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底数精准、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物资储备智能网的分析和建议

2021-03-07 06:22谢志虎刘哲浩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9期
关键词:储备物资应急

◆谢志虎 刘哲浩

建设“底数精准、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物资储备智能网的分析和建议

◆谢志虎 刘哲浩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本文紧紧把握国家政策和物资储备十四五规划方向,从信息化顶层设计、物资储备四种存储模式、八个应用平台搭建、三类标准建立几个方面立体化阐述建设“底数精准、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的思路和建议,从而为当前国家物资储备新要求提供参考。

物资储备;标准体系;动态响应;应急事件

1 引言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长期以来,应急物资仓库管理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库容不足、设备老化、信息化落后等问题,不具备大规模存储、管理、调配应急物资的条件。另外,物资储备行业对于储备物资品种分类并没有统一标准,无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准确掌握应急物资存储信息。在疫情防控期间,更是暴露了应急物资储备缺乏有效信息化支撑的短板。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一个先进的、智能化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有效支撑物资储备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实现“底数精准、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管理目标,已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应急物资储备的信息化建设,尤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匹配应急事件的动态响应能力,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夯实信息化顶层设计

一个承载横向对接、纵向贯通的综合应用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首先要满足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结合,保证在面对实际业务的变化中,系统设计能轻量级适应,技术架构的选型、基础组件的定义、功能结构的布局、系统层级结构的划分、扩展接口的匹配设置等,从而满足业务平台的基准运转和扩展。应急物资储备平台的顶层设计要严格遵守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和“互联网+监管”的各项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国家平台、省平台、储备库点三级之间的数据贯通,又要科学兼容与应急管理业务的横向协同。因此,建议顶层设计采用“一云、一网、二平台、五应用”的逻辑架构。基于一朵政务云实现跨层级、跨域、跨系统;基于一张监管网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闭环监管;构建顶层监管与库点监管相互驱动的两个平台,实现上下贯通;打造物资储备监控、行业行政管理、数据交换应用、数字智能仓储、应急指挥调度五大应用,夯实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扩展性。

3 合理布局多维存储模式

第一,实物储备。基于行业发展需要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需求,大力提升实物储备能力,根据储备物资名录及规模定位,提升政府掌握的多级全品类物资仓储基地,应对较大风险挑战的能力,确保第一时间“拿得出”“跟得上”。第二,协议储备。有效配比协议储备,重点安排市场化较高、技术发展更新快,并非重大急需的物资实施协议储备,按照各地应急事件情况,分等级、分情况提升协议储备范围,科学提升协议储备占比,与政府的实物储备形成双向依托。第三,社会与企业责任储备。加大宣传,倡导社会储备与企业责任储备成为主流,引导社会群体聚焦公共安全,发挥产业引导优势,以社会责任带动民生沉淀,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巨大潜能,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物资储备,形成物资形态的第三种力量。第四,军民融合通用储备。稳妥推动军民融合通用储备,充分利用政府各级物资仓储设施和企业设施,推动救灾物资和重要领域物资军民联合存储,多方位满足地方政府急需和部队需求。支持军队和企业储备轮换互动,合理安排生产周期较长、有一定军民通用性、保障任务先期动用较多的物资,由企业负责储存和轮换更新。基于上述四种存储方式,阶梯搭配,相互支撑,形成多维共振的科学存储体系。

4 线性搭建立体化平台

物资储备信息化平台建设须满足从国家到省市县的线性监管要求,根据物资储备管理部门组织结构与物资储备的特点,可分为国家级监管平台、省级监管平台、储备库点软件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企业信用监督平台、物资轨迹追溯平台、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应急物资调度平台。

(1)国家级监管平台

国家级监管平台作为全国物资储备监管与调度的中心,应具备组织实施战略物资储备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监测国际国内战略物资供求变化并具备预测预警能力,从而辅助宏观调控。国家平台依赖于省级监管平台上报数据,进行汇总,完成物资储备网络全覆盖,实现对全国物资数量、质量、位置等信息的总览,实现对物资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为重大决策进行数据支撑。完成与其他部委系统进行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应急等业务的协同调度。

(2)省级监管平台

依托于当地政府政务云建设,建议采用一级部署、多级应用的模式,由省物资储备管理部门统一搭建全省监管云平台,各地市和区县不再重复建设。这样不仅可满足省级物资监管部门对全省物资的统一监管要求,亦可满足数据标准的一致性和及时性。由省级平台统一接入管辖范围内直属库与代储库仓储信息,对其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监督管理,做到种类、数量、质量、定点、定位,构建全省物资储备数据“一张图”,实现“摸清底数、心中有数”的建设目标。

(3)储备库点软件平台

根据物资储备“品类杂”“存放散”“频率低”“作业急”“响应难”等业务特点建设库点软件,系统需满足入库作业灵活、出库作业快速、在库管理精准、定位导引可视、安全预警及时、统计报表多维等需求。系统在设计上着重对储备物资的入库过程、仓储保管、出库过程等数据进行收集管理并汇总展示。其中包括出入库管理、移动巡仓、视频监控、预警、使用追溯、汇总统计等,在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设备上实现物资储备的信息化管理,进而全面提升物资储备过程中储备库业务人员的决策与监管能力。

(4)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由于物资储备监管部门与发展改革、国资、税务、市场监管、交通、应急、卫生、公安等其他部门系统之间成为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资源信息纵强横弱、条块分割,成了当前迫切要求信息整合与共享的主要原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成为政务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的一种有效手段。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建立信息资源整合机制,规范数据采集口径、采集方式,规范数据的服务方式,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整合与交换机制,为物资储备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做数据支撑。实现数据管理、组织、共享、服务和应用模式的升级转变,对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物资储备信息化发展起到重要意义。

(5)企业信用监督平台

为了有效控制及规避物资储备风险,需要实现对物资储备产业链上企业(包括生产、运输、仓储等企业)资信和舆情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地方相关系统和商业舆情数据,搭建物资企业信用监督平台。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生成信用档案,包括信用等级、信用评分、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信息、违法失信信息,并完善物资企业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与发展改革、税务、市场监管等监管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支撑联合惩戒与执法。

(6)物资轨迹追溯平台

采集物资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信息,将涉及企业纳入监管范围,对物资种类、数量、流向等信息进行查询,实现正向可跟踪、逆向可追溯。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危险物资全生命周期数据上链、存证,可根据物资编号查询危险物资生产企业、承运单位、仓储单位、使用单位等信息。实现生产、运输、收购、交付、出入库、仓储、使用等环节风险管理,对异常情况进行一眼定位。引入GIS技术,实现物资种类、数量信息的定点定位,利用历史轨迹追溯最小单元物资的来源与流向。

(7)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通过汇聚物资储备库点软件平台、企业信用监督平台、物资轨迹追溯平台等平台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从物资生产、收购到调配、使用的全过程,物资品种、数量、质量、安全情况、作业情况、管理制度、安全隐患等风险预警。并通过监测国际国内物资供求变化与趋势,基于风险识别、预测等算法模型,提高安全风险分析识别能力,加强对重点物资、重点环节、重要指标的监测预警,提升物资储备防风险能力。

(8)应急物资调度平台

建立“集中储备、按需调配”的供应模式和实时响应的调度机制,形成全国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枢纽。围绕数据整合、监测预警、指挥救援等业务建设应急物资调度平台,上通国家局、下联各省市县,构建物资应急调度“一张图”。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联通、内部完整、外部通畅的应急物资管理新格局,打造全市应急物资的“智慧大脑”,实现应急物资管理一盘棋,上传下达、横向贯通、高效联动、精准决策。

5 配套三类规范标准

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设需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树立“一盘棋”思想,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整体提升科学化、体系化和标准化水平,防止出现“烟囱系统”,杜绝“信息孤岛”现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进行三类标准提炼是平台健康运转的保障。

(1)数据目录及数据项标准

建立一套数据目录及数据项标准。确保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根据物资的分类、属性进行数据目录的编制,确保覆盖物资储备体系内全数据资源,并针对资源目录制定各数据项标准,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延性、兼容性和综合实用性原则,支撑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设。

(2)接口规范及交换标准

为了完成数据的对接与交换,在定义数据目录和数据项标准的基础上,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接口规范与交换标准,作为数据对接与共享的基本规则。根据不同的对接对象分为四类。第一,省级平台与国家级平台对接。主要包含物资数量、质量、位置、预警等信息,为国家级平台进行宏观调控与分析决策提供支撑。第二,储备库软件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主要包含数量、质量、作业、预警等信息,为物资监督管理部门对仓储作业情况进行监管与决策做支撑。第三,省级平台与企业对接。与供应链生产、运输、使用等企业系统接口对接,获取产企业基本信息、发货、收货、物流、库存等信息,作为物资轨迹追溯平台的基础数据支撑。第四,与其他部门系统对接。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其他部门进行数据交换,为应急、追溯或其他监管业务做数据支撑。

(3)数据传输及安全加密标准

考虑到物资储备数据的属性,合理地进行规划与设计数据传输及安全加密标准是一项重要任务。数据传输路径包括互联网与电子政务外网。坚持使用国产自研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信息网络安全构建系统。国家级平台与省级平台传输数据可采用互联网+VPN的方式进行,无法使用VPN的场景涉密数据涉及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必须采用加密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非涉密平台须满足等保三级要求,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防护水平,基于国密算法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和权限控制。

[1]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统筹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2020-01-15].http://www.lswz.gov.cn/html/zcfb/2020-01/15/content_248536.shtml.

[2]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2021-01-20].http://www.lswz.gov.cn/html/zcfb/2021-01/20/content_263973.shtml.

猜你喜欢
储备物资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被偷的救援物资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