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次

2021-03-07 18:31本刊编辑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史记研究

(括号中的数字为期数和页码)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美德伦理视域下延安精神的自我革命意蕴

李建森,李 唐(1.1)

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研究综述(2014—2020)

吕 强,王 昕(1.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

领导权的逻辑理路

李效洲,李芗霓(1.15)

70年来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口号的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研究

——基于中国妇女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考察

刘 苧(2.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性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张 洁(3.1)

中央苏区妇女的社会角色探析

康 琪(3.8)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启示

杨瑞琴(4.1)

毛泽东的斗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师帅朋(4.7)

党史学习教育有序有效推进的实现路径

周良发,刘雨洁,唐冰冰(5.1)

论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

——基于《论联合政府》的文本解读

余文好(5.9)

双拥工作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价值探讨

周益锋(6.1)

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嬗变探析

宋丽萍(6.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陕西历史人物研究

姚文琦(7.1)

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思想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陈利霞(7.9)

“组织起来”是提升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实践活动

王昌民(8.1)

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游击战理论的哲学意蕴

——基于对《八路军军政杂志》的解读

陈家磊,武 燕(9.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使命担当的多维探析

张亚强,陈 栋(9.9)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四重逻辑

王彦军,王乐航(10.1)

延安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特点及现实启示

杨怡莹,薛忠义(10.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对敌宣传工作

徐周文(11.1)

延安《解放日报》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的科技

工作研究

廖 勇(11.9)

中国共产党百年本领建设的脉络与成果

梁宝伟(12.1)

中国共产党百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发展及

当代启示

冯 贺(12.8)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孙德谦对《史记》之“义”的阐说

刘骏勃(1.20)

汉武帝年号与封禅关系探析

郭培培(1.28)

唐张守节与司马贞同为张嘉会弟子考

王亚桥(1.34)

论范增政治策略

薛从军,祝兆源(1.38)

2020年史记曲阜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

第19届年会综述

朱枝富,沈 燕(1.45)

《史记·项羽本纪》“烹太公”章本解

马英杰(3.14)

景祐本《史记·项羽本纪》用字职能考察

李 娟(3.19)

《史记》研究在韩国(1980—2019)

——基于RISS数据库检索结果的分析

王建宏(3.25)

中学语文教科书《史记》研究概述

郭婉玉(3.33)

司马迁墓祠文化述论

梁中效(4.16)

论两代太史公的发愤著史之心

——兼谈《伯夷列传》的破体隐衷

倪晋波(4.25)

《史记》“太史公曰”读法示例

方发亮,王 佳(4.34)

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柳宗元与司马迁

刘 城(4.40)

读《史记》札记十八则

王少帅(4.48)

论司马迁的中医学造诣

杨 玲,尚小雨(6.30)

《论六家要旨》的学术史意义

霍建波,王 菲(6.37)

两汉酷吏的时空分布研究

张建伟,张 颖(6.42)

“整齐世传”:司马迁对史料的剪裁

杜季芳(6.46)

魏公子养士关系探析

凌璐丝(6.50)

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

袁传璋(7.15)

文体互见:论《史记》本纪、世家、列传三体的关系

——以《楚世家》为中心

尚 洁(7.25)

《史记》校读拾遗

陈豫韬(7.32)

《史记》谚语之哲理意蕴探微

许芸青,黄冬丽(7.38)

翦伯赞对《史通》中《史记》体例批判的辩证研究

方啸天(9.29)

历代诗歌咏鲁仲连论

张艳丽(9.39)

《史记》中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张 萍(9.47)

近四十年来《史记·货殖列传》之经济思想

研究述评

王广通(9.54)

司马迁《报任安书》的文献学解读

刘 明(10.15)

补偿理论下的司马迁军事情结

——以《史记》中的军事家为例

朱正平(10.25)

从经典的文学化到文学的经典化

——评张新科教授新著《〈史记〉文学经典

的建构之路》

曹 阳(10.34)

我们呼唤新时代的张释之

可永雪(10.40)

论易学与《史记》通变思想

赵继宁(12.15)

李广形象与李杜诗风

王福栋,彭宏业(12.19)

《水浒传》“于宋江特依世家例”的史记学解读

芮文浩(12.26)

《史记》称引《论语》新考

张 彧(12.32)

从《史记·孔子世家》的正文与三家注的异文对比

看司马迁的叙事意图

刘力铭(12.39)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创新的多源流分析

李永生(6.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舆情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郭圳凝,张筱荣(6.20)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产业链的影响及对策

罗新远,乔 娜(9.14)

国内疫病防治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趋势(2000—2020)

吕 强,张紫翾(9.21)

乡村振兴专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新思考

李圆圆,张万寿,王 亮(2.5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杜媛媛(11.54)

教育服务对农户多维贫困减贫效应的研究

张 琦,杨得佳(12.46)

农户土地收益分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山东省调研数据

乔 允,杨宏力(12.55)

黄河文化·渭南风采

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暨乡村振兴的若干

哲学思考

石 杰(3.41)

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

黄仁全,田 径(3.45)

陕西沿黄区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陈小红(7.46)

秦国文伐初探

徐同林,张媛丽(10.73)

渭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赵 东(10.79)

秦地文化研究

晚明秦藩宗室朱谊瀄家世及结社考

刘 爽,高益荣(3.53)

秦至西汉前期儒学成长的基本路径

——以关中地区为视窗

崔建华(9.62)

忠义传家:明代华州的郡望东氏

王志强(9.69)

秦文化分期及特征初探

黄克智(9.75)

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专题

我国体育外交研究热点与演化分析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张 斌,陈 骏(2.58)

陕南移民安置区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供给研究

王少峰(5.55)

公共体育服务视角下陕西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普及

与推广路径

王 宽(5.61)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审视与优化路径

陈芳芳,梅学艳(8.68)

心脏因子与心血管保护作用及运动干预研究

郝美丽(8.7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政府

供给研究

李 李,钟 翔(11.59)

哲学研究

《周易》新解及其育人启示

黄书亭(3.60)

轨物范世:明清家训德育思想辨析

楚亚萍,刘红玲(3.71)

论中国家学对当代家庭文明建设的助推作用

韩文娟(3.76)

克服“劳动盲点”的力作:论福克斯《数字劳动与

卡尔·马克思》

周延云,石云燕(4.63)

经济与管理研究

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理论逻辑与制度框架

杨代福,程 曦(1.51)

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效率研究

胡笑梅,吴利琰(1.60)

近年来国内关于新经济研究的文献述评

任保平,豆渊博(4.55)

传统婚嫁观是否抑制了家庭消费升级?

——一个基于中国家庭的微观实证研究

刘振华,姚 宇(7.52)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的财务共享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雷若曦(7.61)

语言文学研究

王世懋研究述评

周慧敏(1.68)

《爱玛》女主人公的认知唯我主义与心智误读

冯 军(1.76)

北方宝卷语言文化研究刍论

曹 强(4.69)

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交响曲

——《无名的裘德》中的尼采式悲剧美学

戚曼玉(4.75)

唐文明的女性意识研究

——以唐朝诗歌文学为例

刘洪生(6.57)

和谐生命的奏曲

——老子《道德经》与梭罗《瓦尔登湖》

养生观比较

宁媛媛(6.65)

带不走的家乡与青瓦

——彭家河乡土散文集《瓦下听风》的创作特色

张叹凤,曹雪萌 (7.87)

乡村题材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收获

——评王旺山长篇小说《铁花》

任葆华(9.88)

《青木川》的动态空间叙事艺术

田 瑾,张 璐(10.60)

重读的位置与方式

——读王兵《枣树的姿态——鲁迅思想创作论》

王会青(10.68)

《科利奥兰纳斯》的两个伦理问题分析

杨康恩(12.75)

艺术研究

皮影过稿之美探微

王炳社(1.82)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喊麦音乐审美现象的反思

——以歌曲《惊雷》之争为例

刘 伟(1.88)

非遗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公共空间设计问题及对策

余彩霞,吕用印(4.80)

宋代山水画的笔墨演变

季澔然(4.87)

先秦两汉时期绘画隐喻论略

王俊杰,王炳社,石海彬(10.87)

法学研究

认罪认罚中的检法冲突及其析解

尹 伟(3.83)

司法责任制下法官惩戒制度与监察制度

衔接模式探析

刘沛宏,张博雯(7.69)

个人数据处理行为人的概念界定与划分问题

——基于欧盟范式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王 腾,汪金兰(7.77)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机理与路径创新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黄 硕(10.43)

“无讼”传统的法治学意蕴

殷 晨(10.51)

高等教育研究

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

黄冰凤,杨 源(2.8)

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班集体建设

朱芳转(2.14)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及其提升对策

程 敏,梁旭华,李 超,彭晓邦(5.16)

高校教师内在激励因素与任务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郝丹娜(5.22)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基于高等教育公共性法律保障机制

建设的维度

张 华,王立兵(6.7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的

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杨 攀,陶 磊,牛俊美(6.78)

考夫曼基金会对美国创业教育的贡献及启示

肖 辉(9.81)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价值基础与实施逻辑

王红梅(12.63)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

徐晓艳(12.69)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价值维度

张业振(2.21)

张载伦理思想及其对新时代思政课的启示

谢狂飞(2.2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

培养研究

种雪萍(2.33)

新时代大学生世界观教育的意蕴、困境与优化路径

——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

张骞文,周璐依(5.30)

高校思政课讲好精准脱贫故事学理逻辑

孙 磊(5.35)

误识与澄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有效提升

郭 超(8.8)

精准思政: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新理念

与新路径

王 毅,陈淑丽(8.15)

守正创新:列宁灌输论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发展运用

——基于《怎么办?》的解读

黄 馨(11.18)

问题域的转换:重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

朱唯星,陶 磊(11.24)

课程与教学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职业素养开发与训练课程效果

实证研究

李纯青,田 敏,刘 伟(2.39)

保加利亚学生常见汉语语篇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以索非亚大学汉语专业学生为例

吴 莉(2.45)

“互联网+思政课”有机立体化教学模式线上教学

实践探索

张 翮, 章 波(8.21)

PBGS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杨春丽(8.26)

从美育通向德育: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殷玲玲(11.32)

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专业课程“理虚实”一体化

模式构建

黄东梅,代 杨(11.38)

基础教育研究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对“互联网+教师培训”的历史性思考

李运福(5.41)

论儿童游戏空间的同辈文化生产与再生产

田力力,梁燕玲(5.49)

全媒体传播观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

胡 剑,胡 莹(8.32)

基于课堂教学公平的智慧教室设计

汪忠国,张 宝,刘珊珊(8.37)

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导力:内涵、核心要素

及提升策略

宋征莉,刘方林(11.46)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

日语形式动词研究述评

戴 丽(2.67)

汉语母语干涉视角下的日语翻译问题研究

田小凤(5.67)

功能解释下的并列结构“A and B”研究:回顾与展望

黄 均,李 莉(5.7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的翻译显化研究

周忠良(8.43)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企业形象研究

——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例

郝嘉亮(8.51)

国内多模态话语互动意义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中国知网2010—2019年的载文

统计分析

桑修月(8.60)

二语字幕影视中高复现率低频词族的效用分析

王怿旦,金 蕾,李 炅(11.64)

日语疫情话语的言据性研究

刘智俊(11.74)

新闻与传播研究

传媒经济视域下《中国电视报》的崛起与式微

马 俊(6.86)

高校学报特色化的认识误区与基本要求

贺 晴(8.81)

“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出版 “走出去”

马小侠(8.86)

跨媒介叙事理论下的博物馆类图书融合出版体系

王勇安,姚子悦(12.80)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信息素养提升

王 萍(12.85)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三维空间向量积与旋度算子的高维推广

林开亮,吴艳霞(2.74)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研究进展

王 凯,刘 宏,郭奉奇(2.80)

多尺度函数的平衡性与Armlet的研究

陈韫智,王 刚(2.89)

磁场山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晓娟(5.83)

基于樽海鞘算法的教育资源分配

张李玉,贺兴时,杨新社(5.88)

区间集非交换剩余格广义Fuzzy滤子的构造性刻画

乔希民,谢小军,罗俊丽,吴洪博(11.8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影音推荐系统研究

信晓艺(11.87)

(本刊编辑部 整理)

猜你喜欢
史记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