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听说课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分析

2021-03-07 20:52
文化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汉语交际学习者

高 航

对外汉语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际友人开始关注中国,学习汉语。然而,长期以来,对外汉语工作者在课程安排上多将教学重点放在语音、语法、文字等基础教学之上,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文化教学成为了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20世纪6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学说在美国出现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也掀起了跨文化研究的热潮,随之出现了对语言和文化教学的大讨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如王佐良[1]认为:“不了解当地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语言。”赵贤州[2]指出:“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学习语言就是同时学习一种文化。”著名语言学家吕必松先生曾指出:“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就必须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3]。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与汉语本体知识同样重要,我们应该在对外汉语课堂当中,恰当地融入文化教学内容。

一、在汉语听说课中融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1.文化教学能提升汉语交际能力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分别设置了语音课、综合课、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翻译课等不同课型,旨在培养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学者认为,培养外国汉语人才的焦点是培养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汉语交际能力作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标准、原则和理念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可,外国汉语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成为语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4]。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听说能力是最重要的,因为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声音是第一位的,文字是第二位的,并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语言要大于文字,因为声情并茂的诠释要比书面文字表达更高效更丰富[5]。

如果汉语学习者能够掌握适当的中国文化知识,了解中国的习俗、禁忌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世之道,那么在日常交际中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有利于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粘合”的[6]。语言既是保存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文化的有利媒介。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如果只掌握汉语本体知识,而不了解中华文化,那汉语也只是一门冷漠的学科和语言工具。脱离一个国家的文化去学习它的语言是非常困难的,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精神内涵、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只有在对外汉语课堂中,适当地加入文化因素教学,才能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真正提升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

3.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外国汉语学习者,特别是那些欧美、非洲等非汉文化圈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无疑是有些陌生和困难的。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单纯地传授语音、语法等本体知识,难免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根据笔者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的十所海外孔子学院学员当中的小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习者之所以选择学习汉语,除了有应考、就业等目的之外,同时也是被中国文化所吸引,因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选择学习汉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适当地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仅能够丰富汉语课堂内容,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专注地参与到课堂师生互动中,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二、汉语听说课文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的选取上要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汉语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是逐步提升的,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听说课中的文化教学应该与语言教学保持同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同时,教授来华留学生班级的汉语老师要注意,由于班级成员的年龄、国别、学历、职业、文化背景和学习目的各不相同,教师在选取文化内容的时候要尽量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如班级大部分成员是以求职为目的而学习汉语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多介绍一些有关中国人为人处世、相处之道等方面的内容,若学生是因为兴趣爱好而选择学习汉语,那么教师就可以着重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传统美食等。

2.避免老套,拒绝乏味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也在课堂中设置了文化教学环节,但因为内容太过陈旧老套,课堂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每次提到功夫明星,就是李小龙;一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年夜饭、发红包。类似于这种文化常识,大部分学生已经了然于胸,因此对老师在汉语课上反复提到的这些文化内容并没有什么兴趣。

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结合时代背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新探索。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革新授课方式,与学生良性互动,避免课堂枯燥乏味。

3.擅于总结,教学相长

《礼记》有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时刻关注学科的前沿动态,擅于总结,取长补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只有教师自身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才能引领学生不断前行,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三、积极面对线上教学

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普遍。对外汉语听说课作为一门实践性与互动性极强的语言课程,如何保证线上教学效果与课程质量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李泉[7]教授认为,线上教学技能应该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取向,成为教师评估的重要指标。在疫情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世界眼光”,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笔者通过对大连外国语大学海外十所孔子学院疫情期间线上授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的线上授课主要存在授课方式单一、师生感情共鸣受限、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机会锐减、学习环境不理想及网络限制等问题。网络延时、外界干扰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到课堂效果和教学进度,并影响到师生及生生之间亲密关系的形成。

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新媒体设备应用和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制作视频、课件、线上互动等能力将成为教学基本功和对外汉语教师的必备技能。同时,教师也应该善于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线上授课,比如“翻转课堂”模式就是线上教学的一种良好尝试。近年来,有多位学者对于“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孙瑞提出要在疫情背景下广泛采用“改造版”的“翻转课堂”进行汉语教学。郝美玲提出,教师最好能将翻转课堂与在线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授课中以具体问题为导向,把教学任务分解为小的模块,引导学生小步子前进;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任务为纽带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动,并给予他们及时反馈。

汉语听说课是一门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实践课程,线上教学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多媒体设备应用和操作技术,提升设计在线教学方案能力和组织线上教学活动水平,以适应线上教学活动的要求,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如赵贤州先生所说:“那些隐含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文化信息差异如不加沟通,要进行顺畅的交际是不可能的。对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了解越多,语言的交际能力越强。”如今对外汉语教学要联系汉语的文化背景,这已是人们的共识。汉语的听和说,作为学习者信息 “输入”和“输出”的两大环节,对于提升其汉语交际能力至关重要。而要培养出真正了解中国,能够流利恰当使用中文进行表达交流的汉语人才,文化因素的教学又是必不可缺的。希望学习者能够通过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成为本国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使者,以汉语搭建桥梁,推动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共同繁荣。

猜你喜欢
汉语交际学习者
情景交际
学汉语
情景交际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交际羊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