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曦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院务办公室,甘肃嘉峪关 735100)
为当代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撑,实现大国工匠的要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主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既要有内涵建设又要有外部约束,要从文化、教育入手。工匠精神注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创新与技艺相结合,会计专业作为热门专业,做好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在古代,很多来自手工业的能工巧匠精心雕琢了很多精美的作品,这在本质上体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精神, 是中华民族5 000 多年历史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淀。它不仅是传统中国工匠的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的优秀作风,同时也是职业态度、精神理念、思想文化的综合体现。2016年的3月,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鼓励现代企业实施柔性与个性化生产,不断提高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提高品质、增加品种的情况下,开创更多新品牌,同时将“工匠精神”放到大众生活中。广义的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行为追求与价值取向,和价值观有着紧密的关联,也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型,需要职业敬畏与产品求精的态度[1]。对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将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融入职业教育,为中国的新一代职业青年立德铸魂。
文化的生产和发展依赖于社会实践,具有客观性,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培养创新、求精与敬业精神时,应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能动性,提高教育感召力。对高职院校而言:虽然培养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传统文化依然是不能缺少的部分。
工匠精神富含多种文化资源,它的本质是传统优秀文化。工匠精神是学生们要塑造的吃苦耐劳、坚韧努力品格,也应该是学生们人生价值的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标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不断突破技术难题,在技艺的追求攀升中也是对人品格的一次又一次的历练,只有经受住考验才能激发潜力,把职业转化为事业,将事业不断传承,形成我们的大国工匠文化。职业教育人员把创新品质和敬业精神,从技能型要求变成精神追求,在展现“以文化人”本质的同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教育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在世界制造业市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我国产品的质量水平整体并不高,导致我国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工匠精神弘扬没有得到广泛的弘扬,对核心技术人员的工匠精神素质和技术培训投入不够使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提升没有保障。这都是我国制造业水平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精益求精品质引领制造行业、以敬业务实引领现代服务业、 以精致生产精细管理打造现代中国企业,助力中国早日成为制造强国。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已经成主流。中国人购买奢侈品、高端品牌、高质量服务的现象已成生活态势,国内高质量产品供不应求,导致全球购,海外代购等产业火爆,购买力向海外转移[2]。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管理方式、 一种文化传承有助于中国企业不断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研究购买需求、定位打造精品,有效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技能型的职业化教学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虽然重视专业技能,但却忽略了素质文化。和本科院校不同的是:很多高职院校为了便于管理,统一安排课程,学生选择机会少。另外,综合素质与传统文化的课程非常少,很难大面积地进行素质文化教学。面对会计专业,如果只是在财会课程中贯彻职业素养与精神是不够的。在此过程当中,文化是基础,需要紧跟文化节奏与教学步伐,这样才能从精神领域感受工匠精神与发展内涵,同时应用到实践当中。
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培育工匠精神对学生发展、院校建设、社会进步的价值,但实际条件却限制了高职院校对于工匠精神的塑造。首先,缺少工匠型教师。从现实反馈的资料来看:超过70%的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然后进入到教师岗位,缺少实务经验,真正能够达到锻炼要求的机会有限,所以引导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有限。其次,会计专业受专业影响,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都会进入到中小企业。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都属于家族企业,而财务部门是企业的重要部分,所以工作人员都是家族人员充当,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岗位有限。企业是实践学习以及实习的主要场所,根本达不到学生的现实要求,更谈不到工匠精神的培育[3]。
国务院在2014年推行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到2020年,将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机制,以展现终身教育,从而成为符合世界水平、具备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框架。虽然当下中国职业教育还未形成良好的职业体系,但高职学生的境遇依然尴尬。站在用人单位以及招聘条件进行分析:对学历的要求很高,职业学院的学生因为自身特点与学历限制,在就业市场优势并不突出。
当前社会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 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时,需要社会、企业与学校共同努力,为会计专业的学生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当然培养工匠精神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从事会计专业的人员需要具备脚踏实地、从容淡定、精益求精的态度。但当代普遍倾向于见效快、时间短的投资形式,很多学生把薪酬待遇看成唯一的择业标准,希望走出校门之后,顺利地得到成功。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多的是面向中小企业,工作条件与经济收入都很有限,一旦学生出现大范围的负面情绪,就不愿意在花费时间提高技能,都将阻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不只是高职院校的任务,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国家与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可以适当倾斜财税政策,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办学,主动承认和公办职业学校一样的地位,提高基金奖励与政府补贴,让更多社会资源进入到职业教育中,从而处理好高职资源紧张的现实问题。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认同感,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开展全面的课程规划。高职会计专业的技能定位与特殊要求,都要求从入学就开设相关课程,从整体上提高专业认知,清楚专业关联,调动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必须将职业生涯的相关课程放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让学生及时认识到重要性。最后,为学生提前提供技能评定平台、职称评定、技能人才落户、技术人才引进和出国等深造方面获得公平参与的机会,将工匠精神贯彻到会计工作中,得到社会的推崇和认可[4]。
优化人才培养设计方案,建立一套塑造工匠精神培养模式,必须整合会计专业相关课程,增强试验与实训安排,注重工匠精神对基础课的熏陶。首先,优化岗位设置与安排,做好教学工作与情境的对接,对实践教学进行设计,在搭设情境的同时,让工匠精神与会计企业实践整合到一起,通过“干中学”“学中干”养成工匠精神。其次,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学习、钻研课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专注耐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操守。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与推陈出新的各种知识,单一的报账、算账与记账已经达不到要求,只有具备了专业创造与自我学习能力,才能变成工匠精神于一身的行家[5]。
首先,将学徒制继续融入学校教育,由企业与学校一起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同时应用学徒制,由学校与企业一同肩负教学任务。事实上,学生本身就具备双重任务,一半在企业实践,另一半是在校学习,以带领他们共同进入到经营文化中,从实践中提高创造性、专注性与精益求精的品质。扎实职业技能,通过企业教育培训提升专业水平,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特点开展对方位实践学习,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向师傅们、工匠们学习,再将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练就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
其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工匠技能。除了师傅与教师的言传身教,还可以借助以赛促学的形式提高职业技能。对此,学校应当定期开展技能比赛,通过组织珠算、手工账与点钞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举办各类大师、名师、巧匠的宣传文化活动,让学生们零距离接触大师、感受匠心的绝学,体会工匠精神的精髓。激发学生共同参与切磋技能比赛的热情、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和工匠精神的力量。
工匠精神不会凭空产生、 能工巧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个工匠都是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干出来的,要想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一代,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职教人不懈的奋斗,要肯花时间、去钻研、去思考、去提高、去实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工匠精神,很大程度上源于职业素养、 操作技能与职业意识,要培养工匠学生的前提就是工匠教师,所以教师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发展。首先,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优化激励政策,让入职年限与挂职关联。其次,高职院校要不断优化人才应用机制。高职院校必须不断优化制度,例如,考核流程、标准与金融机构等,对申请人员的职业素养、师德师风以及专业技能进行考核。最后,还要走“请进来,送出去”的教师培养模式,“请进来”指的是聘请名师、巧匠来校任课。“送出去”指的是将我们的在职专业教师送到企业、送到高校继续培训,取得相应的技能资格,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当会计专业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后,根据实践经历,不断优化教师的锻炼制度[6]。新时代的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要乘着工匠精神这首大船,扬帆起航,把精益求精的高职教育灌注到每个学生的培养中,把创新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只要我们每个职教人都能本着工匠精神,就会拥有更多精湛技术的能手,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使我们的工匠精神不断传承。
在大数据时期,中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给会计专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关注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创新发展进程,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