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中西方的设计历史在数千年的发展变化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在中国每个时代的设计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风格特色,尽管在本质上有着其内在的一贯性和接续性,然而在形式上却是以不断变化为基础特征的。因此,了解中国设计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发展的序列中去体悟。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没有中断,也就是说中国的设计发展延续了一条递次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国古典设计体系,其驱动力将中国优秀的文化意识形态以造物设计传递接续。
果戈里认为:“地理因素对人类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在做一切分析以前,一定要首先看看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因为生活方式,甚至民族特性往往取决于土地面貌,地理学能够解决很多历史学问题[1]。”
康德承认社会与自然间有因果关系,他认为各民族自然边界被分开,破坏这种边界就意味着破坏了一定规律的平衡。同样,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有联系,国家的位置,劳动产品、风俗、手工艺、商业和居民都与地理发生关系[2]。
地理学偏重于研究真实世界中赋予某地特征的各种现象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从属性质。说到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地理学首先指向就是黄土高原、黄河和中原,因为你所有看到和听到的信息都汇集到这个地区。
分子人类学研究证明,当下的现代人类起源于东非,大约在2 万年前由非洲迁徙到亚洲西部与东南部的人群渐次进入中国: 第一条由越南沿海岸线北上进入太湖流域,形成百越族人;第二条由缅甸北上经过云南、四川进入长江中上游地区,形成古羌族人;第三条由中国西部沿着渭河和黄河向东,来到今陕西东部和河南北部地区发展起栗作农业,后来又有人群陆续地加入进来,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古汉族人。五六千年前华夏族与古羌族出现矛盾,发生战争与融合,在此后的几千年里,华夏族终于发展壮大,形成了今天的汉族[3]。依据考古学研究成果,在5 000年前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几个文明的萌芽,西北的仰韶文化,东南的河姆渡文化和其后的良渚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华中的大溪文化。四千年前各地文化交流融合,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地理”一词源于希腊语,字面上的意思是记下或描写地球,其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人文要素。地理学家常把人们生活的所有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影响直接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特征解释为自然法则直接作用的结果[4]。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但是为什么是龙的传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的传人?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答案往往就在地理中。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地貌,昆仑山由西向东连接秦岭、太行山、燕山一直延伸到东部沿海,整体在地理地貌上显示出一条“龙”的形态,说明了古代人们很早就认清了中国的地貌状态,在当时没有卫星遥感技术的状态下,能够全面的推理出龙形地貌状态是很不可思议的。可见,人们以新的观点观察和理解世界,就有可能改变世界观。而利用地理表达方式,能帮助我们简化世界的复杂性并形成等级构造。
再说黄土高原与黄河,黄土高原的堆积大约开始于240 万年前,并且持续到现在。同时在175 万年前,原始黄河诞生,经过不断的地理气候变化,距今1 万年左右黄河自多石峡贯通抵达河源,现代黄河出现;同时长江也出现了,我们的中华文明同时开始孕育。
地理气候对我国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植被景观、农业和经济建设等物质层面,而且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等精神层面。例如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的出现就和一场大干旱有关。科学研究证实:在距今5 000年至4 000年间出现多次气候恶化现象,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游牧民族,南下寻找温暖和水草,与生活在此的马家窑晚期的马厂类型文化土著居民发生了冲突。于是两种文化的部族在甘肃陇中发生了碰撞,经过数百年的交流融合,创造了齐家文化[5]。
地球最后一次冰期大约在距今1.2 万年前结束,也宣告地球进入全新世。1976年有外国专家提出“大暖期”的概念来描述冰河期结束后地球的温度变化,范围界定在距今8 200年—3 300年。通过研究,我国的大暖期范围在距今8 500年—3 000年,全国各地都很温暖,季风降水几乎波及全国,植物生长空前茂盛,如青海湖和长白山地区都出现阔叶森林,华北平原遍布湖泊,北部沙漠也有植被生长。考古发掘的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盆地靠近底部的湖滩淤泥堆积中,发现有大象活动的足迹和人类使用石器肢解大象的遗迹(夏正楷2013)。研究证明中国近5 000年来的温度出现过多次暖寒交替,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影响[6]。
一是第一次暖寒交替。商朝就是借助大旱的气候变化推翻夏朝。整个商朝温暖湿润。进入周朝,温暖期也走到了尽头。西周是一个气候由暖转寒的时期,例如青铜器上的大象、犀牛纹饰造型流行于商末和西周前期,自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上的大象、犀牛纹饰造型逐渐消失。但是相比较今天不是寒冷,可以称为凉爽。
二是第二次暖寒交替。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中国的气候普遍转暖。西汉时,柑橘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桑树遍布今山东,竹子在今陕西渭水流域茂盛生长。喜热的漆树遍布西汉的大部分领土,这也是汉代漆器设计制作发达的一个条件。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二个寒冷期,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左右,冬季至少要低3°。南朝时的南京在覆舟山建有冰房,利用自然低温制冰,可见当时比现在冷。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阴山一带的牧场因低温干旱而逐渐退化,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羯、羌、氐等胡人被迫南下直取中原,这就是“五胡乱华”事件。中原人被逼无奈继续南下偏安东南,带动了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的发展。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徙,促进了文化交流和革新,也促进了艺术与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三是第三次暖寒交替。隋至唐中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连年的风调雨顺,使唐朝的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力增强。唐玄宗李隆基曾将四川的柑橘种植在宫中,结出的柑橘与四川的味道一样,说明在公元8—9 世纪时,西安的气候很温暖。晚唐至五代中期气候变得寒冷,同样出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情况。
四是第四次暖寒交替。五代末期至元前期,期间跨越了两宋时代,中国气候进入第四次温暖期,但湿度大不如以前温暖,大象的生存环境逐渐退到广东、云南地区。两宋相对温暖的气候再次促进了农业生产,让两宋的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奠定了人文与物质大发展的基础。
真正的寒冷期是从明成祖时代开始,跨越明、清两朝,近600年时间。也是中国封建帝制时代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设计意识已经存在,它持续了二三百万年,核心是使用和制作石器,但是设计行为还处在混沌的状态。史学界通常将设计的开端设置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大约发生在距今1.2 万年前。这里需要注意,它跟第四纪冰期的结束刚好重叠,这说明自然因素对人类设计文明的发生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前面已阐述。
第四纪冰期结束后,地球大陆上才开始出现大河现象,如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黄河、长江、印度河等。大河现象构成农业文明得以发生的自然基础。一般的历史常识很容易认为农业文明是人类智慧伸展的选择性产物,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什么?
生物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智力水平高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类大脑的额叶前皮层。这个皮层上面的神经元细胞,由于分化度过高,功能过高,于是它不得不把基础功能丢失部分,否则细胞的生物能量不足以维系细胞结构,这就导致大脑细胞出现两个严重缺陷[7]。
第一是没有再生能力。我们人身体上的细胞如果受到损伤,比如,表皮划伤,细胞会再生修补好伤口;骨头折了也会长好。可是大脑细胞一旦死亡,就不能再生,这就是为什么脑出血、脑血栓造成脑组织损伤后恢复很困难。
第二是因为脑细胞功能过强,只能使用葡萄糖(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代谢的来源。因为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 个碳,12 个氢,6 个氧构成,那么水分子是由2 个氢1 个氧构成,12 个氢加6 个氧相当于6 个水分子,再加上6 个碳,所以叫碳水化合物。
动物界的细胞都可以借助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三大物质能量获得代谢,可是人类脑细胞只能使用葡糖糖,丧失了对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获取能量的功能。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生物常识,就是人属于杂食动物,农业文明之前是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采集什么? 就是各类植物果实,因为果实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可是植物果实数量有限且不易储藏,人类经过漫长时间的采集选择,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自然界储量非常大的草籽上面。草籽虽小但存量很大,而且容易储存。那为什么是草籽?大家都了解,草籽实际是植物的种子,植物生长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草籽没办法光合作用,靠什么能量发芽? 就是靠包裹在胚芽外面的碳水化合物(淀粉)提供能量。人类发现了它,经过不断的优化栽培,如黍、粟、小麦、水稻、玉米等,人类获得了可靠的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农业文明因此而发生[8]。总之,农业文明的产生不是人类刻意选择的结果,是人类族群不断扩大的自然生存需求选择的必然规定性的产物,如果这样一个逻辑的构建成立,有关人类设计历史发生的事就很容易明白和理解了。
社会学也有学者称为人文学,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看似繁复庞杂,实则也有规律可循,那就是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符号、 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此时的中国古人已经认识到个人的身体行为,不完全是自己的,而是被社会塑造和改造的,在这一方面,中国古典设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教化职能(墨子·战国)。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一个个原始聚落不断和其他的聚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因为时间的久远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所以给祖先设计构建某种形象就是文明必须做的一件事。
祖先崇拜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传统社会的中国人,最高的人生目标就是“光宗耀祖”,最起码的社会义务则是“传宗接代”;而一旦犯了错误则“愧对列祖列宗”。那么,什么是“祖先”?祖先就是“最老的父亲”。祖的甲骨文就是男性生殖器的形状,类似的象征物全世界都有。祖,是父系制度和男权政治的象征。
按照古代传说,中国最古老的祖先是三皇五帝,他们之后中国才有了朝代,中华文明才初起。三皇的说法不一,至少有如下的组合方式: 天皇·地皇·泰皇,天皇·地皇·人皇,燧人·伏羲·神农,伏羲·神农·祝融,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神农·黄帝。当下普遍认为的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三皇时代处于约六千年到四千年前,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期,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时期。依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距今四千年前,已是父系氏族社会。
人类为了个体的生存被迫组成了群体,在一个大集体中相互交流是必然的结果。日常的交流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副作用是由群体最初的人与人平等,发展到出现了等级,产生了阶级,设计也由开始的普众化走向了等级化。中国的文明和文化从夏商周开始逐渐形成系统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及价值观,而真正形成期始于周代,因为周以小国之力用几十天就灭了商,得了天下之后,周统治者一直处于“忧患”之中,如何统治天下?如何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如何稳定社会等? 是周统治者所关心的重要事情,由此建构出了中国文化的等级系统——君权天授、封建秩序、礼乐宗法,延续后世千年。
易中天先生将中国历史分为3 个阶段: 秦统一中国以前是邦国时代,秦始皇到辛亥革命之前是帝制时代,以后是共和国时代[9]。
邦国时代,国家是封建制,政治是贵族制,统治阶级是领主。天子是分封的各诸侯国的领主,诸侯是自己分封地域的领主,大夫是自己家(采邑)的领主,士只对自己口粮的那块农田行驶领主权力。天子、诸侯、大夫都享有独立的统治管理权力,这些权力全都在家族内部世袭,他们共同构成了贵族阶级。
帝制时代,国家是中央集权,政治是皇权制,统治阶级是官员。皇帝高高在上,代表国家的统一和主权,通过任命各级官员来行使皇帝的治理权力。官员与皇帝永远是对立的统一,因为由官员集团来治理国家,也只能在皇权政治的框架下来进行。同样,中央政务也要由官员集团来执行,地方行政也要由地方官去代理,皇帝无法包办一切。天高皇帝远,帝王对许多具体事务也鞭长莫及,这就给官员集团的权力寻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以儒生为代表的官员集团,总是希望分得更多的权力,即使利益驱动,也是理想使然,因此矛盾和腐败应运而生,官僚地主阶级出现。皇权与官僚地主之争贯穿帝制始终,并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政权更替。
主流的文化往往呈现规则的秩序,主流是一种广泛被散布的思想,了解与支持这种想法的群众,人数上占多数,被称为主流派。主流想法形成的文化称为主流文化。儒释道这三者之间的论争和交流构成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主流,继而影响了艺术与设计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领域[10]。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其创始人是孔子,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后世统称为“孔孟之道”。儒文化经过孔儒(克己复礼、封建制度、以德治国);孟儒(人性善论);荀儒(人性恶论);董儒(外儒内法);朱儒(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一路流变,对艺术与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浸透和影响。
佛教文化,是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之一,起源于印度。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些时期甚至风头还在儒家之上,经过本土汉化后称为“释”,其审美意识在中国古典设计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涉及衣食住行用造物设计的所有方面,大到建筑庙宇,小到生活用品,各种设计都有佛教文化的深刻烙印。
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儒家文化构成了互补。道家学说主要分三大流派:老子的“无为”(静虚、含蓄、顺应),庄子的“逍遥”(超越、无限、博大)和玄学的“率性”(个性的张扬)。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化现象,可以说从中华文明的最初始的记载开始,道家思想就成了华夏民族思想的主体。它不仅一直伴随着所有社会的始终,而且渗透到文化的各个方面,这种精神体现在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的设计作品里。
亚文化也称非主流文化,是指从母文化(主流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新兴文化,也就是小众文化。亚文化多数是由团体流传出来的,借由团体的认同和共享,使得这些亚文化也像共同的主流文化一样被流传出来,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们不单单只受到主流文化的价值和规范,也从人们所生活的团体里受到许多亚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亚文化主要有:
阴阳五行文化,中国古代关于“五行”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一书中:“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作甘。”在春秋战国时代,产生了阴阳五行学派,来解释历史和文化问题,其代表人物是邹衍。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代关于城市规划、 建筑选址、阳宅、阴宅等营建的一门学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各种流派,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独特探索。“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郭璞所做的《葬经》,其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风水本是古代相地术的两大要素,它的核心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
数字文化,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情结,比如“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事不过三”等。数字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载者,通过数字的内涵与外延,可以知悉古代先贤智者为我们留下的思维模式、 哲学思想、宗教理念等宝贵的精神遗产。例如:“零”表示无极、“1”表示太极、“2”表示阴阳、“3”表示三才、“4”表示四象、“5”表示五行、“6”表示六合、“7”表示七星、“8”表示八卦、“9”表示九宫。这些数字寓意在中国古典设计中随处可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尤其当两种以上的文化接触时,相互吸引、融合以至被淹没的现象都是可能发生的。这样的先例在世界不少民族中也曾有过。但中国虽曾经过多次的入侵,也吸收过不少输入的文化成分,而其文化的主体却始终能得以保持,并一直延续于当代,这不能不说与中国内在规定性驱动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是古老的、深邃的、伟大的,它的特点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但由于视角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互异,各自的把握也不尽一致。该文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从各种学科文化因素的组合关系入手,来揭示中国古典设计驱动力的内涵特征,证明中国古典设计历史的演进存在系统的客观接续,从而构建出中国古典设计历史必然性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