外,还蕴含着其他角度的意义内涵,要依据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充分挖掘文本的其他内涵,把隐含的有关劳动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充分解读出来,在教学时合理运用,只需点到为止,就可以对学生的劳动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了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可谓一箭双雕。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

从本质上看,劳动实际上就是进行实践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和启示可以在课下去实践,在劳动中进行体验与感悟,对人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劳动教育中需要语文教师向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鼓励学生进行劳动创造,培育学生动手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生活自理与独立生存能力,使其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独立生存、在学习中自主学习、在工作中独自完成任务”。[11]

(一)动之以情

动之以情就是教师要通过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与课文中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时,教师这样导入新课:先播放了一首《好运来》渲染喜庆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提问:大家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受,会联想到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在这长达20天的时间里,人们都会为此准备什么?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的说要买年货、炸丸子,有的说要大扫除迎福气,还有的说要贴对联、贴福字等等。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教师再用深情的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走进文中的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在不动声色中便激发了学生们做家务的兴趣和热情。

(二)晓之以理

晓之以理也就是教师要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悟明课文所蕴涵的道理,提高对劳动的认识,从而得到相应的启示。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对课文的把握和理解环节。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悯农》(其一)时,抓住“种”“收”“一粒粟”和“万颗子”来体会农民从播种到丰收的景象,同时从“一”到“万”的数字变化更是浓缩了农民艰辛的劳动过程。通过数字,引导学生想象从“一”到“万”需要付出哪些劳动,在此过程中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同时联系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悯农》(其二),让学生深入体会“粒粒皆辛苦”。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后,教师巧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这样联系生活进行阅读,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而且更能够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导之以行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对学到的知识积极主动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理解知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对文章的深刻把握以及验证。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竹节人》时,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按照书中的步骤去动手操作,自己做出竹节人,并且按照书中的场景进行游戏。结果学生做出来的竹节人各种各样,除了书中的玩法,他们还能创造出各种各样奇特的玩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对于智力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蕴含着劳动教育,对于劳动教育并不需要大费周章,只需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以此积累下去,必然会促进语文素养和劳动意识及其能力的双重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虽然没有很多直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但是文章中却处处渗透了劳动的价值观、劳动观念、劳动态度等等,这也有助于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会喜欢上劳动,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从而学会劳动,在劳动中加深语文学习,在劳动中成长,以适应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猜你喜欢
劳动课文素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热爱劳动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