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周跃武
近年来,运城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丰富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举措,研究出台《运城市廉政文化建设行动计划》,弘扬传统拓深度、创新形式抓特色、打造亮点出精品、开展活动求实效,不断增强河东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渗透力,努力推动全市上下形成“清正廉洁”的社会风尚和价值理念,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厚植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把警示教育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在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上狠下功夫,不断深化标本兼治,扎实推进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反思、汲取教训、防微杜渐。
一是敲响“警示钟”。先后对18 起典型案件进行深刻剖析、公开通报,拍摄11 部警示教育片,编印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汇编》《反思录汇编》等警示教育读本,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让典型案例成为活教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有令不行的任性局长栽了》《昔日好法官,堕为阶下囚》《小小特检所缘何成腐败“独立王国”》《深度调查丨人防窝案》等一系列剖析文章,先后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网、腾讯网等主流媒体重点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
二是建强“主阵地”。全市共建设警示教育基地13 个,打造廉政文化示范点30 余个,其中,运城市和盐湖区两级纪委监委投资1500余万元,联合新建现代化、高标准、多功能的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将其作为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洗礼、筑牢廉洁防线的主要平台,2020 年7 月1 日揭牌运行以来,共有360余批1.3万人次接受廉政警示教育。其他县市也结合本地实际,把基地建在党校、看守所或革命老区,定期更新升级,不断健全完善,力求取得实效。
三是打好“预防针”。把廉政警示教育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将其作为党校培训“必修课”、主题党日“必选项”、公职人员的“规定动作”、理论测试的固定内容;把教育基地、处分宣布会、庭审现场等作为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课堂,特别是组织各县(市、区)四大班子成员,到改扩建后的留置场所轮流参观学习、现场接受教育;把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作为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节点,通过发一篇倡议书、寄一封公开信、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等方式,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常怀律己之心、绷紧纪律之弦。
我们从底蕴深厚的河东文化土壤中汲取充沛养分,把廉政元素、历史文化、革命传统、风俗民情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廉政文化精品,努力形成具有鲜明运城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一是深入挖掘能吏廉政文化。认真贯彻楼阳生书记“一名人一馆、一典故一馆”的要求,深入挖掘唐代柳宗元“吏为民役”、宋代司马光“戒奢戒侈”、元代姚天福“正直耿介”等优秀传统廉政文化精髓,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万荣县高标准建设薛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面梳理薛瑄的理学思想、法学观念和家风家训,充分运用全息投影、幻影成像等现代化声光电技术,广泛采取皮影戏、木版画、面塑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再现明代“铁汉公”的为政之廉、治家之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闻喜县集中精力打造裴氏家风文化,连续三年举办“中国闻喜家风家教文化节”,特别是精心创作大型文化纪录片《家国裴氏》,以裴氏清官廉吏和当代先进人物的廉政事例为脉络,全面阐释裴氏家风家规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大力弘扬“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的家风文化。该片正在接受审核,拟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播放。
二是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深入整合各县(市、区)红色资源,充分彰显革命精神中的廉洁内涵,有效推动廉政文化和红色文化同频共振、融为一体,打造又“红”又“廉”的文化品牌。比如,芮城县认真梳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各个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形成芮城红色基因谱系,在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奔赴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廉洁本色。垣曲县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建立“革命老区纪念馆”和“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将新时代勤廉精神融入其中,唱红歌、编廉戏、讲廉政故事,使红廉文化成为该县一张金色“名片”。
三是深度融合民风民俗文化。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清廉理念融入风俗习惯、贯穿群众生活,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新绛县将廉政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以“山西三宝”之一的绛州澄泥砚为载体,推出了范仲淹、于谦、于成龙等清官廉吏砚和梅、兰、竹、菊等传统廉洁砚,还运用木版年画和剪纸艺术,诠释传统廉政思想和当代勤廉事迹,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河津市针对群众经济条件较好、大操大办现象突出的风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和农村基层群众,自编自演微电影《后堡村的喜事》,引导干部群众移风易俗,节俭办事。
我们紧扣时代特点,紧贴运城实际,不断丰富宣传载体,不断创新表达形式,推动廉政文化在河东大地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一是与本土艺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戏曲亲和力强、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创作编排了《巡盐御史》《贤相裴度》《铁面御史姚天福》《铁汉公薛瑄》《晋国公裴度》等一批以运城古代廉吏为原型的优秀廉政剧目,获得干部群众的好评。其中,市纪委监委和河津市纪委监委联合编排的大型廉政戏剧《贤相裴度》,在全市巡演27 场次,线上线下观看人数共计25 万余人次。稷山县编排的廉政历史蒲剧《铁面御史姚天福》荣获多个省级奖项,万荣县编排的《铁汉公薛瑄》在山西省首届艺术节上进行展演,同名廉政电视纪录片荣获“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并在省市县各级电视台播放。
二是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紧紧抓住热点话题、焦点问题,不失时机地开展廉政文化宣教活动,让廉政文化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生气。安徽怀远县一小学副班长利用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收受其他学生“贿赂”几万元被媒体曝光后,闻喜县将廉政文化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与科教局联合编辑《裴氏人物》《裴氏故事》《裴氏春秋》等中小学课外教材,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好家风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从小接受家风文化熏陶。“永济纪检”官方公众号相继推出“《流浪地球》永济市纪委监委提醒您”“永济廉洁地图”“苏大强带你算人生七笔账”“柳宗元在恭贺上司乔迁之喜时,说了什么——废贪立廉”等一系列原创作品,以诙谐风趣的语言“劝廉”,以暖心鸡汤的形式“倡廉”,通过“蹭”热点话题的方式“蹭”人心、引共鸣,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编大型廉政历史剧《贤相裴度》在运城市首演时,运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周跃武致辞。目前,该剧已经完成在全市的巡演
三是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积极适应融媒体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及抖音APP 等新媒体平台,不断丰富H5、电子书、动漫、微视频、公益广告等传播形式,着力打造廉政文化全媒体宣传矩阵。运城市纪委监委举办“向人民承诺、请人民评议、向人民汇报”大型电视问政节目,通过运城人民广播电台两套频率、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以及“今日运城”APP 现场同步直播,广播在线收听36.28 万人、视频在线收看18.1 万人,创造了近年来政论节目收视率新高。各县(市、区)以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为素材,精心拍摄的《正义来敲门》《升学宴》《竞选村长的背后》等9 部作品,在平遥“清风正气”微电影大赛中获奖,并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进行轮番展播,干部群众竞相转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注重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实现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坚持从群众中来,持续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整合各方资源,借助社会力量,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既化解效率不高之难、又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市纪委监委先后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连续两年举办“清风河东”系列书画展摄影展,面向社会征集书法作品700 余幅、摄影作品4000 余组,共吸引7 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向全社会传递“崇廉尚德”的价值理念。比如,临猗县组织剧团和群众编排创作眉户小戏《低保》《抠门书记请客》、方言快板《反腐倡廉刹歪风》等十余部廉政文化作品,用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让廉政文化建设更具生活气息,更与百姓贴心。
另一方面,坚持到群众中去,持续增强廉政文化的传播力。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农村、进景区。比如,河津市编排“干板腔”《扶贫风波》《祝寿风波》《彩礼风波》,进乡镇、赶庙会,进行巡回演出,将廉政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比如,永济市依托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优势,先后打造了普救寺“读史思廉”展区、蒲津渡遗址博物馆“铁骨释廉”展区、鹳雀楼“登高慕廉”展区,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绿山青山中感受清风正气,在文化熏陶中接受廉政教育。比如,垣曲县组织2000 余名党员干部及家属,开展“我送爱人一句话”“父母送子女一句话”“孩子送给父母一句话”等廉政亲情寄语活动,让廉政文化走进家庭、涵养家风,引导其敬廉学廉、践廉守廉、倡廉宣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