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本然之“悟”
——老子哲学中的“致虚”“守静”功夫论研究

2021-03-07 20:52
文化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功夫老子心灵

王 婧

一、“致虚”与“守静”之文本解读

在《老子》一文中,“虚”与“静”主要出现在如下章节:

第三章提到的“虚其心”指的是让人民的心虚静纯洁,不要有那么多的欲望。王弼认为“虚其心”是虚有智而实无知和守其真也[1]。薛蕙认为“虚其心”就是使心素朴恬淡。他说:使民消其贪鄙之心,守其素朴之行,恬淡而无所思。心之虚也[2]。因此,这里出现的“虚其心”指的是使民心中恬淡无欲。

第五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屈”是穷尽、虚而不竭之义。河上公注:言空虚无有屈竭时,动摇之,益出生气也[3]。“橐籥”虽然其中虚空,但是其鼓气的作用是不穷竭的,此处是言“虚”的妙用无穷无尽。

第十五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苏辙注:今知浊之乱性也,则静之,静之而徐自清矣[4]。“静”可以使得水之性回复到“清”上,而“清”正是水的本然状态。故而“静之”是事物回复其本然状态的途径。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是老子所认为的体认道体之实在的根本方式。吕岩注:何谓致虚极?身心放下为致,身心窈忘为致虚极[5]。憨山大师认为此为静定功夫。他说:“此承上章要人作静定功夫,此示功夫之方法也。致虚极守静笃者。致,谓推致推穷之意。虚,谓外物本来不有。”要想脱离和超越对现象界的一切动态感知并回归至于心灵之体的“虚极”状态,必须“守静笃”以“致虚极”。“守静”和“致虚”都可以回复至于心灵之静,找回人之本心、道之本然。

第二十六章,“静为躁君”,蒋锡昌注:静谓清静无为,躁为急功好事……“静为躁君”犹谓治国须以静为君,毋以躁为君[6]。“静”是治国理身之根本,故治国应以“静”为重。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林希逸注:无欲则静,静则天下自正矣。不欲,即无欲也,“不”字又有“勿”字意,用功处也[7]。不起贪欲,使自己归于清静无为的心境,则天下自可无为而治。

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静”是物之性,“清净”也是治理天下的最高准则。

第五十七章,“我好静而民自正。”焦竑注:圣人示以无为,示以好静,示以无事,示以无欲,天下各以其所示者报之[8]。好“静”的治理方法可以使民自化,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第六十一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憨山大师认为“牝”静,而静能有生,故牝胜牡。他说:凡物之雌曰牝,雄曰牡,牡动而牝静。动则不育,静能有生,是牝以静胜牡也。以此譬喻圣人之德[9]。作为天下之根的“牝”正是以其“静”的特性而胜牡。这章仍是在强调“静”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虚”字在《老子》中是空虚、中虚之义,且这个“虚”中是有无限的潜能和用之不竭的力量的。“虚”意味着“道”之潜力的无穷。“静”在《老子》中有清静、宁静之义,是事物本然的、原始的存在状态。“静”相对于物之其他状态有着更为根本的意义。总而言之,“虚”和“静”都是老子所肯定和推崇的状态。老子在第十六章里更是明确提出了“致虚”和“守静”的修养方法,即“致虚极”和“守静笃”。对于“虚”这一道体本然的推致需要达到极致,如此才能够与“道”相契合。而对于“静”这一事物之本然状态的安守,应做到笃实,即认真专一地守住“静”的极致状态。

二、“虚”与“静”——深藏若虚、光而不耀

对于“虚”,老子以“橐籥”喻之,表示“虚”指代的是一种空而无物但妙用无穷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有着极大的涵容性且包含巨大能量。老子也曾使用“虚”表示一种藏而不露的状态,他说:良贾深藏若虚[10]。这里的“虚”字强调的是得道者所具有的内敛和含藏的品质。“虚”中之力量不外露、不显锋芒,老子称之为“光而不耀”。“虚”在外在行为上表现为谦逊、处下和不争,这也是老子一贯的主张。因此,老子所言的“虚”主要指向的是:空无一物却蕴含巨大能量,藏而不露又处下不争。正如孙以楷所言:“虚静”,一方面是“道”的存在状态,另一方面是人体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以虚静之心态才能体悟虚静之道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11]。老子所强调的“致虚”更多的是一种秉持无扰之心境的修为。所有外在的合“道”之表现都是由此开出的。

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即世间万物终归是要回归其根本,回归于“道”的。而“静”又正是“道”本身的存在状态,所以“静”也是万物归向之处。“静”除了其作为“道”之性的根本性意义之外,亦另有其本身之特性。老子常以“清”字与“静”字合用,表示一种清澈无纷扰的状态。所以“静”也指的是对世俗各种人为的价值评判不以为意的超然心境。老子也将“重”字与“静”字并提,这表明老子所使用的“静”还是一种沉静、稳重、不张扬和不轻浮的淡泊心境。

三、“致虚”与“守静”——澄明心境、回复道体

1.“致虚”与“守静”要求心之虚静至于“极致”

前文对《老子》中“虚”和“静”的分析最终都可归结在对于心境的描述上。简言之,“虚”就是既包藏巨大能量又能够藏而不露和处下不争的心境,“静”是作为“道”之本然状态又兼具清静超然和沉静淡泊之特性的心境。而“致虚”和“守静”就是要获得并保持这样“虚”“静”兼有的心境。有学者将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称为一种精神升华术并认为“致虚守静”表述的是老子通过“为腹不为目”“涤除玄鉴”“归根曰静”和“观复”等四个步骤来逐步实现这种精神升华[12]。这个论点也正是将“致虚”和“守静”作为一种心灵修养功夫进行论证。

在“致虚”和“守静”这两个命题中,老子使用了“极”和“笃”两个字表示对这种功夫的要求。即对于“虚”和“静”的推致和安守都要认真仔细地做到极致,因为只有完全的、彻底的“虚”和“静”才能够与“道”相合。苏辙言:致虚不极,则“有”未亡也;守静不笃,则“动”未亡也。……不极不笃,而责虚静之用,难矣[13]。只有达到“虚”的极致才能够与道体之本然相合,只有对“静”的专一笃守才能使心灵返归于“虚”的极致。故,“致虚”和“守静”两种功夫相辅相成,只有全然的追求极致的虚静状态才是体悟道体的最根本方式。

2.“致虚”与“守静”是“损之又损”的回归过程

老子在提出“致虚”和“守静”这样的心灵修养功夫的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践行方法。老子认为“致虚”和“守静”都是“为道”的过程,达到“虚”和“静”的状态是需要一步步实现的。这个过程用老子的语言讲就是“损之又损”的过程。老子认为应在这个过程中损掉一些内容。损的内容,就政治领域来说,主要指的是去除繁苛政令。但老子所谓的“致虚”和“守静”主要还是针对个人修养而言,“致虚”和“守静”更多的是指从个人角度出发去倡导人们减少一些多余的过分的欲望。

老子首先认为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和难得之货这些私欲和贪欲都是不必要的,应该减少或避免,在生活中做到“为腹不为目”,简言之就是损贪欲。老子同时也主张“绝学”和“弃智”,他认为一些多余的、无营养的知识或者需要使用心机的小聪明、小伎俩等都是不必要的,亦是无益于身心的,对这部分的知识、理论和见闻的关注应该能少则少,如此才可无忧,这是损巧智。老子也曾从统治者的视角出发将需要损的内容概括为:“使民无知无欲”,这同样是在提倡损巧智和损贪欲。只有心中不再生起对这些贪欲和巧智的诉求,不再盲目地追逐一切外在的不自然的事物,才可以避免让自己被动地陷入人为物役的状态,才能够将视线从外收回,将意识专注于心灵深处,在这样一个“损之又损”的过程中,渐渐回归至虚无清静的道体中。

“致虚”和“守静”是老子哲学中基于对心灵自体之本然以及道体之状态的“悟”。这两种修养功夫相辅相成,都是对于清静自然之心境的极致追求。“致虚”和“守静”的过程也是一个“损之又损”的“为道”过程。在对巧智和贪欲的减少和丢弃的过程中,心灵才能够渐趋于纯净无杂,回归于道体。因此,“致虚”和“守静”既是老子哲学中对于本然的复归功夫,亦是对于道体本虚静的一种解悟。

猜你喜欢
功夫老子心灵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