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稳工作中嵌入心理干预机制的思考
——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

2021-03-07 14:52:57
文化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机制心理

付 杨

一、心理干预的基本概念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根据社会意识主体的不同,社会心理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在地方维稳工作实践中,群体性的社会心理活动既表现为个体的利益诉求,又表现为个体间情绪的相互影响,或结成团体激化群体诉求,或相互攀比激化个性诉求。心理干预也称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步骤对被干预对象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包括健康促进、预防性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四个方面。

群体性心理干预主要针对的是群体性心理危机,即大多数彼此之间并无联系的社会成员都受到影响。在维稳工作实践中,这种群体性的心理恐慌主要来自突发性事件、重大决策出台、重大政策调整及生存境遇的重大改变。群体性心理干预从干预过程上划分,主要有四种形式:预防性干预、引导性干预、维护性干预和发展性干预。

二、维稳工作嵌入心理干预机制的重要意义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属于法治范畴,应当遵循基本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法制制度框架内解决问题。但现阶段我国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具体问题又是由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所形成的,调整、处理好利益关系才是维稳工作的治本之策。因此,除刚性法度之外,在维稳工作中嵌入社会心理干预机制对于化解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一)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社会心态”问题凸显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总体上看是好的、健康的,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价值取向积极向上,与此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也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焦虑心态浮现、弱势心理滋生、不公平感增强、社会“浮躁病”蔓延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其本质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社会治理水平滞后于人们心理预期的结果。因此,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和干预,这种心理危机就会不断扩大化,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引发恶性事件。

(二)社会心态对社会机制的运行有重要影响

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在个人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也影响着社会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变化。现阶段,由于人们司法观念的淡薄、法律知识的缺乏以及司法渠道的效率、效果及成本所限,信访成为反映诉求、解决纠纷的主渠道。如果对各类上访的心理变化作一个分析,会发现,大多数诉求是由经济问题引发,最后积聚成为心理积怨,这种积怨的直接诱因是对社会公平的失望,主要宣泄的目标是政府。因此,化解这些社会矛盾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社会进步的过程必然要付出社会成本,政府的责任就是尽量减少这种成本支出。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协调社会利益的分配,制定公共政策时多倾听民意,还要关注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是否畅通,群众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

(三)将心理干预嵌入维稳工作是重要的机制创新

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的抚顺,正在经历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转型期的阵痛必然伴生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如国企改革、社会保障转轨、城镇化进程中的拆迁征地等,历史存在的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积聚的社会稳定风险也自然在这一时期集中暴露出来。如何运用心理干预机制解决社会稳定风险的根源性问题,既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又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新的思路探索。

三、在维稳工作中嵌入心理干预机制的思考

目前,抚顺市把心理干预机制嵌入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还是初步的,特别是在实践应用上还只是个案的成功尝试。要建立起全市规范化的心理干预工作机制,把心理干预机制全面应用到各级党委、政府维护稳定工作当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加强重视,将心理干预纳入全市维稳工作体系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确立政府在心理干预中的主导地位,制定相关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二是维稳和信访部门要逐步设立心理干预研究和工作机构,逐步把心理干预纳入维稳和信访工作的基本内容中,真正从打开上访者心结上开展维稳和信访工作。三是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在纵向上,依托市域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和村(居)综治中心,搭建市、镇、村三级“树状”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体系;在横向上,在公、检、法、司、卫计等市域社会治理成员单位和公安派出所、镇卫生院、司法所等设立心理咨询室,分系统、分领域构建“模块化”心理服务平台,最大限度确保“全覆盖、无死角”。

(二)优化政策,促进社会心理咨询服务行业快速发展

一是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心理咨询的关注,将其纳入本地区“十四五”规划之中,适时出台鼓励和支持心理咨询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并开展社会心理服务项目,推动社会心理咨询行业迅速起步、发展。二是严格规范心理服务机构的日常运行,加快制定心理咨询行业统一的行业标准以及心理咨询行业从业人员的资质标准,加强对心理咨询机构的运行监管,推动心理咨询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建议将心理服务纳入全民医保统筹范围,为人们正确看待、认识、接受心理服务提供基础保障。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机制,鼓励高校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咨询社会实践服务。建立心理咨询人才信息库,统筹社会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定期到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

(三)丰富路径,提升社会心理干预化解社会矛盾的效能

一是整理收集信访人个人信息,建立信访人心理危机个人档案,划分危机干预等级,制定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办法和危机干预预案,实现动态化、跟踪式心理健康监测。二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单位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条件的单位可与行业协会联合设立驻企心理健康诊室,为企业职工开展相关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职工度过困境。定期为职工开展心理健康体检、注重特殊人群心理干预和风险评估,全力做好心理疏导、解压减负、科学引导等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协会等社会团体的职能作用,将心理干预纳入信访接待、群体性事件冲突工作机制,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参与政府维稳工作,促进信访矛盾及时化解。

(四)注重教育,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全市职业教育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科建设,在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增开应用心理学专业,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梯度培养体系。二是定期开展业务交流,鼓励协警、综治维稳等工作人员参加心理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心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将心理干预真正嵌入维稳工作实践。

(五)扩面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抚顺有着较好的精神文化资源,以雷锋精神为标志的“百姓雷锋”评选活动为社会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底蕴。维护社会稳定是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社会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媒体宣传才能更有力地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要把维稳心理干预作为社会矛盾预防的基本内容,通过地方主流媒体深入宣传传统文化影响,健全完善“宣传+疏导+干预”工作机制,推进依法治理、以德治理有机融合,筑牢社会心理安防屏。探索雷锋精神、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开展具有抚顺地方特色的公民道德教育,传承红色家风、厚植家国情怀,为抚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强大的社会思想文化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机制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