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民族认同感调查报告

2021-03-07 10:34张琼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图腾传统节日少数民族

张琼

(温州理工学院,浙江温州 325006)

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什么样的民族观,已经成为考察其思想现状的重要维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新时代民族观教育,掌握当前大学生对各个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乃至民族认同的状况,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为此目的,课题组设计问卷、展开调研、整理数据,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1 调查目的

该次调查的第一个目的是尽可能客观地描述大学生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认知状况。第二个目的则是要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在东西方文明相互汇通、现代和传统彼此交织的文化状态下,大学生在个体、民族、国家之间进行价值判断的基本趋势。

2 调查方式与调查对象

该次调查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将问卷以链接和二维码的方式向学生发放,同时在后台回收和分析数据。共回收有效问卷2 030 份。在性别方面,女生占64.73%,男生占35.27%。在年级分布方面,大一新生占16.40%,大二学生占41.28%,大三学生占17.39%,大四学生占11.97%,研究生及以上占12.96%。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自2009年开始,普通本专科中女生所占比重已经首次超过男生,并且这一趋势日渐明显[1]。网上的资料也显示,2018年高校在校生中女生的比例往往都在60.00%~70.00%左右[2]。所以,此次问卷中反映的男女比例,基本符合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考察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的有效样本。在年级比例中,大二学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也与大二学生已经熟悉校园生活、时间安排较为宽松、较为配合各种调查问卷的基本趋势相互印证。

3 调查内容

针对调查的目的,我们在设计问卷时主要设计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针对客观现实进行提问,目的在于获取个体对民族的语言、节日、图腾、禁忌的认知状况。第二部分针对主要的价值和态度进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内在的感知、情绪和思维习惯。

4 调查结果

针对回收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两点比较有依据的调查结论:首先是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由于逐渐受到现代生活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出现了减弱的趋势。其次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认同,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成为主流。

4.1 少数民族的语言传承状态并不乐观

就地域关系看,有20.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0.84%的大学生属于少数民族成员。但是有15.76%的学生“完全不会”本民族的语言,有4.93%的学生“只会一点点”本民族的语言。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周围环境中,“基本都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只占比4.43%;“有人会说,但是数量很少”的情况占比60.10%,“完全没有人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则占比35.47%。继续考察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生活中用不到”,选择此项的学生比例高达87.64%。而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它是“学校的必选科目”(占比64.73%)。

语言是个体与世界产生关联的重要中介,民族观念的起源与民族语言的发展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彼得·伯克和本尼迪克·安德森都认为民族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并且进一步认为在这个“想象的共同体”逐步建构的过程中,语言带有让不同个体彼此凝聚的力量。有学者考察英国民族的形成过程,认为“英国民族观念的起源与英语语言的发展紧密相关”,并认为正是语言的广泛使用和普及推动了共同体内部的融合和统一[3]。

当一个民族的语言在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减少,就可以推测民族这一“想象的共同体”的魅力正在衰减。而大学生群体,因为其年龄的独特分布,兼有民族语言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两种身份。从当前数据反馈的情况看,他们对于本民族语言的继承缺乏内在的主动兴趣,又缺少让语言获得实际应用的客观条件。整体上来说,少数民族的语言传承情况并不乐观。

4.2 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程度不高

在有关传统节日的调查中,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一种值得深思的态度。首先,高达52.22%的学生表示在节日中会选择“过自己喜欢的节日”。虽然在这些节日中传统节日的数量要多于西方节日,但是他们选择参与的标准已经逐渐从宏大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抽离,开始转向个体的感知和情绪。与此同时,有高达37.93%的学生表示,对于所过的节日是传统的还是西方的,他们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更有1.48%的学生表示“不过任何节日”。这说明传统节日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减弱,节日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在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中有被忽视的可能。

在有关采用何种方式参与本民族传统节日的问题中,有74.38%的学生选择“参加节日传统活动”,但是仅有52.71%的学生表示在参与的过程中对传统节日“非常感兴趣”,有44.83%的学生表示其态度仅仅是“不排斥参与”。以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例,参与度最高的3 个传统节日是“中秋”“除夕”和“元宵”,分别有95.07%、94.58%和93.6%选择了 “了解且参与”的选项。但是对于“清明”“重阳”两个传统节日,学生“了解且参与”的比例则锐减到71.43%和57.64%,对于“中元”节,这个比例就下降到了48.28%。

在有关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问题中,以少数民族学生在调查样本中占比10.84%为参照对象,“泼水节”和“火把节”的认知和参与程度最高,占比分别达到14.29%和9.85%,可见也有其他民族学生参与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至于其他的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如“查干萨仁”“古尔邦节”“圣纪节”“添仓节”“沐浴节”“雪顿节”“望果节”“花炮节”“刀杆节”“抹黑节”,选择“完全不知道”的学生占比都在60.00%和70.00%之间。“开斋节”情况稍好,31.53%的学生表示“听过但是不了解”,24.63%的学生表示自己“有一些了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西方节日“圣诞节”,学生们却表示出了较高的熟悉程度和参与程度:只有5.42%的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这个节日,有77.83%的学生表示自己“了解”这一节日,更有高达57.14%的学生表示自己 “了解且参与”这个节日。“复活节”和“万圣节”的情况较为类似,主动参与的人数占比虽然不高 (分别为18.72%和25.12%),但是分别有高达60.59%和61.58%的学生表示自己“了解”它们。

如果说语言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纽带,那么传统节日承载了这种纽带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展示和巩固的过程。共同的节日以及在节日中带有仪式性的活动,不仅加强了“想象共同体”中的彼此认同,还能让个体的认同从抽象走入具体,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对于民族的凝聚力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体对民族与传统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全球化作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随之带来的东西方文明的彼此交流和相互激荡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从数据反馈的情况看,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和西方文明两种力量的冲击下,有被淡化的趋势。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中并没有得到较为理想的传承。

4.3 民族信仰中图腾和禁忌的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略显不足

在与图腾和禁忌相关的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表示出了一种科学、反思和批判的态度。相对于本民族的图腾而言,43.84%的大学生认为 “它们只是一些文化符号,并没有任何超越性的力量”;更有1.48%的大学生认为图腾“只是一些普通事物,是愚昧落后的产物”;有27.59%的大学生认可它们是“信仰的对象”,但是同时对它们是否带有超越性的力量持怀疑态度;只有27.09%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崇拜图腾,并遵守与之相关的各种禁忌”。在与本民族相关的禁忌问题上,如不吃某些食物、在特定的时间不做某事等,66.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能够自觉遵守”;与此同时有18.23%的大学生认为在没有他人在场,“别人都不知道的时候,可以尝试打破一下”;更有15.27%的大学生认为,“时代已经变了”,这些规矩已经“没有必要遵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其他民族图腾和禁忌的相关问题上,很多大学生却保持了尊重。只有极少占比大学生(0.99%)认为它们“只是一些普通事物,是愚昧落后的产物”;47.29%的大学生承认它们“作为信仰的对象,可能带有超越性的力量”;而有51.72%的大学生认为它们“是一些文化符号,并没有任何超越性的力量”。对于其他民族的禁忌,高达92.6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尊重他人的习惯和选择”,并表示会“主动规避与民族禁忌相悖的行为”,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占比5.42%)认为“时代已经变了,没有必要遵守原有的规矩”,认为应该不顾禁忌,“按照统一的标准行事”;更有一些人(占比1.97%)会“劝说他人尝试打破禁忌”。

图腾作为族裔信仰的对象,承载着原始人类对超越性力量的向往;禁忌也以一种否定命令的形式维系着族裔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以神秘性为特色的民间信仰体系。这一信仰体系不仅能够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影响民族作为一种“想象共同体”的象征模式和构造模式。对图腾和禁忌的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个体对民族的认同程度。虽然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禁忌大体上能够彼此尊重,但是这种尊重更深层的原因,与其说是对神秘力量的畏惧,不如说是对不同个体在行为方式上具有差异性的认可。

4.4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正在逐步扩大

调查结果显示,100.00%的大学生选择他们的日常语言是汉语。100.00%的大学生认为“当我们说到中华民族时,指代的是中国所有民族的总体”。100.00% 的大学生认为,我们要实现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的是“所有民族的全部复兴”。99.10%的大学生认为,“龙”“可以被用于象征整个中华民族”。98.73%的大学生认为汉族的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中秋”等,已经成为全国各民族共同拥有的节日。虽然有21.43%的大学生认为各民族之间会因为各种问题产生冲突,但是有高达93.60%的大学生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将成为主流趋势”。

中华民族是一个融多元为一体的民族,“五十多个民族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4]。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国56 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5]。从数据反馈的情况看,民族的融合趋势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了普遍认可,这也成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民族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4.5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在有关学习传统文化的问题中,89.26%的大学生表示“有兴趣并且愿意”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占比46.80%的学生表示“兴趣浓厚,非常愿意学习”。除此之外,有9.85%的大学生表示虽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也愿意学习”。总体来说,大学生有非常强烈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动机和意愿。从调查反馈的数据看,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和方式也非常多样,其中,网络、传媒的力量不容忽视。大学生群体中选择“习俗流传,长辈的口耳相传”的学生占比高达89.66%,选择“大众传媒”的学生占比74.38%,选择“学校教育”的学生占比67.00%,选择“书本报刊”的学生占比56.65%,选择“实地参观,考察浏览”的学生占比24.14%。

在当前民族认同面对何种难题的问题中,70.94%的大学生认为“外国文化的冲击”影响了民族认同的形成;67.98%的大学生认为“商业化”的冲击是使民族文化的魅力逐渐衰落的原因;62.56%的大学生认为,民族认同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个体足够的重视,是因为“个体缺乏时间和精力关注此类问题”;60.10%的大学生认为民族认同遇到的难题在于“传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还有51.2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不够重视”也影响了民族认同的形成。在有关当前民族认同状态的问题中,47.29%的大学生认可“现代社会对个体的重视使得民族认同的难度有所增加”,另有40.39%的大学生认为“商业化大潮对少数民族的认同形成了冲击”,更有25.12%的大学生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中,民族认同已经不再重要”。

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当前民族认同所遇到的难题,其实已经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于民族认同在当前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尚未有明确感触。当然,从少数民族学生在此次调查中的占比来看,数据更能反映汉族学生的思想状态。但是民族问题从来就不单单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问题,而是涉及汉族群体对少数民族群体的态度、方式和方法的问题。如果汉族的学生对民族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民族之间建构尊重、团结、和谐、友好的关系将面临很大困难,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图腾传统节日少数民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