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军
严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日益发展壮大的显著政治优势和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组织保证。纵观党的百年建设史,我们党从1921年建立之初仅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到2021年初已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并能始终保持团结统一、集中领导和长期执政,一个重要法宝便是始终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形成了坚固的凝聚力、强大的领导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1](P131)。建党百年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最终赢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和成就,靠的就是党的铁的纪律作为其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基础,用铁的纪律凝聚党的组织力量,统一全党的意志和行动,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和团结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华诞之际,回望党的纪律建设百年探索历程,科学提炼、总结党的纪律建设的百年成就和经验,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为政党政治主张、政治立场、政治权威和政治利益的集中体现,党的纪律是维系政党命运共同体的必要保证,是维护政党坚实稳固的先决条件。从政党治理现代化角度看,党的纪律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底线,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现代化政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实现长期执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对实现全党高度统一和坚固团结以保持强大集中领导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严明党的纪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质和显著标识,而且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源泉和关键所在,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首先,党的纪律建设是优化政党治理的必然要求。党的纪律作为政党内部的基本行为规范和根本准则,是维护政党权威、凝聚政党力量和维持政党团结以增强政党战斗力和生命力的组织保证。它是由政党所在社会的物质生活状况和阶级属性决定的政治意志,是维护政党团结统一、集中领导、增强政党创造活力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从政党治理现代化角度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任何一个现代化政党都需要认真面对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因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保持政党集中意志和统一行动的战斗武器,是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1](P133)。
从国际政党的治理来看,现代政党都有明确的纪律规定和要求,均要求必须拥护本党的政治观念、政治主张、政治政策和政治利益。所以,现代化政党都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始终把它作为推进政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和关键举措,作为维护政党团结统一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武器。如果一个政党没有严明的党纪,或没有严明党的纪律的制度化措施,该党就会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的组织力、战斗力和生命力;长此以往,政党就会土崩瓦解,最终走向分崩离析和亡党亡国的命运。苏联共产党的分裂和瓦解就是一个典型教训。20世纪90年代,苏共从解体前团结统一、具有坚强战斗力、集中领导核心的先进政党演变为一个分崩离析并最终解散的政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苏共党内长期存在着放弃党的民主集中制、允许党员发表与党的决议的不同意见、放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忽视党纪的严峻现象,导致苏共党内思想混乱、组织混乱并最终倒塌。可以说,失去了党的纪律和党纪的规范约束,就失去了政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失去了政党本身。
其次,党的纪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的本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发展史上,以严明党的纪律作为建党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原则始终被放在重要地位;重视并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成为增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性、权威性和先进性的体现,更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和关键。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未曾有专门阐述和研究党的纪律建设的著作或篇章,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和系统的党的纪律建设理论,但是,有关党的纪律建设的相关论述早已散见于他们的经典著作篇章之中,且已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建设思想。
早在1859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纪律,并把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认识提高到无产阶级政党能否集中统一领导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战略高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严明党的组织纪律,把无产阶级政党锻造成集中统一的坚固组织。若没有党的组织纪律,无产阶级政党就会是“一个早期基督徒那样的畏缩胆怯的而又阿谀奉承的组织”[2](P447)。这样的组织是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是没有战斗力的。而没有战斗力的组织是无法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便将一事无成。
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建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建设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阶段。1906年,列宁在《同立宪民主党化的社会民主党人的斗争和党的纪律》一文中便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概念内涵。在列宁看来,“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也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同时,列宁特别强调从严执纪,同一切党内违法乱纪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政治斗争,“在遇到违反纪律、恢复或进行派别活动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党内一切处分办法,直到开除出党”[3](P472),并提出通过纪律教育、纪律监督等治理措施加强纪律建设,以保证党的团结统一。
最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成长、发展和壮大并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赢得伟大事业成功的力量所在。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审议中国共产党廉政准则、党纪处分条例修订稿时的讲话指出:“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4](P9)
建党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并取得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是一支以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新型政党。以铁的纪律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和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强调严明党的纪律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对制定党的纪律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对党的纪律规范作出了初步规定。如1922年7月,党的二大专门设置了“纪律”章节,对党的纪律的规范内容、纪律检查机构、纪律处分等作了奠基性的规定。1945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的修订的党章,专门对“四个服从”的纪律规定作了说明,使“四个服从”的纪律规范以党章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实现了全党意志和行动的高度一致,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和集中领导。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草案第二次修正稿)》等纪律建设文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党的纪律建设的党内法规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恢复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优化党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等对纪律建设进行完善发展。1985年3月,邓小平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讲话中强调,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共产党员不仅要有理想信念,而且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始终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进入新时代以来,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将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凸显党的纪律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作为政治组织,“一切政党都具有自己的组织纪律性”[5](P82)。讲纪律讲规矩,注重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致力于建立一个组织严密、领导集中和团结统一的新型政党,是优化政党治理的必然要求。与世界上众多政党相比,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纪律建设方面更为突出,不仅把严明党的纪律提到了决定无产阶级伟大事业成败的战略高度,而且把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称为“铁的纪律”,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范,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否则便会受到党的纪律的严格惩处。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始终贯穿着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奋斗历程。
“任何一个政党要完成自身的使命,都必须加强自身建设”[6](P46)。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和推翻本国敌对势力的压迫实现从新中国成立的站起来、改革开放的富起来到新时代的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决心不断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的百年党建史。从历时性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是一个经历了艰辛探索、曲折前进、完善发展和全面加强的百年演进历程。现在我们回望党的纪律建设的探索历程,总结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民主革命时期对党的纪律建设的艰辛探索。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8年历史实践中,我们党历经风雨沧桑,经过不懈奋斗,最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其主要原因就是靠中国共产党铁的纪律的保证。正如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时说的,我们党有许多宝贵的革命经验,并最集中地表现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7](P1480)。
自成立以来,为了建设成纪律严明的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艰辛探索和尝试。早在建党前夕的1920年7月,蔡和森和毛泽东就在“共产党之重要讨论”的信中,对即将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铁的纪律”的入党条件。1921年7月,党的一大对党员的身份、党组织的确认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1922年7月,党的二大进一步阐明了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和党员纪律的各项规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会议上,在通过修订的党章之“党的纪律”章节中提出“严格的遵守党纪为所有党员及各级党部之最高责任”[8](P305),并强调对违反纪律的党员进行严厉处罚,凸显了党纪的极端重要性。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9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从制度上规定了党的纪律,先后制定和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从制度上规定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及党的委员会产生、工作任务以及必须遵循的纪律原则,这对党的纪律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修订的党章,把纪律作为党的组织基础写入总纲,强调“严格地遵守党纪和无条件地执行决议”等[9](P58)。这些纪律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对党员的纪律要求和党的各级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也是党的纪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其次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曲折前进。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到1976年10月将近30年的时间,是我们党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随着我们党从革命到执政这个历史方位的转换,党的纪律建设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具有了新的历史特征。
一是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纪律。1950年夏秋冬三季,为了统一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在全党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整党整风运动,提出了整治“破坏党与人民政府的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甚且有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颓废、犯法乱纪等极端严重现象”[10](P187)。通过这次整风运动,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纪律意识,增强了党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和执行。二是建立健全一系列党的纪律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强化党纪的刚性约束,我们党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党的纪律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如1949年11月颁布《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1952年2月颁布《关于加强纪律检查工作的指示》、1955年3月颁布《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1963年1月颁布《党的监察工作人员守则草案》等,由此形成一系列比较严密的纪律制度,为这一时期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严肃处理党内违反纪律的行为。1951年年底到1952年10月,我们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公开处决了刘青山、张子善,整顿了党的纪律,教育和挽救了一大批党员干部。为进一步严肃处理党内违反纪律的行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处理党内违反纪律的文件。1962年12月,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关于严肃处理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等错误和反对特殊化行为的意见》提出,“一切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破坏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的行为,都是党的纪律不能容许的”“必须给予纪律处分”[11](P979),纠正了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行为。
当然,在这一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过一些曲折,留下一些经验教训。这说明,党的纪律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项长期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第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完善发展。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和深远意义的胜利大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程。在这一历史阶段,党的纪律建设进入了新的历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大力完善党的法规制度。1980年2月党的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每个党员要把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作为自己言论和行动的准则”[12](P523),使党的纪律建设程序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党的纪律建设质量。二是在制度监督方面不断加强党的纪检监督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党的纪律监督体系。1987年7月中央纪委又发出《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强调党内纪律监督的任务;1997年2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重申和建立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党内纪律监督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时期,针对“十年内乱”中党的纪律意识淡薄、党的纪律被践踏等纪律松弛的严重情况,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党的机关和党员干部“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13](P360),强调把党的纪律教育贯穿于改革开放历史时期,以保证改革开放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2004年9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工作报告指出,“开展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14](P252),督促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养成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习惯。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优化党的纪检干部队伍。为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培养优秀的纪检干部队伍,1983年3月中央纪委发出《关于健全党的纪律检查系统加强纪检队伍建设的暂行规定》,就党的各级纪律检査机构的设置、任务和职责范围、委员名额和机关编制、干部配备和管理原则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度责任担当的自我革命精神,毫不动摇地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并把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作为推进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关键举措和治本之策,开启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的新阶段。
一方面是重申并强调了党的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1](P764)新时代,作为已经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需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党的领导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长期执政就会变质。所以,管党治党,纪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4](P28)。因为政治纪律是党的最根本的纪律,体现的是党员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政治保证。
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纪律建设的具体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完备党内法律规范体系以筑牢纪律建设的制度笼子,党中央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近百部党内法规,如2015年10月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7年1月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2019年1月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此外,党的十八大以后,更进一步强化了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习近平总书记将纪委的职责概括为“监督执纪问责”,提出“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15](P186)。在党的十九大修改并通过的党章中,也首次对监督执纪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各级纪委严格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走过了风风雨雨和艰难险阻的不平凡历程,历经领导中国革命28年、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9年、领导中国改革开放43年。在这百年的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光辉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历经风雨沧桑、千锤百炼、砥砺前行,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组织发展到如今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并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赢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和不平凡成就,靠的就是严格的纪律和规矩作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建党百年以来,“作为一个始终承载着促进国家统一、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文明复兴等重大历史使命的现代政党”[6](P37),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强调党的纪律建设,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党的建设更加突出位置,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16](P18),第一次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将其写入新修正的党章,凸显了党的纪律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刻总结党的纪律建设之百年经验,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要始终把政治纪律摆在党的纪律建设的首要位置。政治纪律是最根本的纪律,是党保持强大战斗力的政治根基。建党百年来,始终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5年4月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就对党员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严格地遵守党纪,积极参加党内的政治生活和国内的革命运动”[17](P119),并提出党员要与党内党外一切忽视党的纪律、损害党的利益、破坏党的团结等现象进行坚决的政治斗争。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3月毛泽东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中提出,“全党都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18](P284)。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要从政治纪律方面考察党员干部标准,其中一条就是强调拥护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把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维护党中央的政治权威当作重要任务来抓。他多次强调:“党的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1](P131)。全体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必须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具体来说,一是要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念。政治信念是人们对一种政治观念深信不疑的态度,是激励人们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的精神支柱。只有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要严肃党内的政治生活。当前,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需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严格执纪问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式创新。三是要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的政治文化作为“以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为最高价值诉求”的文化样态[19](P5),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它一方面能继续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不断锤炼和养成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党性的政治品格,另一方面更能传承和吸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营造党内良好的政治纪律氛围。
其次,把强化监督执纪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关键举措。监督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政治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是保证政治权力得以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上,我们党十分重视党内纪律监督的作用。早在中央苏区时期,1933年8月我们党就提出,“为要防止党内有违反党章破坏党纪不遵守党的决议及官僚腐化等情弊发生……成立各省县监察委员会”[20](P340)。各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是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和从严监督执纪的决心,维持并正确执行中国共产党铁的纪律,保证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3月中共中央在继承民主革命时期监督执纪基础上,提出成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以制裁执政初期党内违法乱纪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为重新恢复党内监督机构,严肃党内监督纪律,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建立和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和人民监督制度”[21](P432)。
当前,针对党内监督缺失、监督不严、监督不力、监督无效等现象,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完善和加强监督检查执纪,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创新和强化党的纪律监督制度建设。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党内纪律监督体系。党的纪律监督是一个涵盖多方面内容的、完整的、全面的监督系统,是一个涉及面广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推进党的纪律建设过程中需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党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建立纪委对同级党委和下级党组织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党员之间的互相监督等监督体系。同时完善纪律监督体系的法律条例,保证党的纪律监督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确保党的纪律监督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拓宽纪律监督渠道。加强和完善党的纪律监督,需要进一步整合纪律监督资源,需要发挥好党内党外、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监督,让“各方面监督要严起来、实起来”[4](P65)。为此,在新时代强化监督执纪,需要不断推动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党外监督等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发挥监督合力作用,特别是要注重党内监督的社会化,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注重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推进党的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
再次,要加强纪律教育以夯实党的纪律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中国共产党作为纪律严明的政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党员进行党的纪律教育,并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便把加强纪律教育作为纪律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进一步指出,要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搞好党的纪律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的纪律观,从而养成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习惯。他说:“纪律教育,不但在养成一般党员服从纪律的良好作风上,是必要的”“为此原故,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该根据上述那些基本原则,给全党尤其是新党员以必要的纪律教育”[22](P652)。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十分强调通过提高党员干部理论修养来加强纪律教育,提出要组织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1964年2月中共中央就做出了关于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毛泽东思想的批示,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增强纪律修养。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通过加强党的纪律教育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纪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养成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习惯。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坚持以党章作为党的纪律教育的基本内容。党章是党员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纪律教育最基本、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习近平在许多重要场合和会议上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加强党章教育学习,不断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第二,加大党的纪律教育力度。严格的纪律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纪律意识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基础。加大党的纪律教育,能够不断完善和深化党的各项纪律教育内容,帮助党员增强纪律观念,提升纪律教育成效。同时,加大纪律教育力度也需要以党内法规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严明党的纪律教育,使党员干部都能懂法纪和讲规矩,“要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4](P89),通过加强法规建设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范党员干部的纪律行为。第三,创新党的纪律教育方式。党的纪律教育方式是党的纪律教育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加强党的纪律教育方式上既需要继续抓好传统的教育方式,又更加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党的纪律教育的新方式,积极探索党的纪律教育的新载体、新形式和新方法,增强新时期党的纪律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再者,坚决把惩治腐败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保证。腐败和违法乱纪是使人切齿痛恨的,其实质是权力的异化和公共权力的滥用。严厉惩治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和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把如何防止党员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作为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1926年8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制定了第一份反腐败文件,即《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指出“贪污的行为”“务须不容情的洗刷出党”[23](P282-28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至1952年我们党在党内开展了“三反”“五反”的惩治腐败违纪运动,通过审理和严厉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等腐败违纪案件,清除了党和政府机关的违纪腐化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大批党员干部,纯洁了党和政府机关。改革开放初期,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邓小平深感党内腐败的弊端,提出“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13](P332),坚决惩治党员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把打击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和遵纪守法实践,提高了党的纪律建设的质量。一方面要以“零容忍”态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新时代推进从严治党,“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1](P135),坚决“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存在”[4](P81)。另一方面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进入新时代以来,为推动依法依规开展巡视工作,更好地发挥巡视利剑的作用,党中央办公厅先后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等巡视的规范条例,推动了巡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在巡视工作中,巡视组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认真履行巡视职责,坚持公正的原则,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巡视的反馈工作,为党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最后,完善党内法规为党的纪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党内法规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党的纪律建设“只有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才能行之有矩”[24](P6)。我们党把党内法规制度作为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纪律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党的纪律的法规制度,如1922年7月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1927年11月的《政治纪律决议案》、1948年6月的《军委批转东北军入城纪律守则》等;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2月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962年11月的《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等;改革开放以来,1980年2月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01年9月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这些党内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肃了党的纪律,纯洁了党的组织,对教育党员遵守党的纪律具有重要的制度规范作用。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把它作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重要任务主要体现为:一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有纪可依是严明纪律的前提。”[4](P55)当前,加强纪律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是立足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促进党内法规制度的与时俱进。只有做好与时俱进,才能使党内法规制度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实践发展需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修订完善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制度,便为党的纪律建设提供重要法规依据。二是需要进一步增强党内法规的执行力。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有效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一方面需要自觉践行党内法规,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需要贯彻落实法规制度的主体责任,发挥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模范作用。领导干部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身边党员,在全党形成遵守法规、捍卫法规的良好政治生态氛围。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纪作为代表政党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利益的集中体现,事关政党的政治方向、领导权威、团结统一乃至兴衰存亡。可见,始终严明党的纪律是确保政党统一意志和行动并巩固长期执政的本质要求和根本政治保证;反之,“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就会分崩离析”[25](P23)。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为增强党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并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积极推进党的纪律建设,既探索出把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强化纪律教育、强化监督执纪、坚决惩治腐败违纪、完善规章制度等党的纪律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纯洁党组织、锻造党的优良作风、树立良好的为民形象,保证了党始终处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地位。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更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活实践,基于对面临的复杂形势、经受的严峻考验、肩负的艰巨任务的深入洞察,坚持纪律立党、纪律治党、纪律兴党、纪律强党的管党治党规律,通过持续加强政治纪律、纪律意识教育、纪律法规制度、监督执纪问责、反腐败违纪、纪律文化等诸多纪律建设新举措,不断纵深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