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辅导员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宿舍人际关系

2021-03-07 19:37周佳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消费观室友宿舍

周佳欢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 315000)

1 案例概述

情景一:朱A 学生一日晚上因与室友口角之争被同宿舍张B 学生打了一拳,打在头部太阳穴上方,伤势较轻,次日去医务室观察后并无大碍。挨了一拳后的朱A 学生并没有还手,且被宿舍其他学生劝阻开。张B 学生也立即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承认自己是一时冲动,并向朱A 学生道歉。但朱A 学生不接受,沉默以对。次日一早找到辅导员提出换宿舍的要求。辅导员经多方了解后得知,张B 学生与朱A学生在日常宿舍相处过程中,生活习惯差异很大,但二人又有共同的爱好,因此平日关系表面上还不错。朱A 学生南方人,生活精致讲究卫生。张B 学生北方人,看不惯男人弄这么讲究,而卫生方面又总招来朱A 学生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向,因此才爆发了这次暴力冲突。

情景二:林C 学生反映同宿舍室友周D 学生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和宿舍其他学生说过话了,宿舍学生曾尝试与周D 学生聊天,但总被其简单不友好的回应给怼回去。路上碰见彼此也特别明显地绕路避开。使林C 学生十分尴尬,并感到难过。她说曾经周D 学生也有生气不理人的情况,但每次只要她主动示好并跟她分享好吃的就“重归于好”了,但这次时间拖得太长,自己也有些疲惫,故没有及时地主动求和。次日周D 学生跟辅导员提出换宿舍的要求,理由是她与宿舍其他3 人消费观、人生观不合,其他3位学生都爱化妆打扮,喜欢讨论商品,她不化妆不爱打扮,自己穿着也很朴素,认为大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每天讨论买买买。此外她们对其他事情的看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周D 学生觉得越来越没法和现在室友一起生活便提出换宿舍要求。

2 案例分析

案例中提出换宿舍的两位学生,都是在遇到宿舍矛盾之后选择逃避、退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处理方式可能短时间有效,但从长远来看,有可能又会引发新的宿舍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类似的情景在高校中频繁上演,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本就忙碌的辅导员增添了许多工作。如果宿舍矛盾没有及时得到调解,人际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有可能引发学生个人心理困境,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如今高校学生宿舍矛盾频出,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3 点。

2.1 原生家庭带来的自我中心主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今大学生多数家庭物质条件稳定,家长们以高考为目标代为处理了许多生活方面的琐事,他们只需要一心学习,缺失了很多应对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因此大学生在生活中往往无意识地带着自我中心主义的眼镜,缺少了包容之心。同时大部分学生从小自身受关注程度较高,容易滋生性格缺陷,如团队合作意识较差,不喜欢受约束,自信又自卑,敏感而自私等。加之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包容性极易造成矛盾的迸发,如朱A 与张B 之间的生活习惯差异、林C 与周D 消费观的差异使他们容易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因此大学生群体在宿舍集体生活中表现出不懂合作、 不会宽容待人,自然矛盾频出。

2.2 对待集体生活的认知偏差

通过走访宿舍和学生谈话发现,部分学生群体待在宿舍的时间较长。室友更有机会成为朋友,但这不意味着室友必然是挚友。而许多大学生则没有意识到宿舍的随机分配,相处得好是缘分,相处得不好也是正常,犯了思维惯性的错误,他们多数认为朝夕相处的人就理所应当是“好朋友”。对方应该支持自己的观点,否则将无法在宿舍“生存”,然而既是朋友就应当接受自己的直言批评,如此导致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相处模式。如朱A 不顾室友面子的恶语相言,周D 因消费观问题排斥宿舍其他3 人[1]。事实上,天南海北的4 人被分配到同一个宿舍纯属概率问题,他们可能有着不一样的消费观,相互排斥的人生观。如果恰巧你能在宿舍遇到一个价值观相同,相处舒服的室友那是人生幸事。但就算是思想境界高度的一致也有可能遇上因生活细节而产生的矛盾,这时就需要大学生智慧地妥善解决。世界上任何情感都需要经营,任何好事都需要感恩。如果周D 能够理智地看待周遭消费观念差异的普遍存在,朱A和张B 能感恩平日的欢声笑语,也许就不会有矛盾爆发的那一刻,自己的生活也更加平静和美好。

3 解决方案

在上述案例中,换宿舍成为这两个案例中学生的共同诉求,从这个诉求中可以看出,他们面对矛盾冲突的解决方式不是积极谈话沟通,不是直面问题而是选择逃避,逃避对他们来说最简单也最容易操作。也许想着毕业以后就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了,但实际上,同专业同行业内也许互相帮助,成为人脉资源的可能性更大[2]。本着长远教育学生的目的,结合案例,笔者认为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3.1 寻找学生闪光点,引发共情

从谈话内容中挖掘学生的正确行为,并予以肯定。如朱A 在被打之后没有还手,冷静处理了暴力冲突,没有将矛盾再次升级。辅导员应肯定他遇到突发事情不冲动,冷静的优良品质。林C 主动示好周D,虽然没成效,但没有造成双方排挤现象,辅导员应鼓励林C 能正面与周D 沟通,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表现。同时,辅导员也要肯定周D 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表扬她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学习观。在与学生谈话时,我们要做到肯定学生,而不是劈头盖脸批评。对学生来说,当教师看到了自身做得好的一面,引发共情后他们才更愿意聆听我们批评与疏导,使教育奏效。

3.2 帮助学生认识自身问题,引发反思

当学生还原事件过程的时候,顺应学生思路,提醒他们找到事件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朱A 虽然没有继续升级肢体暴力冲突,但其语言暴力也伤害了张B。“恶语伤人三春寒,良言一句暖三冬。”谈话中要让朱A 充分认识自己言语对他人的伤害,张B 更不用说,自己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是缺少了应激行为管理的控制能力。谈话时应向张B 学生强调,行为的控制力是非常重要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情绪行为的失控都会对事情结果产生恶劣影响。周D 则应换一种角度看待室友,不要偏执,放弃“非黑即白”的执念。要意识到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消费观的差异也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现象,应提前适应,做到和而不同[3]。谈话中不仅要肯定学生行为的正确的方面,也要提醒学生反思自身错误。

3.3 正确对待集体生活

来自天南海北、 四面八方的学生汇聚在一个宿舍,是随机也是缘分。人与人之间相处需要经营,解决宿舍矛盾需要智慧。一个卫生、文明、和谐的宿舍是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蕴含着每位学生的素养、能力。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关注学生交流的情况,发现苗头及时谈话。要求学生适当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让对方能够接受和理解。同时,对他人也须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海纳百川,吸收他人的优点,不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对意见不合,三观不同的学生也不要耿耿于怀。再者,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赞美的话语给人带来快乐,快乐可以消融人际关系的僵局。大学阶段是踏入社会之前的过渡阶段,学习好处理人际关系、提升沟通技巧是为将来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打好基础。

4 经验与启示

高校辅导员只有在实际经验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学生发展的规律,才能做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成长。从以上案例来分析,笔者认为一线辅导员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4.1 提高自身职业修养

“00 后”学生的发展及诉求已不同往日,管理与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已成为辅导员工作的新挑战。这就需要辅导员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工作态度,总结和反思育人经验的工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这要求辅导员自身做到文明礼貌、与人良好沟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种种日常问题的背后多少隐藏着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与社会的发展、家庭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为了应对新时代使命,笔者认为辅导员应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这类学习可以由学校或学院组织,也可以自己查看相关书籍自学,用以帮助学生成为合格的情绪管理者,能够正确应对挫折,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4]。

4.2 开展人际交往主题班会课

当代大学生因选课制度等各种原因易形成小团体,或个人独来独往,不利于班内人际交往。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教育,笔者认为应保持定期开展活动和讲座的形式,以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观念的正确性。而且内容不宜过于理论化,可以从问题出发,或打出比较吸引眼球的标题。如“你是否越长大越不快乐?”“宿舍压力来自何处?”“内向是性格缺陷吗?”等。然后围绕问题延伸引导思路,同时列举案例引发学生共鸣。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指导学生。总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爱听、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指南。笔者相信学生在班会课上或多或少能吸收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此外,还应多开展班级活动,做一些有助于人际交往的小游戏,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班级凝聚力。活动形式多样,不一一列举[5]。

4.3 防微杜渐,深入社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矛盾最终的爆发是日积月累的恶性结果。作为一线辅导员应该勤入宿舍,对每位学生给予关心,及时掌握宿舍相处动态,做到思想上引导,提早预防。辅导员应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与行为管理,向学生说明把握室友相处的“度”,别做越亲密越伤害的事情。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的现象与本质并非完全相符,这时则需要辅导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做到入心入情,找出宿舍问题的关键所在[6]。同时可以向同一宿舍的学生提要求,使他们有共同的努力目标。辅导员的走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全体宿舍学生建立潜意识的文明和谐集体。

5 结语

辅导员处理宿舍人际冲突表面上看是一件日常学生管理事务工作中的小事,但处理过程却是育人的最佳机会,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他们能在小事中发展自己的人格、能力、思想,在矛盾处理中收获老师的关心帮助,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辅导员以同理心打通学生思想渠道,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正要求辅导员们以学生日常事务处理为抓手,有意识、有准备的影响学生,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品德。

猜你喜欢
消费观室友宿舍
正确认识消费
热得快炸了
猪一样的室友
还有梦
消费观
学校到底是谁的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
热得快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