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三维阐释

2021-03-07 10:37
武陵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作

王 斌

(湖南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他针对人民健康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价值、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阐释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有利于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同时为开展人民健康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一、价值维度:本质、目的和作用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价值向度是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的根本指引,包含人民健康的本质论、目的论和作用论。

(一)人民健康的本质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人民健康就是全体人民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是人自身全面发展、人与人和平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好状态。习近平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化了对健康的认识。第一,健康是人赖以生存的生物学基础,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康的身体。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健康发展,没有了健康,一切价值将是无源之水,一切发展也是无本之木。习近平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2]。第二,健康优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秉承“以人民健康为根本”[2]。习近平深刻把握健康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指出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2]。第三,“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习近平指出:“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3]只有人民的健康得到充分保障,经济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第四,人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准。“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4]。健康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国家全面小康的基本保障。习近平关于健康的重要论述深化了我们对健康本质的认识。

(二)人民健康的目的

人民健康的目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人民健康就是吃饱穿暖,保障身体的强健,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5]。改革开放以后,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人民对健康的诉求发展为提高生命预期值,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预期值是人类健康的一个最直接的指标,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已由1957年的5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6],反映了人民健康事业的巨大进步。现在,除了身体健康以外,人民也关注心理健康,人民健康拓展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全面健康。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人民不仅是要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更重要的是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新时代人民健康的最终目的,因为我们要构建的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7],它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3]。

(三)人民健康的作用

人民健康的作用是人民健康工作的价值指向。从人民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是人民健康工作的主导者,各级各类健康保障组织和全体人民都是健康工作的价值主体。从人民健康工作中人与人的关系来看,政府和各级各类健康保障实施机构是主体,人民是客体。从价值论的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健康的重要论述具有多重价值指向。第一,从政治价值指向来看,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3]。国家发展本质上是人民的发展,而人民的发展首先是健康的发展。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8],集中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关怀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取向。第二,从经济价值指向来看,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9]。人民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立足人的健康生活推动医疗、养生和养老等相关产业群的健康经济,是一条可持续增长的发展路径。所以,习近平提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0],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从文化价值指向来看,无健康则无幸福,健康是幸福的起点。人民健康就是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3]。第四,从社会价值指向来看,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3]。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从本质上说,健康中国建设也是保障民生福祉之策,同样关乎社会和谐安定。“人人享有康复服务”[3]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第五,从生态价值指向来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才能带来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民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才能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论维度:依据、原则和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理论要旨是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的逻辑起点,具体包括人民健康工作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一)人民健康工作的理论依据

第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类健康的理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态伦理,特别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的中医理论,对维护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首先,“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内经》有云:“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认为人与自然交融相合,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其次,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孟子提出“仁民爱物”的命题,张载则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念,为维护人类的健康提出了中国理念。再次,我国在长久的积累中逐步形成了中医养生理论,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特别是“治未病”思想,即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为维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类健康的理念成为习近平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重要理论来源。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健康工作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健康的理论是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的理论渊源。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67这里直接点明了健康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生命健康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在马克思看来,卫生工作是促进人的健康的重要内容,卫生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保护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及劳动力本身”[12]。列宁非常重视卫生健康工作,针对当时疾病流行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问题,他严厉地指出:“或者是虱子战胜社会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战胜虱子。”[13]369因此,他十分赞同尼亚谢马什柯提出的“保护劳动人民的健康是劳动人民自己的事业”的口号,要求多角度保障人民健康,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同时要求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为身心不健康的未成年人成立医疗教育机关的工作”[14],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以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健康工作的理论为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理论提供了源头活水。

第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人民健康工作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非常关心人民健康问题。毛泽东不但非常注重自身的锻炼,倡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更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早在1941年他就为延安中国医科大学第四期毕业生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毛泽东的人民健康思想集中体现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具体包括:一是倡导“健康第一”理念,注重人民健康意识的养成,反复强调“健康第一”[15]。二是强调预防为主,主张人民健康重在预防,提出“一分预防胜于十分治疗”[16]的观点。三是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以赤脚医生为标志的农村合作医疗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四是倡导中西医结合,提出了“团结中西医”的工作原则。邓小平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他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辞中提出“要不断改善工人的饮食条件和卫生条件”[17]。邓小平认为卫生工作关系各民族身心健康,在他的亲切关怀下,1991年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提出以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江泽民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卫生健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健康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提出要树立“大卫生”观念[18]。胡锦涛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19]。以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人民卫生健康思想为习近平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人民健康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习近平心中装着人民,始终为了人民,怀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把握时代脉搏,回应人民期待,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1]67。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习近平在大年初一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作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每一个患者的重大决定,充分体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健康工作原则。

第二,坚持共建共享原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人民健康事关千家万户,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必须坚持共建共享。习近平指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3],为人民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共建共享密不可分,共建是手段,共享是目的,以共建保共享,以共享促共建。我国要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健康保障体系和多层次的合作医疗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同时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坚持大卫生、大健康原则。大卫生、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性理念,它追求的不是单一的身体健康,而是包括身心、社会、环境等多维度的健康。同时,人民的健康理念也要随着疾病谱、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再执着于既往的陈旧理念,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3]。我们要从侧重个人健康卫生拓展到重视环境综合治理,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防治,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爱国卫生运动,为人民健康提供保障。

第四,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3]。现代社会生活的快捷化,人口迁徙的大规模化,疾病传播的快速化,都要求人民健康工作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发挥制度优势,从靠医疗卫生服务“小处方”向靠社会整体联动“大处方”迈进。在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就发挥了关键作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政客只顾自己的政治利益而罔顾人民利益,采取“群体免疫”“鸵鸟政策”等操作,放任疫情肆虐,不仅给本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还给全球抗疫带来严重影响。事实证明,只有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才能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人民健康工作的基本规律

第一,把握人的生命周期规律。生命存在一个从出生到成长、衰老到死亡的周期性规律。在不同的生命阶段,身体状态和免疫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健康工作的重心也要根据人的不同阶段进行适当调整,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遵循生命周期规律,建立覆盖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制度,力争“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3]。在生命的起点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生命的中期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生命的晚期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实现健康老龄化[20]。

第二,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当前,环境、食品、卫生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慢性病、传染病、职业病等多重疾病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非典”、H1N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突发性传染病更是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维护人民安全,也是一个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越早、越多地掌握疾病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搞清楚病源从哪里来、向哪里去”[21],尽早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同时进行科技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1]。

第三,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应该保持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3]391。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把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作为民生发展的优先选项,以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政治勇气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明确提出“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1],进一步强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人类顺应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促进人民的健康。

三、实践维度:主体、方法和评价

人民健康的本质是实践的,从实践路径来看,保障人民健康,必须确定人民健康工作“谁来开展”“怎么开展”“成效如何”的问题,即明确实践主体、实践方式和评价机制。

(一)人民健康工作的实践主体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健康工作的领导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后来影响世界的“阿拉木图宣言”就是据此形成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灭绝了天花,70年代实施了“523”计划,萃取抗疟药青蒿素抑制疟疾传播,80年代消灭了麻风病,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1997年取得抗击禽流感H5N1的胜利,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2009年取得抗击禽流感H1N1的胜利。2013年“大气十条”出台,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2017年《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审议通过,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发布。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3]391明确了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由此可见,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3],党始终是人民健康工作的领导主体。

第二,各级党委政府、卫生健康部门是人民健康工作的实施主体。维护人民健康是各级党委政府、卫生健康部门的职责和使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它“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22]。药品安全是人民健康的第一要务,其中疫苗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疫苗安全与否关系民心向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2018年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爆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确保药品安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2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习近平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2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要求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1]67,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三,全体人民是人民健康工作的参与主体。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中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健康。习近平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需要全体人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广泛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24]。

(二)人民健康工作的实践方法

第一,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3]。基层是基础,也是健康中国的落脚点。只有基层的健康得到了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打通最后一公里,畅通健康工作的毛细血管,就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13]391。要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特别是新农合改革,加大农村定向订单免费医学生培养力度,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要破除思想藩篱和体制机制壁垒,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问题,“全面取消以药养医”[13]391。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有机衔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第二,以健康中国建设为抓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人民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3]。2016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确保人民健康做出了制度性安排。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健康中国建设制定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健康中国战略”成为人民健康工作的主要抓手。

第三,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中医认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习近平指出,做好人民健康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治未病”体系和方法,为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在指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强调“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25],“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11]67。在维护人民健康上,中西和西医都在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中医讲究整体施治,西医讲究精准分析,二者各有优势。中西医结合在对SARS和禽流感的防治和治疗中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维护人民健康,中西医二者不可偏废。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

(三)人民健康工作的评价机制

第一,建立人民健康工作评价的主体责任体系。人民健康工作事关人民根本利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医疗卫生机构、人民群众“三位一体”的主体责任,落实党委政府政治责任、机构服务责任、个人养成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3]压实主体责任,才可确保工作实效。

第二,形成分层分类的人民健康工作综合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人民健康工作的助推器,中国具有独特的国情,实行分层分类考核,更有利于分类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3]。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颁布,为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科学考核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民健康工作评价评估机制。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工作的量化和细化,也更能切合实际,使人民健康工作落地生根。首先要充分评估人民健康工作目标的科学合理性,其次是要评估人民健康工作方式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最后还要充分评估人民健康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要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3]。

第四,夯实及时有效的人民健康工作评价反馈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是确保人民健康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首先是实施评价过程的互动式反馈,实现健康工作的动态推进。其次是采取评价结果的多维度反馈,充分发挥人民健康工作的多重效能。最后是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反馈,结果运用是促进评价工作持续优化的必然步骤。为压实主体责任,保障人民健康工作的质量,就要将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作为各省(区、市)、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26]。

结 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把人民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在抗疫过程中,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作用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挥。总体而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是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的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不工作,爽飞了?
工作至死何所用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