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莉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全球已有70 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 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2 500 万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已接近2 亿。据教育部2018年内统计,我国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 185 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其中学历生达到258 122 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2.44%。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经过70年的发展,现已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70年的砥砺前行中,这项事业的名称不断发生变化: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名称的变化折射出与时俱进的观念变革,从“对外到国际”体现了教学对象的变化,从““汉语到中文”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扩大与延伸,从“教学到教育”升级了教学的目标和定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教育则是“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主要指学校培养人的工作”。可见,教学是以各种方式为教育服务,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对外汉语教学早期,我们更注重如何把汉语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习者,后来在汉语国际教育阶段我们更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今国际中文教育以育人、树人为宗旨,提倡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实现立德树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全方位教育目标。
为构建高质量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2021年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正式颁发了最新《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白皮书。新标准开创了“四维基准”“三等九级”的新范式,每一级形成了“3+5”规范化新路径,“3”指语言交际能力、话题任务内容、语言量化标准,“5”指听、说、读、写、译5 种基本语言技能[1]。新标准从2021年7月1日正式执行,将全面指导国际中文教育的学习、教学、测试与评价,并且为世界各国开展中文教学提供更科学、规范的依据。国家级《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 0025-2021) 的制定和颁布是国际中文教育一次历史性的转型升级,在中文全球化发展之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既要依据国家标准,结合中文自身特点植根汉语,又要不断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理念、路径,这也是每一位国际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国际文凭课程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是由国际文凭组织(IBO)开发的一套完整的的课程体系,包括4 个学习阶段:PYP 小学项目、MYP 中学项目、IBDP 大学预科项目/高中阶段和CP 职业教育项目,其中包括语言教育,“IB 中文”亦在其中。IB 作为一个国际文凭的教育体系, 有着非常清晰的育人目标,就是要把学习者培养成为积极探究者、知识渊博者、善于交流者、胸襟开阔者、懂得关爱者、全面发展者,使他们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开创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IB 体系以其全面性、 前瞻性在全球学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接受和认同。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IBDP)语言课程(包括中文)强调“语言习得课程并不仅以发展语言技能作为唯一目标,还培养跨文化理解和全球参与。语言习得过程支持国际情怀/意识 (international-minded ness),反过来国际情怀/意识也支持语言习得。”这一观点明确指出学习第二语言不仅是为了获得交际工具,更是为了通过学习塑造学习者的品格,提高其认知、认识、思维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情怀的国际公民,并且懂得包容、理解、尊重他人及异族文化,共享地球。这显然是国际人才培养更广阔的视角和更高远的站位,对于国际中文教育在全球化时代下重塑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模式,推动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IBDP 语言课程体系没有传统的词汇、语法教学大纲。它的大纲内容由规定的五大主题组成:(1)身份认同(identities);(2)体验(experiences);(3)人类发明创造(human ingenuity);(4)社会 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5)共享地球(sharing the planet)。5 个主题其实就是教学的“纲领、蓝本”。每个主题通过可选择的推荐性话题 (optional recommended topics),也即“引导的内容”(indicative content)来学习。话题围绕主题,而每个主题的教学需遵循各自的指导原则(guiding principle),如“体验”是“探索并讲述塑造我们生活的事件、经历和旅程的故事”[2]。
综上所述,IBDP 的语言(包括中文)课程B 是依据主题的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个更广阔的全球性视角去塑造自己、认识世界。核心目标是通过对语言、 文化和具有全球性意义的观点和问题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的国际情怀/意识(internationalmindedness),课程带有鲜明的主题教学的特点。它以国际情怀统领课程设计[3],以文化主题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语言技能与文化知识; 倡导积极的全球观、文化观,在文化教学中努力使学习者融入真实文化和语言知识技能的体验、反思、探索和建构中,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4]。IBDP 语言课程与获得国际广泛认同的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制定的《21 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2006 修订版)中的5C 标准(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Communities)是相通的。中国教育部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白皮书规定的“3+5 新路径”,与IBDP 语言课程目标在根本上也是一致的。IBDP 语言课程宏观的理念和原则、多样的主题与丰富的话题,既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的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IBDP课程理论也可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反思、启发和借鉴[5]。
驱动式问题:(1)你认识这件乐器吗? 你的国家有类似的乐器吗? 有何区别?
(2)你听了这个音乐,有什么感觉?(口语训练:学习使用表达心情的词汇:慢、安静、高兴、难过、开心)。
4.4.2 看图片、听故事:
教师配合图片,用较慢的语速讲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听力训练)。
驱动式问题(3):如果你是卓文君,你会这么做?(小组讨论)。
语言点:(1)学习句型“如果……就/会”;(2)练习发表意见的表达法 “在我看来/我认为/我觉得……”(3)拓展词汇:浪漫、爱情、勇敢、自由。
4.4.3 第二课堂教学:任务教学:分组完成一次街头采访(综合能力训练)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观察,来华留学生常常会对留学目的地的本土特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亲近感、认同感。这就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文化主题式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利的契机,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面向文化的主题式教学已为欧美二语教学普遍接受,被认为能较好地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习者探究、学习、分析和总结能力,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提升,它“是语言习得的文化观和培养综合学习能力为教育目的素质观的综合”[6]。
下面是笔者以IBDP 语言课程理论为指导,利用巴蜀地域特色文化——蜀派古琴文化为主题进行的一次教学设计尝试,以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有效路径。
4.1 教学对象:四川某高职院校大二留学生
4.2 汉语水平
零基础来川学习汉语一年,基本达到HSK3 级,能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
4.3 课程设计内容
主题选取:IBDP 课程体系中第二大主题:体验;
古琴是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蜀派古琴发源于四川,也是巴蜀文化的代表性特色之一。蜀地丰富的古琴文化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可为课程设计提供不同形式的素材。因此确定“蜀派古琴文化”作为体验教学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选择4 个推荐性话题:(1)休闲活动;(2)假日和旅行;(3)生活故事;(4)风俗与传统;
主题探究指导原则:探索、讲述塑造我们生活的事件、经历和旅程的故事。
4.4 教学具体流程
4.4.1 课堂教学:导入
观看视频:古琴曲演奏《凤求凰》;古琴电影《山水情》;《高山流水》片段。
(1)准备阶段。
分组讨论设计问卷调查表(根据学生水平仅限3~6 个问题)。
比如:你喜欢古琴吗?你听说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吗? 你为什么学古琴?
必选题(不同语言交流体验):例:“我是柬埔寨留学生,您可以教我用四川方言说‘谢谢’吗?我教您说一句柬埔寨语的‘谢谢’,好吗? ”
(2)讨论学习与陌生人打招呼、致谢、告别的礼貌用语:
比如:“请问,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 /对不起,打扰一下。/非常感谢! 打扰您了! /谢谢您回答我的问题,祝您愉快,再见! ”……
(3)实地旅游参观成都琴台故径、文君井、民间古琴馆,并完成街头采访,做好记录。
(4)小组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分享、讨论采访过程中遇到的故事、问题。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打分总结。利用交换学习不同语言环节,体验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元视野和国际情怀。
4.4.4 课堂教学
(1)观看《中国传统文化》MOOC 视频:欣赏古琴名曲及琴歌《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一首有名的古琴曲,也可在古琴伴奏下演唱(歌词)。
根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改编,又名《渭城曲》。从音乐引入古诗学习文本。
(2)在理解基础上诵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体会汉语节奏美、音律美。
(3)讲解中国古代风俗传统:用折“柳”表示邀请朋友“留”下之意。了解汉语谐音的作用与意趣。
驱动式问题(4):在你的国家送别朋友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 (多元文化意识、国际情怀)。
任务教学:“我最喜欢的作品”微视频比赛。学生任选其中一个任务,编辑录制微视频。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作品,经本人同意在网络平台发布。
(1)表演《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或《高山流水》的故事。
(2)配乐诗朗诵《送元二使安西》。
(3)表演唱琴歌《阳关三叠》。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演,完成语言输入、理解、内化、输出的过程;通过留学生喜欢的网络社交方式,如WeChat,Facebook,what’s up, tiktok 等,利用信息技术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新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化能力、多元文化交际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个人综合素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利窗口。
蜀派古琴文化主题中文课程设计运用IBDP 课程体系理念,教学思路从传统的文化为语言服务转向语言为文化服务:(1)充分利用四川地域文化中丰富的故事、名曲、琴歌、古诗等人文素材和文君井、琴台故径等旅游资源,围绕主题层层递进、精心设计驱动式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避免直呈式答案;(2)通过街头采访、文化景点参观、琴馆实地体验、诗歌朗诵、文化体演、视频录制、线上线下混合等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努力把学生融入真实古琴文化和汉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体验、反思、探索和建构中,并让留学生在运用汉语进行真实人际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解决问题、探究多元文化,培养自我品格及能力,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情怀,符合IBDP 育人目标要求。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突破了传统课堂知识讲授的形式,激发了留学生学习的热情,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3)但也有少部分性格内向、汉语水平不高的学生,在讨论、采访、表演等环节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参与度不够。应该给予这类学生多一些关注,课前发放一些相关资料或MOOC 资源做好预习,帮他们搭一些“脚手架”,才能让他们与全班齐头并进。
该次基于IBDP 的国际中文教育融入地域特色文化教学尝试给笔者以下几点启示。
(1)IBDP 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情怀/意识、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人才。与中国倡导的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殊途同归。在这一共同愿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和国际教育同向同行,取长补短互学互鉴,积极对话、交流、分享,增进理解,可逐步提升在国际教育界的话语权,形成国际认可兼具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
(2)基于IBDP 教育理念的国际中文教育也和我国目前倡导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符合我国国际教育趋同化的主张。
(3)以地域特色为载体,以本土文化为主题开展国际中文教育,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 地域特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好中国形象,传递好中国声音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学习借鉴的同时,也要看到IBDP 语言课程体系是宏观的教育理念的顶层设计,没有微观具体的教材教法,国际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在把握核心理念、遵循指导原则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不同教学对象“量身定制”探究式主题教学内容,这既赋予教师发挥个性化教学的自由,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极大挑战。该次课程设计仅为笔者一次小小的尝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方家,并就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法引发更多的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