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曼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李汝珍是清代小说家,长期生活在海州,对于海州地区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海州地区的海洋文化对其浸染颇深,这些都反映在了《镜花缘》这部小说之中。《镜花缘》与海州地区的山海景观、渔盐文化、航运贸易等方面均有着深厚渊源,反映了当时海州地区繁荣的海洋文化。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镜花缘》与海州地区海洋文化的渊源。
明清时期是我国海洋文学的成熟期,许多文人将自己对海洋的无尽想象与赞叹都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诞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镜花缘》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镜花缘》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目光投向遥远广阔的海外世界,通过叙述几位主人公在海外的探索游历,对海外诸国的逸闻趣事、民俗风情进行了生动地描绘。可以说,海洋文化是贯穿《镜花缘》的重要主题。《镜花缘》也是一部真正的“海洋小说”。李汝珍笔下的海洋并非全凭作者想象,是有景可依、有迹可循的。
李汝珍原是河北大兴人,19岁时跟随其兄李汝璜来到海州板浦(今属连云港市灌云县),此后长期定居此地,直至终老。在板浦生活的三十多年间,李汝珍对海州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俚语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这也成为他创作《镜花缘》的背景和素材。古海州地区自秦代以来一直都是重要港口,特别是在李汝珍生活的乾嘉时代。板浦为淮北最大的盐都,正值盐业鼎盛、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时,海上航运贸易发达,李汝珍的哥哥李汝璜又时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这为他了解海盐业的运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海州地区的生活渗透着海洋风情,海洋文化源远流长,这些海洋人文风物也反映到了《镜花缘》的创作之中。
《镜花缘》开篇就描绘了一个神仙世界:“海中有三座名山——蓬莱、方丈、瀛洲。”这是李汝珍以海州板浦镇东北方向的云台山为背景而描述的。古代文人常把云台山比作海上三座仙山中的蓬莱,例如唐代诗人刘长卿在《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中写道:“蓬莱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宋代文豪苏轼也在《次韵陈海州抒怀》中描绘:“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李汝珍在《镜花缘》中也把“小蓬莱”描绘成了从人间飞升仙界的门户,现在云台山仍留有两处“小蓬莱”摩崖石刻。李汝珍经常与朋友同游云台山,流连于云台美景之中,甚至曾表示:“死后愿卜佳城于此”,小说中的唐敖在游览了小蓬莱后,也因为沉醉于小蓬莱的美景,最终“成仙了道”。除此之外,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四十六回中又一次作了描述,唐小山寻父时第一次进入蓬莱,便暗暗点头表示:“看了此山景致,凡念皆空,宛如登了仙界。如此洞天福地,无怪父亲不肯回来。此处不独清修幽僻,而且前面层岩错落,远峰重叠,一望无际,不知有几许路程。”
在《镜花缘》中出现的一些其他景物也是以连云港海州地区的山海景观为蓝本。例如在今天云台乡东磊村延福观的东南方有一块巨石,石面平滑,仿似一面镜子。《镜花缘》的结尾处则写有一副对联,内容为“镜光能照真才子,花样全翻旧稗官”,李汝珍的写作灵感正是来源于这块巨石,他将天上与人间的交界处称之为“小蓬莱”,以镜花水月作为贯穿全书的主题意向,并最终取名为《镜花缘》。
小说共计一百回内容, 其中第八回到第四十回主要叙述唐敖、林之洋、多九公游历海外的经过;第四十三回到第五十四回则讲述了唐小山在海外寻找父亲的历程。全书涉及到海洋的内容一共有四十五回,尤其是第四十回之前主人公的海外遨游故事历来被公认为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其中主人公所见识到的这些海外仙境、海上仙山的描写与海州地区独特的山海景观是密不可分的。
海盐、海渔自古以来就是海州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史记》曾记载这里“有海盐之饶。”宋朝时,由于交通便利,海州逐渐成为盐商的集散地之一。明朝时,淮盐因其品质优良而供不应求。清朝康熙年间,在板浦设立了海关监督,乾嘉时代的板浦成为苏北三大内河盐运码头之一,达到了发展顶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板浦镇,州东南四十里有板浦,堰坝以运盐。河随海潮注泄,易于淀淤,乃设堰坝,以北障海潮,南蓄河流,盐场在焉,为商贾辐凑之所。”
李汝珍跟随担任盐课司大使的兄长来到板浦,当时板浦已经拥有了深厚的盐商文化,因此李汝珍到达板浦后首先是与淮盐结缘,自己也成为了盐官子弟。之后,他续娶的夫人也来自于板浦当地的盐业世家。这一切都为他深入了解海州地区的盐业文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八十三回提及“桓宽《盐铁论》有司思师望之计”,说明他是读过《盐铁论》的。李汝珍长期生活在两淮盐区,对盐业经济和盐商经营情况都十分了解,见证了盐运商昼夜争抢运盐的盛况,也见证了板浦镇盐业机关林立,马路街市商业发达的繁荣景象,这些都体现在了《镜花缘》的创作之中。当时从事盐运业的商人以徽商为主,商业的发达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大都生活奢侈、附庸风雅,这些盐商们的生活风俗与景象在《镜花缘》对海外城市的描写中也得到了再现。
至于海渔,海州湾是中国著名渔场之一,产鱼种类丰富。《镜花缘》第十三回曾写到以打渔为生的渔翁和渔婆,第十五回又写到元股国的土人不允许外人来瓜分他们的产业,外人只得暗中将腿脚都涂黑来假冒土人,并且以捕鱼糊口,这些都是和渔业直接相关的内容。
海州地区航海历史悠久,海上航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传说徐福东渡的起航地也是在古海州的古朐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哭晁卿衡》一诗中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从此诗中可以知道晁衡曾途经海州。到了康熙时期,政府专门开放了云台山口岸供外国人来华经商,为当时仅有的四个外来通商口岸之一,这更加促进了海州地区海上航运的发展。
在李汝珍生活的时代,板浦一带的海上盐运业十分发达,很多盐商大户为了盐运方便都自备海船,传说李汝珍也曾跟随其舅兄漂洋过海,亲身体验了繁荣的海上航运贸易。相较于内陆地区,这里的人们更早地接触了西方先进社会意识,地方文化带有开放、进取的特点,这也体现在了李汝珍的创作之中。
海洋航运与贸易恰巧是李汝珍本人最感兴趣的地方,在小说里内容体现也最为丰富。例如第六十九回写闺臣道:“当日家父因中后被议,未免灰心,想到海外领略山水之奇,借此消遣。适值家母舅要到外洋贩货,于是一同航海。所有经过崇山峻岭,以及海外各国,处处上去游玩”,这反映了李汝珍对于海外世界的向往之情。此外,李汝珍还重点描绘了从事外贸的商人形象,再现了当时海外贸易的盛景。小说多处笔墨都反映了海外贸易,首先主人公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人都是从事海运的商人,小说第十二回,君子国赠送燕窝给水手,水手们品尝后认为燕窝还不如粉条子好吃,于是将燕窝以粉条子的价钱卖给了林之洋,不想林之洋带回国后,燕窝却成了价格昂贵的珍馐佳品,林之洋也因此发了一笔横财,这就是典型的商业贸易体现。
海州是连云港城市文化的源头,从古海州发展成为今天的连云港市,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有着无法割断的海洋文化渊源。清代的海州一度发展成为地区中心,海州作为《镜花缘》的缘起之地,涵盖了当时以板浦为中心的海州地区的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而体现了鲜明地域色彩的海洋文化则成为了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飞流急瀑、云雾缭绕的避世仙境云台山美景,到“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盐商盐府,再到海外蓬莱云台山航运带来的开放进取文化,海州地区的海洋文化与《镜花缘》彼此呼应、相辅相成,地域文化的浸染成就了这部古典小说佳作。今日的海州地区尤其是板浦镇亦因为《镜花缘》而有了更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当代连云港城市文化的发展上,《镜花缘》所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也为助力现代城市海洋文化建设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