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博物馆展览工作新思路
——以南京城墙为例

2021-03-08 00:31
文化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城砖城墙文旅

杨 欢

一、研究背景

2009年,《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旅融合发展迎来了新契机。2018年3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整体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标志着文旅融合步入新的发展阶段。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文化旅游场所的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然成为大趋势,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文化与旅游如何高度、高质量融合成为一个全新的话题。

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输出地和传播地,承担着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之下,博物馆的社会职能被寄托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针对“新社会公众”细化公众服务,还需要增加跨界能力,通过“博物馆+”的方式让博物馆更广泛地融入社会生活各领域[1]。展览是博物馆对外传播文化的一扇窗户,也是最直接、最直观的传播形式,对于博物馆的展览工作而言,同样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推动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发展。各地博物馆如何在文旅融合、全域旅游视角下结合自身特色,创新工作模式,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南京城墙及陈列展览工作概况

南京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从内向外分别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组成。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太祖朱元璋主持修建南京城墙,前后历时28年。历经650年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的南京城墙仍巍峨伫立于山川之间,见证着城市发展与变迁。南京城墙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是文化遗产,也具有旅游观光性质,蜿蜒于钟灵毓秀的山水之间,将周边诸多文化景观、旅游景点一一串联,形成了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拥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与其他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不同,南京城墙的陈列展览主要依附于城墙本体,利用城墙内部空间开设展厅,向世界各地来参观的人们展示南京城墙的独特的魅力。自2014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南京城墙的陈列展览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有序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教育、宣传南京城墙多元文化内涵的展览,如“南京城墙”“天下第一内瓮城”“传·城”等基本陈列,“南京城墙:明代皇帝的防御工事”“城墙里面是故乡”等专题展览。此外,有关南京城墙的展览工作也在推陈出新,曾在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城墙根下——老城南的民俗与生活”专题展,让观众在展厅内感受民俗记忆与传统文化,走出展厅,去南京城中街巷寻访老城南记忆,是文化与旅游相链接与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博物馆展览工作的新思路

(一)展览主题与内容的丰富

1.凸显地域特色产生文化共鸣

特色是当代博物馆的立身之本,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有特色的博物馆展览一定是能够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展览。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和展览目标人群已不仅仅是普通的观众和相关专家学者,更多的是来自各地的游客,是博物馆的“新社会公众”。服务对象的多样化、复杂化对博物馆的展览主题及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公众进行分类研究,提供不同主题和不同风格的展览十分必要,尤其是应对文旅融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应当针对游客提供一批“特色鲜明、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展览,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展览的陈列语言有较好的解读。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大博物馆只有依据文化差异性,主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别具一格、耳目一新”的历史文化展览,才能吸引更多观众和各地游客,抢占文旅融合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有着极为悠久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南京城墙是在历代城址的基础之上不断衍生发展而来的,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建城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明朝定都南京,成为建都南京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王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将南京城墙放置于南京历代都城建造史、南京地域文化之框架下去阐释与解读,既能体现出南京城墙的厚重与雄伟,突出南京城墙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示出南京城墙在南京城市发展史中的地位,也易于观众记忆与理解。同时,拓展了当地观众对南京地域文化的新认知、新认同,增进了外地游客对南京古都文化的深入了解,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不同地域历史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无穷魅力,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因此,各地博物馆应当在充分挖掘本馆文物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向观众及游客提供具有独特地域人文风格的展览以满足观展需求,增进观众与游客对展览中所蕴含的文化氛围的感知,从而产生文化共鸣。

2.聚焦藏品特点诠释丰富内涵

藏品是一个博物馆展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的组成单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在旅游中全身心的体验与感受。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下,博物馆作为传统文化的输出与传播载体,是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旅游胜地,应当充分考虑到游客的观赏需求已经由“求知”向“感受”转变。当然,“感受”并不等于走马观花,而是在宏观层面感知展览藏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听取“故事”,触摸“历史”。在新时代,博物馆应努力把文化主题、藏品特点摆出来,让观众和游客容易捕捉到[2]。各地博物馆应在充分研究、了解、再创造藏品的基础之上,精准凝练藏品特色,充分阐释藏品的物质文化内涵,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使博物馆展览变得生动、活泼且有趣。

深入挖掘南京城墙历史文化内涵,提炼出最具特色、最有亮点的城墙元素,有助于推动城墙展览的个性化发展,增添展览吸引力和影响力。南京城墙是人类城市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见证,上亿块具有特色砖文的城砖,不同形制的瓮城、城门,多样的不同军事防御元素都是南京城墙的特色。目前,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重点围绕明城砖、明代城门和明代城墙军事防御元素,打造了一系列精品展览,让游客置身展厅感受城砖的精巧、城墙军事防御工程的宏大以及南京城墙丰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砖”心之“制”——南京城墙城砖展,从城砖材烧制方法、城砖铭文等方面生动诠释了南京城墙城砖的丰富内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南京城砖这一大特色给世界各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博物馆等文旅场所需充分满足观众和游客的体验需求,深入挖掘馆藏资源,聚焦本馆文物特色,打造出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的精品展览,为游客提供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又能记忆深刻的展览。

3.勾连文化景点形成聚合力量

文旅融合,归根结底,是将文化融入旅游,通过旅游的形式,充分发挥文化在丰富旅游含义中的作用。从博物馆角度出发,就是有主动融入文化景观的意识,同时要有精准融入、无缝对接的能力。对于博物馆展览来说,就是需要结合人文景观的特色,在各大人文景点提供具有“可观赏性”且毫无违和感的文化展览,与人文景观形成有机结合体,以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景观。好的文化景点能够为展览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态环境,一场有特点的文化展览则能够为文化景点带来更多“流量”,使得文化景点的旅游发展锦上添花,可以说,文化展览与文化景点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各大博物馆应当主动地、积极地与周边文化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互联,整合资源,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并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形成集历史、文化、景观等于一体的聚合力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南京城墙是既是文化遗产又是旅游景区,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上有着先天的条件。南京城墙中华门瓮城藏兵洞展览、解放门台城展览,每年都能够吸引众多游客,让观众漫步展厅捕捉城墙文化内涵之外,也登临城墙赏美景。近年来,南京城墙在充分发挥自身文旅融合发展优势的前提下,不断与周边旅游景点、文化场馆合作,举办了一批特色展览,较好地提高了博物馆展览在文旅融合中的调节作用。2020年1月,南京城墙城砖公益空间“砖集馆”开馆,选址于明城墙脚下、秦淮河畔的历史文化街区悦动·新门西,对“颗粒归仓守护城墙”活动中回收的城砖进行集中保护与展示,为来到南京老门东、老门西的游客、市民提供了一个精神文化休憩空间,是勾连城市文化景观,传递城墙文化,顺应旅游发展趋势的有力之举。

4.突出非遗文化留住城市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而存在,是长期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产物。不同于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其始终是鲜活而生动的,具有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生态性[3],往往能够勾起人们对某一段生活场景、某一城市的独特烙印,是非物质的,带有个性化色彩的。非遗的动态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博物馆展览的形式,回溯非遗文化的兴衰与发展,展望非遗文化的发展方向,能够引出观众与游客的情感共鸣,以加深观展体验。比如,南京博物院专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集中展示江苏地区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项目,展厅内部的手工技艺演出坊动态展示传统非遗文化,吸引了许多观众与游客。

南京城墙是近现代化城市进程的有力见证,是城市生活和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南京城墙伴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见证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城墙本身及其衍生出的文化韵味也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留下了许多与城墙息息相关的民俗传统和神话传说,如“正月十六爬城头,走百病,踏太平”“沈万三与聚宝盆”等。以上述民俗与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南京城墙也曾举办过系列主题展览,依托南京城墙活态文化,关联城市记忆,展示南京城墙民俗文化。不仅易于唤起南京民众尘封已久的记忆,增进对城墙非物质文化的理解,也能够使城墙记忆深入人心,与游客产生情感互动。

(二)展览表现形式的创新

1.依托数字媒体活化文化遗产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展陈手段也在不断创新。数字媒体技术作为陈列展览的一种新兴表现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展览的视觉效果,提升陈列展览的感染力,让博物馆展览所需要传达的信息更加生动、鲜活。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利用巨幕投影、多点触控、动画等数字媒体技术丰富展览的呈现形式,拓展和丰富展览表达内容以激发观众和游客的观展热情,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放眼当下,数字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大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如国家博物馆就曾在展览中应用了360°全景全息视频影像技术,完美还原了梵高先生200多幅画作,展厅美轮美奂,引得各地游客及观众纷纷“打卡”;南京博物院利用巨幕投影技术将《南都繁会图》《韩熙载夜宴图》以动态的形式展现,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观感。

此外,多层次、全方位地对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在展览中充分利用数字资源也是博物馆创新展览表现形式的另一种尝试。2018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启动南京城墙本体砖文信息采集项目,利用GPS定位、数字拍摄、三维扫描等方式对城墙上数亿块铭文清晰的城砖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建设“南京城墙城砖铭文数据库”,将城砖铭文信息永久储存。在改扩建完成后的南京城墙博物馆中,这些城砖数字化资源将被展示,用数字化手段增进观众、游客对南京城砖的了解,提升对南京城墙文化的认知。

2.借助“互联网+”提升展览互动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有了更多的可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更迅速、更深入地传播。借助互联网技术,增加观众及游客在参观体验中的互动性,让展览变得可参与、可互动,能够在博物馆与观众、游客间建立某种有机联系,让博物馆展览真正“活”起来。同时,展览中建立互动关系,能够激发观众的观展兴趣,提供沉浸式体验。借助“互联网+”,各大博物馆应该将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手段融入博物馆展览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鲜活的历史角色、还原真实情景等,能够使人们加深对各历史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还原城砖、城墙建造的历史场景,让观众游客于方寸之间领略时代变幻,与历史来个亲密接触;利用人工智能,让缺失的部分城墙“起死回生”;利用混合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混合现实技术),让观众穿越到明朝南京的大小街巷中,探寻与南京城墙有关的历史趣味。未来,在改扩建完成后的南京城墙博物馆中,将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增进博物馆展览与游客、观众之间的互动,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博物馆展览工作,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顺应发展趋势,利用自身优势,提升与创新理念和工作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路径。一方面,博物馆应当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聚焦馆藏精品,勾连周边文化旅游景观,突出表现城市非物质文化,以拓展展览展示内容;另一方面,应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利用数字媒体、互联网技术创新展览呈现形式,进一步提高观众、游客的参与度,做到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城砖城墙文旅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长夜
砖头也能变粮食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我轻轻地抚摸古老的城砖
文旅照明的兴起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长城上真有传说中的“定城砖”?
残破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