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歆月,白敏,吴坤莹,任祖昀,李慧,梁诗晨,师洁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崇左 532200)
康复治疗是现代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发达国家现在已经具备成熟的康复治疗手段,由于我们国家康复治疗专业起步较晚,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康复治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牵扯到基本的医学常识,康复仪器的操作与使用,身体状况评定分析和康复手段的实际手法操作,中医的针灸和心理学的引导等,因此职业本科学校康复治疗专业教学的配备应该以实际生活中病人的身体状况作为参考,结合先进的医疗手段和医疗设备,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近年随着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的频发,很多人患有重大疾病或者遭受过严重的意外伤害,尽管现代医学不断发展,重大疾病或者因为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性的损害,甚至有的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所以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来改善或者恢复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使患者更好的生活,减轻家庭负担[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逐渐呈现老龄化人口增加的趋势,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一些基础性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血管堵塞,甚至出现半身不遂等情况,还有部分老年人容易患上老年痴呆,这时就需要康复治疗来进行恢复,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实行多年,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直接关系到很多家庭的基本生活状况,通过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2]。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受教育观念逐渐增强,高校教育逐渐大众化,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或者学生综合能力不强,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而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健康观念越来越强,因此对于康复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职业本科院校注重学生技能与知识的双重培养,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型的人才,提高高校就业率[3]。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体育产业的崛起,采用多种措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外一些国家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模式逐渐引入我国市场,如NBA、世界杯等,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常规体育项目也得到了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契机,近年大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广场舞、太极拳等多种健身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因为在体育锻炼或者体育项目培训中若是不注意要领,人们受伤的机会就会大幅增加,因此应该根据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来开展康复治疗专业[4]。
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职业院校每年向国家输送大批技能型人才,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个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职业院校应该继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高职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是结合社会需求与院校本身特色进行的选择,有助于完善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院校资源,增加对生源的吸引力,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康复治疗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医者仁心,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了解基础的临床医学、药理学、康复治疗学、中医推拿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康复治疗仪器的基本操作手法,熟练使用康复治疗器械,掌握患者身体评价目标,掌握国家基本医学政策的法律和法规,具备对重要医学文献进行检索的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注重个人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高度的爱国情操,成为集知识、技能、道德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需要的康复治疗人员[5]。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中既包括基础文化课教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还需要包括专业课理论教师,如药理学、临床医学、中药学等理论课程,同时还应该包括指导康复仪器基本操作的教师,传授学生基本的康复治疗手段和手法的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教师,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师等。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知识素养或者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求学需求,能够将学校的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联系起来,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情操,把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传达给学生,从而促进职业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培养和技能培养[6]。
职业本科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应该具备多媒体教室,由于职业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学习课程开设比较多,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在进行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室的音频、视频等功能,提高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室的视频播放功能播放康复治疗专业的一些康复治疗仪器操作视频或者康复治疗操作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学习,了解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从而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康复治疗的方法一般有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法,还包括一些常规的中医治疗手法,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康复情况进行等级评定,以便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了解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完善治疗措施,因此康复治疗实验室应该具备先进的治疗仪器、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减重步态训练器、语言障碍诊疗仪、平衡障碍诊疗仪,以及针灸用的一些铜人等。实验室的设置和配备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康复治疗的实际需要和医学发展的科技成果,注重学生实际的康复治疗操作技能,通过仿真化的场景,让学生掌握康复仪器的操作步骤、操作细节、注意事项等多项内容,从而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操作基础。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操作,防止损坏一些基本的仪器,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康复治疗的操作手法,帮助学生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防止学生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操作失误,对病人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应该不断丰富理论基础知识,不断创新观念,从而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该对课本之外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扩大知识面,把我国的康复治疗与发达国家的康复治疗进行比较,从而分析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因此学校应该设立现代化的图书馆来开拓学生的眼界,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进行一些文献的搜索,了解康复治疗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了解一些先进的康复治疗手段和治疗技术,从而拥有专业的前沿视角,更好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己在专业领域强化和深造的决心,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康复治疗中的许多项目需要耗费较多的体力,如进行一些肢体康复训练或者进行中医的推拿等,这就需要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体魄,因此学校应该设立相应的体育场所,增加相应的体育设施,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臂力或者体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辅助患者进行规范训练,如修建校园篮球场或者乒乓球室等。学生通过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这是学生进行康复治疗工作的前提。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力,强化学生的体能,保证学生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力度,在辅助患者进行强度较大的康复训练时具有充沛的体力,增加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
职业本科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因此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场所,学校可以通过与残联机构或者社会福利院、医院、社区等签订协议的方式,为提供学生实训的场所,让学生在对人体进行实际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咨询教师或者翻阅资料及时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负责任、细致的工作态度,才能更真实和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从而利用所学知识为患者进行服务[7]。
高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应该创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同时发布一些招聘康复治疗专业的就业信息,对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明确就业方向,与医院或者社区进行对接,了解他们的招聘要求,从而选定合适的学生进行实习,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另外,还可以组织校园招聘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鼓励其积极创业,从而增加学生就业机率。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有意向进行深造的学生,帮助学生联系相关院校,满足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的意愿,帮助有出国意向地学生积极咨询出国事宜。学校应建立帮扶机制,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
计算机是现代教学的基础科目,所以职业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应该开展相应的计算机教学,建设计算机机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为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现代化的办公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医院基本上都可以采用电脑预约挂号或者通过计算机联网做到患者内部信息共享,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可以促进医院内部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对患者的基本治疗信息有全方位的了解,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完善的康复治疗方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学死亡率逐渐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人们对于康复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而职业本科院校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重培养,因此在培养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职业本科院校开展康复治疗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需求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注重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康复治疗教学提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同时根据学校情况建设一些体育场所,增加体育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结合学生的毕业需求提供就业服务中心,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康复治疗人才,增加高校就业率,更好地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