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乐
经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徽州土地契约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有关土地买卖、地权转移、租佃关系的法定文书,对研究中国经济史有着重要作用。相关专家学者对明清时期徽州土地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对土地租佃契约的分类,土地契约的种类、价格,以及土地契约系统性的研究相对来说不够全面,笔者就此展开论述。
徽州契约文书是徽州民间社会与徽州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再现,可以进一步印证徽州的历史发展概况。徽州文书的相继发现约始于20世纪40—60年代,这引起了历史学者以及各大高校、研究所、档案馆的重视。随着徽州契约不断地被发掘面世,以徽州契约为基础的相关书籍及著作相继被整理出版。徽州文书的汇编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以时间顺序进行简单梳理,1988年安徽省博物馆主编《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辑)[1],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这部书可以说开启了徽州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以后徽州契约文书整理与出版出现一个小高峰,数量与种类大幅增加,主要有: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整理的《徽州千年契约文书》[2],1995年张传玺主编的《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上、下册)[3],2000年王钰钦等编著的《徽州文书类目》[4],2001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编著的《中国明朝档案总汇》[5],田涛等编著的《田藏契约文书粹编》[6],2005年严桂夫等编著的《徽州文书档案》[7],刘伯山主编的《徽州文书》[8]等。这些整理与汇编的徽州文书中包含大量的徽州民间土地契约,并且对这些地契进行了分类整理,以编排的方式对同一类型的地契进行整理。这些徽州文书虽然为学者分类研究徽州的地契提供了学术上的方便,但是对于部分原本归属于一户的状态未进行清晰的整理,直到刘伯山主编的《徽州文书》的问世才打破了这一局面。刘伯山以契约的“归户性”原则整理徽州的原始契约,对之前整理出版的文书与汇编进行了一次较为成功的改进,为徽州民间地契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方法。
随着徽州契约的发现及相关专著的大量出版,关于徽州民间地契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使我们对徽州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实态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徽州的宗族色彩比较浓厚,其内部族规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徽州地区法律的作用。徽州宗族土地买卖文书在徽州文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研究徽州宗族契约文书是研究徽州契约文书的重要领域。刘道胜的《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9]以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视角对徽州宗族文书所反映的社会关系进行论述,把契约的内容、类型、民间契约的维系作为重点分析对象。这种多学科交差的研究方式,对我们研究徽州地契有良好的启发。高寿仙的《明清徽州族长的经济地位——以休宁县朱胜右为例》[10]对休宁县相关卖契进行集中探究,认为明朝初期关于徽州族长的任命,并不是绝对由族中富户担任,在非常规条件下自耕农和佃人也可以被任命,有时即便是身份低微的人担任此职位,也不会对族长的威望产生消极的影响。刘淼的《清代祁门善和里程氏宗族的“会”组织》[11]选择祁门善和里程氏宗族的“会”组织作为考察清代乡村生活的社区研究点,对程氏的宗族社会组织的分类、结会缘由、组织分类、功能等作了详细的考察。汪柏树的《徽州祠堂当地卖田的一些契约》[12]主要以5份契约文书为依据进行分析,指出徽州祠堂在经济困难、宗族衰落的情况下也会当地卖田,其主要原因还是维护宗族的根本利益。
徽州地契买卖价格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地点具有明显的不同,地域性分布较为明显。刘和惠、张爱琴的《明代徽州田契研究》[13]以休宁县、歙县、祁门县所发现的卖田契为中心,着重探讨了明代田价演变的一般趋势,即明初最低,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大涨,嘉靖十三年(1534)以后回跌,明末天启、崇祯年间从表面来看逐渐上升但实际并没有上涨的趋势。贾晓阳、章毅的《清代初期的徽州田价:乾隆休宁黄氏置产簿研究》[14]以乾隆休宁黄氏置产簿为中心来讨论清代初期徽州的田价问题,并得出关联交易明显推高了田产的整体交易价格的结论,同时,关联交易的存在也揭示了一种地权分化的趋势。汪慧的《明清以来徽州找价契研究》[15]在刘伯山主编的《徽州文书》基础上,对明代以后的徽州各类找价契约进行研究,对找价契的当事人以及与立契双方利益相关的各要件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再现找价契现象下的徽州社会。周生春、黄旭的《明代徽州田价发覆》[16]对田价的倒U型和直线增长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反思了采用分期亩价描述田价趋势的弊端,主要采用以田价年租比代替亩价的方法,通过拟合曲线分析,提出了田价的新增长趋势——N形增长。彭超的《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土地价格与地租》[17]认为在同一个朝代同一个地区地价增长的幅度要远远大于地租增长的幅度,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土地价格都遵循着中间低、两头高的趋势。陈学文在《明清徽州土地契约文书选辑及考释》[18]中认为,影响徽州田价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徽商将土地作为滋养生息的手段而把在外经商所得的资财用于购买土地。
徽州契约文书中土地交易的种类繁多,并且数量庞大,对其进行整理是研究徽州民间土地契约所必须进行的基础工作。从徽州契约的发现到现在,关于徽州土地契约交易种类的研究资料汇编类著作很多,主要有以下著作对土地契约交易种类进行了整理:1988年安徽省博物馆收集整理的徽州契约被统编成《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1],此丛编将明清两代的1485件徽州各类契约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分成了买卖田、地、山、塘、屋、地基几种类别,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土地兼并与流转的情况进行了集中的反映。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整理,王钰欣、周绍泉主编的《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清民国卷》[2]以皇帝年号进行编排,可以直观地反映每个时期的土地交易与社会发展状况,其关于土地交易的契约并未进行单独分类,其中卖田契、卖地契、卖园契、卖地基契是其收录的关于土地交易契约的主要部分。王钰欣等编的《徽州文书类目》[5]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整理的徽州契约文书(14 137件),以种、类、目、子目进行分类,然后再以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其关于土地买卖契约的分类与《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和《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有很大相似性。此外还有《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徽州文书》《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它们都对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作了分类。
刘和惠、汪庆元《徽州土地关系》[19]是《徽州文化全书》系列之一,其对徽州土地的所有制形态、土地的使用关系、土地的权属转移、土地管理、赋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有关徽州相关问题的研究来说,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料。刘淼《清代徽州歙县棠樾鲍氏祠产土地关系》[20]从祠产结构、地权形态、租佃关系几个方面对鲍氏宗祠产业的土地关系进行考察,得出清代祠产的盛行与两淮盐商有着密切联系的结论,富商巨贾以呈立祠户的方式对土地进行大量兼并,促使农民阶级走向分化,使得徽州农业经济的危机加剧。章有义《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21]主要以时间顺序为主线,有针对性地选择若干记账时间较长或记录事项比较详细的地主账册,对其进行逐个分析,以此考察当时当地土地关系或租佃关系的同例及其变动,并对研究中的一些混乱提法进行了澄清,倡导以微观分析或个案研究进行土地关系的研究。江太新《略论清代前期土地买卖中宗法关系的松弛及其社会意义》[22]以各地大量的土地卖契为研究基础,指出宗法关系至少在清代前期已出现了松弛,土地自由买卖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刘克祥《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23]选择皖南徽州为个案,着重分析了永佃权视角下土地买卖的变化,并指出变化的本质即地权的债权化。
学界目前主要是对清代徽州民间原始土地契约进行了资料汇编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的简单梳理,系统地介绍了清代徽州民间土地契约研究的现状。徽州契约文书是研究明清经济史的重要原始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始史料的不足。徽州土地契约中所反映的史实不仅在研究经济史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而且在法律史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徽州土地契约所反映的史实并不局限于对徽州地域历史的研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徽州以外的土地契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徽州民间土地契约研究在众多学者与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果颇多,但也存在某些不足:
第一,宏观与微观未能真正结合。徽学的相关问题研究不应局限于徽州区域,契约的发现不止徽州一处,四川、福建、山西等也相继发现了众多土地契约,应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将众多土地契约发掘地作为一个整体,整理分析出土地契约中所反映的一般规律。
第二,碎片化数据分析问题。数据化统计与分析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列举,对徽州土地契约相关问题,如土地价格的有关数据分析,要求时间点具有连续性,地区具有统一性,这才有对数据的真实性作进一步分析的可能。动态化数据分析更能直观地反映出徽州民间土地价格变动的具体情况,通过动态数据的研究所建立起来的表格往往会在正常研究思维框架下获得意外的学术发现,取得新的学术成果。
随着新的徽州契约原始史料的发现,徽学研究将会掀起新一轮的“徽学热”。徽学发展至今已不能局限于区域性的研究,应该将徽学置于整体史观的视角下,将其研究的历史背景置于国内乃至国外,重新对土地契约问题进行新的解读,让徽学继续向前发展。契约文化应该走出徽州,走向世界,进一步展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