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 重庆师范大学
当前,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关研究应更加深入和细化。音乐素质是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小学全科教师,能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目前,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课程和普通音乐师范生的培养课程本质上区别不大,现有的课程不能完全适应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要求,在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的课程形式、教材编订、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进行深入改革,加强课程建设。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务院、教育部、中央编办等部委推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9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等系列文件,提出了“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等要求,促进了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的快速发展。不少学者对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标准进行了透彻地研究,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各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又遇到不少新的问题,给培养单位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进行更深入研究。
目前,“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任教师非常缺乏,农村师资状况堪忧”。农村小学教育的“贫”主要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音乐、美术等技能的专业训练,使不少农村学校的音乐、美术教学无法得到真正落实。然而,实施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小学全科师范生艺术核心素质的培养应引起高校足够重视,亟需加强小学全科师范生艺术核心素质培养的研究及教学改革。
音乐具有高度的情感认同特性,容易与人类产生情感共鸣。在教育引导方面,“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能在感知世界、陶冶情操、塑造价值观等方面发挥天然的优势。
音乐教育能够疏导和抚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育对象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音乐具有安慰人的力量,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在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主要包括音乐学科知识的培养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音乐素质的培养涉及到多种音乐技能的训练和多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过程的时间跨度较长,培养普通音乐师范生,通常需要四年的专业学习,才能全面掌握音乐学科知识及具备音乐教学能力。如何在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使其全面掌握音乐教学技能,推动偏远地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是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内涵研究的主要内容。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的培养由多个层面构成,文章拟从小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小学音乐教材两个方面来剖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版)对小学1-6年级各学段分别做出了鉴赏、感受;演唱、演奏;表现、创造等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要求,这就意味着从教者必须具备演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能力。同时,该《标准》还专门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多元文化”等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专业知识应包括本体性知识(subjective-involved knowledge)。具体到小学全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培养上,就是培养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世界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音乐素质。
小学《音乐》课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含1-6年级上下各1册,共计12册。其中,小学1-4年级每册有8课,5-6年级有7课不同主题的内容。如:一年级上册分别是《好朋友》《快乐的一天》《祖国您好》等8个主题。这种教材编订方式让小朋友在音乐课学习的过程中,审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也在同步进行。在这8课不同主题里面又包涵了“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四个方面。这些都为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粗略归纳为,具备融合音乐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融合音乐技能和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小学全科师范生的音乐素质,应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多元文化等本体性知识视野下的音乐素质,应是具备各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教学能力的音乐素质,应是具备和其他学科融合能力的音乐素质。
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小学教育出现了课程综合化的改革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音乐教材在这方面也有所体现,教材内容包含《好朋友》《快乐的一天》等不同主题,较好地把音乐知识与热爱生活、认识世界等融合到一起。但是,当前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还没有完全适应小学音乐教材的要求,多数培养单位还主要采用“音乐基础”“钢琴基础”“声乐基础”等课程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培养小学全科师范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多元文化等本体性知识视野下的音乐素质,必须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和建设。
以“音乐基础”“钢琴基础”“声乐基础”等为主的课程,本质上是对培养对象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分类教学,这与培养小学全科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传递完整知识的培养目标相悖。这样的课程至少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教学效率低,很难使培养对象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普通音乐师范生采用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技能分类课程进行教学培养,一般需要四年的培养周期。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年限不增加,又要在兼具人文、科学知识培养的情况下,也采用这种课程进行培养,必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总量和质量上都会大打折扣。第二,培养对象在知识的融合贯通及其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从现在小学全科师范生的招生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的音乐基础极其薄弱,不具备音乐知识融汇贯通的能力,音乐知识在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融合方面会存在更大的难度。此外,小学音乐教材是以主题形式呈现的,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也应开发出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形式,这样才能使培养对象更好地适应今后的教学任务。
现有的教材是为“音乐基础”“钢琴基础”“声乐基础”等分类课程选用的,一般是以单一的音乐理论知识、曲谱集形式呈现的,不能适应新的课程形式。要想使新的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应的教材编订是必不可少的。
编订教材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小学音乐课教学任务为纲,兼具实用性,满足新课程形式的教学需要。教材应设计好主题教学内容和主题的数量,做到覆盖小学音乐教学的全部内容。
实践教学是培养同学们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各个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音乐学科由于其技巧性强和应用性广的特点,开展实践教学更是同学们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不仅包含了音乐技能的培养,还应培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多元文化等本体性知识视野下的音乐素质,所以小学全科师范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实践教学应更加丰富和多元。除了应具有传统的见习、实习外,还应结合采风、田野调查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增强直观感受,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实践能力。
目前,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具体到专业素质的培养还有必要进行细化研究。音乐素质作为小学全科师范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需要深入研究,具备较高音乐素质的小学全科教师在推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