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辉 豆学兰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凝聚各方力量的先进文化[1]。它体现在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层面,融注于物质遗存、机制行为和文化艺术形态当中[2],蕴含着巨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甘肃陇南的红色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特殊红色文化类型,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陇南市的八县一区都有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价值独特。
红色资源蕴含着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政治信仰。陇南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和陇南人民奋斗历程的见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对于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让年轻人感受到爱国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信念。陇南红色文化资源既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又增强了陇南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一是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为陇南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陇南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将不断丰富陇南红色文化资源、促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二是革命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陇南红色文化积淀了陇南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时代发展的要求,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内容、赋予红色文化新的内涵,以解决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可以彰显红色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增强陇南人民的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3]。陇南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一是新时代陇南红色文化的知名度高,比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二是陇南红色文化资源中每一处革命遗址所在地的自然风光都非常优美,是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把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实现“红”“绿”结合、思想教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这“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4]。三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将会推动当地发展,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的繁荣,提高农特产品的销售额,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据调查,接受陇南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而且他们是在政府、学校的组织下前来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遗址,缺乏主动性和自发性。很少有人主动参观,并且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内涵、精神实质缺乏科学的认识。这反映了陇南人民群众对陇南红色文化的认知度较低、缺少积极性。
非物质形态的红色精神和物质形态的红色遗迹遗址等构成了红色文化的内涵。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而目前,陇南红色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红色文化资源遗存于山间村落,交通不便,修复与保护的难度大,这使得一些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其价值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是许多红色史料已经遗失,且见证人已去世,人们对革命事件的具体情节、人物故事不清楚,红色文化史料的征集难度大;三是研究陇南红色文化的专家、学者较少,对陇南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阐释不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挖掘不够深入。
陇南红色文化纪念馆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创新与其他省、市的大型红色纪念馆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时,以瞻仰革命遗址、听解说员解说、重温誓词等形式为主,这种形式在精神培育方面虽有一定的效果,但过于机械,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受教育者对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了解不够深入,不能科学把握红色文化,也就不能把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红色文化精神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红色文化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凝练时代精神,注入新的血液,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对红色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到位。红色文化产业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内容,不能把红色文化产业等同于红色旅游业,当地政府侧重于推动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而对红色文化产业衍生的红色文化创意产业认识不够,导致文创产品缺少,文化产业链不完整。第二,红色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陇南红色文化的衍生产品匮乏、服务相对滞后,红色文化在艺术创作、数字文化产业方面发展十分薄弱。第三,红色文化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度不高。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到实践中去。红色文化资源是培育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加强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教育,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斗志,增强人民群众为美好生活奋斗的信心。陇南红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使命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使红色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让当地群众学习陇南红色文化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新时代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既需要组织管理人员、宣传人员、策划人员等,还需要专门从事红色文化研究的学者,尤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使红色文化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激发民间文化学者研究地方红色文化的积极性。政府要给予民间文化学者相应的经费资助,鼓励民间文化学者创作带有陇南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作品,举办陇南红色文化研究成果交流会,营造红色文化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交流合作,打造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的精良队伍。三是组建有历史学、文献学相关学科基础的学者队伍,开展陇南红色史料的征集工作,科学保护和利用陇南红色文化资源。四是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陇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研究。
一是要继续运用传统的宣传模式大力宣传陇南红色文化,如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组织参观红色遗迹遗址等;二是创新陇南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信息传播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建设和维护好陇南红色文化网站。网站是红色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网页设计要精美、网页布局要合理、网站内容要凝练。其二,构建数字化传播模式。对陇南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统计,把海量的红色资源信息通过大数据加工、处理、推送,构建数字化的传承与保护体系。其三,充分利用新媒体推送陇南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如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红色文化微视频、微党课、微电影等,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其四,在陇南红色文化展馆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陇南红色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一是加强陇南红色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助推陇南农特产品销售。打造线上红色文化产业平台既能提升陇南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又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更新观念,开发文创产品。把陇南红色文化符号与创意、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起来,开发文创产品,开展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大赛、举办红色文创产品集市,实现产业良性循环。三是将陇南红色旅游与陇南独特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为主,依据当地资源优势开发休闲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乡村旅游等,构建全方位、特色化的旅游体系,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