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皓
裸聊直播APP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实行敲诈勒索的问题研究
◆严皓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公安信息技术与情报学院 湖北 438300)
新时代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直播的迅速走红,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由此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直播产业飞速发展。裸聊直播则是夹杂在直播行业中的犯罪现象,各种诈骗甚至敲诈勒索问题逐渐蔓延。我国对于网络诈骗的相关法律在逐渐完善,但对于裸聊直播问题却没有较为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过程中对于网络裸聊的处理方式也各有差异。基于这种现状,本文论证分析如何从根源上定性裸聊直播行为的法律性质,重点着手裸聊直播APP后台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来进行诈骗和敲诈勒索的现象,从源头上解决裸聊直播的恶性刑事案件的多发问题。
网络犯罪;裸聊直播;侦查
目前,裸聊现象早已由最初的电脑上一对一的方式转变成以直播形式为主的一对多方式,不光犯罪方式发生转变,犯罪工具也更新到如今人手一部手机里处处可见的APP上,这些APP伪装成网络上流行的直播APP,每天同样保持合法的直播行为,但在这些直播间里,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房间号里,就会出现违法的裸聊直播,这些才是犯罪集团的主要获利来源,也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
犯罪集团的主要手法如下:首先利用招收进来的女性主播,通过有组织的循循利诱的话术等方式,诱使观看直播的用户进行裸聊,并且进行录像,与此同时,该裸聊直播APP于后台非法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以通讯录等包含用户社会关系为主。在收集到相关信息后,就会将裸聊过程中录好的视频发送到受害人手机,通过威胁要将视频发送给受害人亲友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敲诈勒索,致使受害人的财产和精神受到损害,更恶劣者甚至会对受害人重复实施犯罪,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直至受害人无力支付财物或者公安机关抓获犯罪集团为止。这一现象影响极其恶劣,对现有的直播行业和裸聊行为的相关法律也提出了挑战,对社会的稳定也产生了冲击。
对于现有的裸聊直播现象,虽然在国家净网行动和公安机关的大力打击之下,已经难以形成扩散之势,但隐藏在直播行业中的违法犯罪APP依然层出不穷,不断改头换面,重复实施犯罪,依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公安机关难以将这一现象一网打尽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公安机关在打击这种裸聊犯罪集团时,通常将某一个或某几个APP的开发和运营人员进行抓捕定罪,然后依法封停该APP的运营。如2019年8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对何志彬等人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案,该案中,犯罪集团在境外威逼利诱女性进行裸聊诱骗受害人,以视频录像等方式敲诈勒索受害人,整个过程涉及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罪,整个现象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流程,产生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在于这个犯罪集团,难点则在于破坏这个产业链。整个产业链中,线下以欺骗等方式招收社会人员作为主要裸聊实施人,线下非法组织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线上APP非法收集用户手机隐私信息,以敲诈勒索为主的犯罪行为,这些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对这个体系的使用者进行处理,即抓捕使用这个体系的犯罪嫌疑人,只能打击到一块较小的区域,并不能根治整个现象,只要利润巨大,这个体系依然会不断地涌出犯罪现象。
(2)对于网络裸聊的法律定性不够完善。刑法学界对于网络裸聊的行为有差别,有持无罪说,认为裸聊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不涉及利益则不违法;有持聚众淫乱说,但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一条规定,聚众淫乱罪里要求存在客观的实体肢体接触,而网络裸聊直播并没有这种客观接触,属于虚拟直播;有持组织淫秽表演罪,这种学说已有现有案例对其进行处理,但总体来说,并未涉及全面,在犯罪集团实施敲诈勒索后,这一行为性质就发生了改变;还有持传播淫秽物品罪,然而网络直播通常情况下犯罪重点并不在于传播淫秽物品进行获利,其获取个人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的社会危害性更甚。
在明确裸聊直播APP的犯罪手法和侦查难点之后,针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现象,以破坏通过裸聊获取信息的产业链为主,打击网络诈骗,提出从根源性破坏整个体系的侦查方法。
对于网络诈骗,敲诈勒索,公安机关通常接到多地多起报案后,如这些案件的涉案APP均来自同一服务器,通常也会并案侦查。但对于侦查过程来说,依然是从产业链的最末端,即受害人的手机上开始着手,侦查过程冗长,涉及人数众多,并且由于网络直播的特性,涉案范围极大。对于侦查结果来说,往往是着重于侦破这一个案件,打击这一个犯罪集团,仅仅清除了这种产业链顶端的某一个非法获利者,对这种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只起到阻碍作用,没有产生毁灭性打击,这也是导致裸聊直播层出不穷的一类原因。据此,侦查思维应当随着网络直播的发展进行转变。
(1)APP分析
APP加壳技术的逐渐更新,各种加壳手段日益完善,数据加密技术百花齐放,不管是Windows平天下的PE,还是现在的Android平台下的APK,有着不同形式的加壳手段,脱壳难度由于发展时间较长而变得困难。但基于实施敲诈勒索的犯罪集团视角来看,非法获利是其主要目的,因此,对于实施犯罪的APP的加壳手段并不高明,掌握简单的脱壳方法,就可以寻找到这些APP的二进制文件语法信息,进而找出它们的用户表现特点,以此来将侦查和防范范围缩小,进行精准打击或者精准防范。
(2)破坏产业链
通常来说,利用网络裸聊直播非法获利和窃取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敲诈勒索都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从最底层的受害人开始,上层向下层提供服务,下层反馈信息或者输送财物。而裸聊直播现象最大的危害性是犯罪集团在不满足于直播获利之后实施的诈骗或者敲诈勒索行为,并非涉黄直播行为。因此,打击重点应该从打击裸聊直播转变到打击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上来。通过有效分析各类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APP,来针对性地打击帮助实现这一环节的罪犯,在技术上,即这个产业链的中间进行打击和管控。
网络直播由于直播行业的特性,必然要从用户端返回用户有关信息,裸聊直播窃取到的用户个人信息通过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端的过程就是侦查重点,主要围绕在对APP上。
使用脱壳分析方法,对已经加壳的APP进行分析,找到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模块,分析其功能,获得其提取手机上用户隐私信息的接口。这些APP通常在用户安装时就会自动在后台获取手机相关权限,并不经过用户的同意,技术人员在侦查这类APP时提取固定好这些模块,为之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定提供证据。着重在于通过侦查手段找出提供这些违规制作APP里这些模块的犯罪人员。
(1)转变思维,实现针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手段的技术突破
在确立重点打击裸聊直播实施诈骗和敲诈勒索的思维之后,加强对整个犯罪集团,整个利益链的重视,提高对直播行业中女主播的招收和培训门槛,打击使用非法手段利诱或者胁迫女主播进行裸聊直播的现象,最重要的是重视打击非法获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没有获取到用户的信息,就无法进行诈骗和敲诈勒索,产业链就不复存在,产业链的上层就不会开发制作这类APP来实施犯罪。网络裸聊直播以网络直播平台为载体进行,有别于其他APP的侦查取证,裸聊直播APP留存的视频数据量较小,需要从传统的电子数据侦查取证思维转变到提高针对获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技术上来,紧跟APP的技术进步速度,以及直播行业的发展步伐,从技术上同步甚至领先犯罪集团。
(2)加紧对裸聊问题的法律定性
无论是一对一的裸聊还是一对多的裸聊直播,想要从根源上杜绝这一现象,就必须加紧对这一问题的法律定性,解决裸聊直播的罪名适用问题。其次,目前更多的是重视第三方获取信息权限,虽然APP数据的隐私安全已经得到了明显重视,但除去第三方违法获取数据行为,应该重视APP本身在规定范围内获取数据的范围。
(3)加强网络运营者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在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上,网络运营者需要对获取或者出售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更加注重,有责任配合政府的相关规定,预防这些信息交易,建立相应的风险规避系统,落实等级保护,认识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性,积极采取领先的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并且对没有履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义务,并且多次未改正的网络运营者给予惩罚。
(4)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引导群众积极向上的思想,在道德层面上加强约束裸聊行为,尤其是对未成年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公安机关和学校单位应提高宣传裸聊危害性和严重性的教育工作频率,将这一行为的法律性质深入人心。在道德发挥力量的同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人们了解到裸聊直播的法律问题、法律后果,有效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预防受骗或者遭受勒索。
[1]冉植权.APP非法获取其用户数据的刑法适用研究[J].西部学刊,2020(24):110-112.
[2]芦阳.论网络裸聊问题的法律定性[J].法制博览,2020(06):184-185.
[3]吴烨.网络运营者对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职责[J].法制博览,2021(08):169-170.
[4]何清林,王丽宏,罗冰,等.大规模物联网恶意样本分析与分类方法[J/OL].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11[2021-05-17].https://doi.org/10.13700/j.bh.1001-5965.2020.0401.
[5]王伟兵,秦浩.论网络抓包与分析技术在网络犯罪侦查中的应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02):74-78.
[6]徐凯燕.网络电信诈骗案件侦查的困境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