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地域文化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意义与路径研究

2021-03-07 13:57夏芳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义乌商贸文化

夏芳芳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 322000)

1 地域文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研究意义

义乌正在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特色的样板城市,义乌不仅需要在经济产业方面实现转型升级,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课题组立足义乌的文化建设,调研义乌现有特色文化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参考性建议。我们认为不断提高义乌地域文化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水平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1 可以不断提高义乌的营商环境,形成地方文化的品牌效应

改善人文环境对营商环境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文环境的改善又与地域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一个城市的文化要形成品牌效应必须首先提炼文化内涵和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有特征,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义乌是一座商贸名城,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义乌这座城市的商贸文化特色,竭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并非易事,需要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不断提炼与发展才能成功。义乌首先应巩固地域文化在本土的影响力,并不断提高地域文化在国际化传播中的吸引力[1]。

1.2 有利于增强义乌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义乌是一座移民城市,外来建设者人数远远超过了本地人口。这些外来建设者,不仅包括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国内移民,而且包括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人士。这些外来建设者和本地的居民参与了义乌这座城市的建设,能否吸引他们在当地安居乐业,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提高文化吸引力是一项重要措施,这也是义乌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 义乌地域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起源于《易经》中火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李霞等认为(2014)义乌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与沉淀,逐渐形成了以商贸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从文化探源上来看,其秉承了尚文好武的学术传统、尚武勇为的义乌兵精神和尚利进取的商埠文化。我们认为义乌作为一个外向度极高的城市,进出口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创造了奇迹。而支撑这座城市崛起与发展的就是以商贸文化为特色,其他民间文化为补充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文化内涵经过历史的,属于义乌地方文化的精髓[3]。具体来说,义乌地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2.1 “鸡毛换糖”的商贸文化

义乌位于浙中地区,义乌的土地比较贫瘠,人多地又少,所以改革开放前在整个浙江地区义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地方。村民便在农闲季节摇着“拨浪鼓”,用当地的特产红糖换了鸡毛来肥田。后来,货郎担里又添加了日用小商品。至此,义乌小商品交易的雏形开始形成。以“鸡毛换糖”为意象的商贸文化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这种开拓创新的文化深刻反映了义乌人积少成多、善于变通和务实肯干的精神。就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义乌人从贫穷走向富有,将小商品销售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2.2 尚武勇为的义乌兵精神

明嘉靖年间,骁勇善战的义乌兵跟随戚继光南下平定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又北上修长城,用他们的血与肉书写了赤胆忠心的家国情怀。虽然这些义乌兵都是农民出生,但是他们在戚继光的带领与训练下,成了一支勇敢团结、纪律严明的队伍。义乌兵的光荣事迹是对“刚正勇为” 的义乌精神的最好诠释,义乌兵精神也将再次引领后辈勇往直前,继续成为指引前行方向的灯塔。

2.3 “无私奉献”的红色文化

一百年前,当近代中国徘徊在十字路口之时,陈望道在义乌城西分水塘村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还参与发起组建中国共产党,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信仰的味道”。中共义乌阜亨酱园联络站的创始人赵平生先生,虽然为了革命事业三次被捕,却始终保持着革命气节,视死如归。正是共产党人这种无私奉献、为国为民的精神,才让中国人最终走上了幸福的道路。

2.4 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最深层次的文化,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在义乌,最富影响力的民俗文化有以火腿、红糖、南枣此三宝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抬阁跷、罗汉班、戚家军鸳鸯阵为代表的特殊技艺,还有以道情、小锣书为代表的曲艺文化等,这些民俗文化都是义乌地域文化的宝贵遗产,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3 义乌地域文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索与成效

据调查,目前义乌市总人口数破200 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2019年为159.5 万。到义乌采购的外籍商人每年达50 余万人次,大约有1.5 万名的外商常驻义乌。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义乌是一个外向型的城市,她的包容与开放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近年来,义乌市也在积极探索进行文化建设的各类路径,促进多元文化交融。目前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文化政策引领,努力打造义乌地域文化品牌。义乌市委、市政府通过出台一些保障政策,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决定》的文件,要求推进文化建设,通过系列措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把义乌作为国际文化交流高地进行建设,努力营造中外客商在义乌和谐共生、多元文化竞相交融的局面。义乌还研究出台了《义乌市多元文化共融发展实施意见》,各单位研究开展多元文化共融发展计划,重点打造了“我们的节日”文化品牌活动。节日文化是一种基本的民族文化,其中蕴含了深层次的地域风俗和习惯。义乌举办过很多中外联谊的节日活动,例如,中外友人迎新春联谊会、端午节赛龙舟等,让外国友人近距离体验传统中华文化,也增进了中外人民的交流。

第二,建设“丝路文化驿站”,促进多元文化交融。义乌作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可以通过建立丝路文化驿站,利用驿站的实际优势来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义乌这样的驿站目前已经有数十家,如涉外服务中心、鸡鸣山联合国社区等,未来预计可以再建二三十个多个同类文化驿站。其中的联合外国商会、文化协会等组织打造了数十个国际化特色文化品牌,如异国风情文化周、万国音乐节等,每年还组织举办国际马拉松与外国人足球赛等重大体育比赛。这些文化活动因能够满足中外民众的不同需求而深受欢迎,进一步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

第三,构建城镇村公共文化三级联动机制,不断推进文化建设。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村(居)一级单位与附近居民沟通更直接,也最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镇(街)与市一级的单位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起到统筹的作用。义乌构建了城镇村“三位一体”的文化建设体系,做到三级联动机制使得文化推广可以层层推进,营造了全领域建设、全区域提升的效果。

4 义乌地域文化本土化与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地域文化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义乌当地特色文化在本地区的推广与传承研究。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如果要得到发扬与传播,首先在该地区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传承机制。面对外来文化的蜂拥而至时要做到保持地域文化本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文化固本”。姜文振(2004)指出“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不可避免,这使得本土文化开始觉醒,通过有意识地加以资源整合来保存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地域文化的国际化指的是像义乌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不但需要提炼具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而且要积极推动本土文化的国际化发展[3]。据调研,我们认为义乌的地域文化在本地区传承与国际推广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4.1 地域文化记忆的某些承载空间缺失

据《义乌县志》记载,义乌县城始建于秦汉时期,当时没有城墙,主要以周边的山水为城防,当时的古城与周边的山水是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形成了“山水为防,七门之设”的城市空间格局。义乌县一直没有设城墙,这样正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明清时代,义乌县城共有7 座城门,城门成了当时内外交通的节点,显现出了当时商业贸易之繁荣景象。然而义乌县城的最后一座城门——朝阳门也于20世纪80年代被拆除,从此对于显现这座城市山水为防、商贸文化为特征的记忆空间载体已经全部消失,人们只能在历史图片等资料中寻找当年的空间特征。这种现状对于后人找寻祖先的足迹,了解这座城市的古韵是非常不利的。国内外的历史名城,都尽最大可能保存了古建筑、古街,让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有了有效的承载空间。

4.2 地域文化资源“活用”程度不高

义乌目前遗存的古建筑还有大约一千处,如明代建筑近百处,清代建筑500 余处。义乌历史上还涌现出一大批名人:文宗骆宾王、武宗宗泽、孝宗颜乌、商宗范蠡、医宗宗泽、禅宗傅大士,还有吴百朋、朱之锡、陈望道、冯雪峰、吴晗等。义乌还有六十余项民间手工技艺,这些都是宝贵的地域文化资源。但由于这些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又缺乏有效保护,有些文化资源面临不是在博物馆以静态方式存在,就是在岁月中湮灭的困境。这些地域文化资源缺乏系统规范的整体规划,无法形成规模化的整体效应。

4.3 地域文化在融媒体平台上的推广力度不够

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移动终端成了信息传输的重要端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经调研,义乌市的文化建设在移动融媒体上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目前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云”平台。

5 义乌地域文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路径

“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这12 字概括的义乌精神是义乌人创业和改革发展强大的精神源泉与肥沃的文化土壤。义乌凭借“国际小商品市场”这张名片而名扬天下,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同时,义乌是否可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着力打造以商贸文化为主导,以多元包容为特色的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4]。我们认为,义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5.1 提炼地域文化内涵,重塑文化特色空间

对于现存的传统文化特色遗址要重点保护,如西门街等具有义乌城市记忆感的场所应该重点营建,恢复记忆链接点,进行文化空间的新业态创建;对于文化地域深厚却无遗址留存区,应该根据历史资料,提炼文化内涵,重塑文化特色空间。义乌自古以来有着“山水为防”的古城生态体系,虽然此生态系统在城市建设中受到了影响,但是仍旧可以在城市规划构建时,融入地域传统文化元素,统筹城市规划与自然山水环境的恢复,在城市规划中融合传统文化符号,增强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5]。

5.2 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凸显商贸文化特色

深入挖掘义乌地域文化的优势资源,不断提炼地域文化元素,把这些文化资源编辑成地域文化读本或电子资源。不断梳理文化脉络,整合重组不同的文化亮点,制定整体保护的开发战略。例如,义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加以整合,打造红色经典文化之旅是不错的选择。也要不断“盘活”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等形式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活用”。义乌是商贸名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自然对义乌的商贸文化尤其感兴趣,要尽力通过科技等手段,将传统的商贸文化与新时代商贸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衔接,构筑人们对于义乌商贸文化的深入探源之路。

5.3 拓展文化传播平台,线上线下联动传承与传播

除了继续推进线下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融之外,还要运用融媒体等媒介资源,对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整合,全力发挥融媒体良好的传播、动员能力。如打造地域文化推介品牌,通过移动端的掌上融媒体直播等,推动地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还可以在线录制传统手工艺视频,通过竞赛或专业人士点评等方式,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在网上进行展播,增加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提高文化推广的地域半径[6]。

6 结语

在义乌生活的外国人,他们有着强烈的愿望了解义乌,特别是了解义乌成功的经验,这是义乌地域文化国际化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商贸文化是义乌的文化精髓与品牌,是支撑义乌成功崛起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历史上,义乌缺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是在历史的洗涤中,义乌逐渐开始形成特有的以“勤耕、勇为、诚信和包容”为特征商贸文化和精神。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文化传播途径等方式来传承与传播义乌地域文化,让经过历史锤炼的义乌地域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义乌商贸文化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义乌展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谁远谁近?
画像即墨商贸
浙江义乌: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