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021-03-07 09:17:43任艳玲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应用

任艳玲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许多行业开始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发展创新行动, 水利行业也是如此。水利部门要提供大量的水利数据给政府, 为防汛抗旱斗争、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水利行业发展等服务。互联网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有效地存储、传输、分析和处理等。因此, 互联网技术对水利行业的绿色、健康、有效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新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水资源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虽然全球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工作,将先进的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逐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互联网应用到水利工程中产生的重要影响

1.1水文数据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我国地域广阔,水利资源丰富,地下水监测站和水质站、报信站等数量持续增多,数据检测设备自动化水平和播报频率也呈增长趋势,先进的雷達和遥感技术得到应用,水文数据量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下得到快速增长,数据体积和种类增多。传统的技术手段,无法解决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问题,数据库无法共享;而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水利工程现场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可高效率处理大容量储存的环境,能够对有用信息进行共享和储存,数据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为开展水利建设提供了帮助。

1.2分布式水文模式,提升运行效率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升了水利工程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分布式水文模拟功能能够让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定时掌握流域内的水文情况,实时描述水文情况。伴随流域单元逐步细致和分化,模型运行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采用传统的技术很难计算相关问题;借助云计算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可达到高效率计算,降低了模拟成本,这些数据为开展水资源评价和洪水预报、查找污染物等提供了价值

1.3能够应对突发的地质灾害

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相关信息数据可以应用到多个部门,如:水文、环保和人防部门,可通过终端监控设备,为防火、防灾工作提供预警信息。同时,借助无线网络保障信息的畅通性,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探讨和研究。此外,还可借助洪水预报系统、重大危险源信息和专家库等,做到科学决策,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

2基于“互联网+智慧水利”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用路径

2.1智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构建

水利工程现场管理时,需要建立智慧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1)水利工程应该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对权责进行明确。在对各个参与主体进行划分后,借助智慧平台对这些职责和权利进行明确,避免产生交叉管理,例如,在平台中应用管理工作流程,开展规范操作,使各项工作流程更清晰、更到位。(2)智慧化管理能够提升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水利工程现场管理中,通过智慧平台,可开展测试和改进工作,进一步推动水利工程现场管理的高效运转。例如:水利工程养护中,可以将竞聘上岗、定岗定编、管养分离等工作纳入智慧平台中,在加强信息的沟通后,能够使管理更科学,信息更通畅。借助平台进行反馈,还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3)水利工程现场管理中,通过在智慧管理平台中建立养护模块,由专人负责管养分离,并由平台对其进行监督和跟踪。(4)网络化管理是提升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网格化管理主要是将水利工程项目分成一个个网格,保障每一个网格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员,定期对网格内工程情况进行上传,并实时接收网格内的信息,实现对网格内业务的全覆盖,保障信息衔接顺畅。信息平台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做出反馈,进行智能化管理。

2.2建立智慧化水利管理平台

智慧水利工程现场管理平台主要借助多种先进设备和网络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神经网络系统,特点有:准时性、实时性和快速性。云计算和地理信息系统也是智慧水利工程开展的重要依托。通过采用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和智慧应用系统。

2.2.1管理平台的应用和设计

在建立智慧化管理系统平台时,需要对管理平台的框架进行设计和分层。1)基础层的构建。基础层主要是由各种硬件设备构成。按照作用分层,将该系统分为信息采集系统、传输系统、储存系统和安全维护系统。2)数据层的应用。应用数据层主要是对各种数据资源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应用。借助该平台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资源共享和各层之间的无缝衔接,这也是应用数据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作用。3)管理层的应用。管理层在系统中是由若干个子块构成的,这些子块的构成能够满足不同部门和不同对象所提出的各项需求。这些子块也能保障各项信息的交互和传递,进而为工程的现场管理提供重要保障。应用管理层能够为管理平台的应用提供必要支撑,对分析出的数据和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后,全面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

2.2.2智慧应用系统的设计

在对整体平台系统进行设计后,需要针对应用层进行子系统的设计,即将子系统的设计划分为四个方面:施工人员的管理系统设计、功能设备和施工资源的管理、质量的管理等。(1)施工人员的管理系统主要是对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身份认证,然后再运用现场监控设备对人员施工行为等开展监督。如果发现有不规范的行为,则可运用语音功能等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责令其停止当前行为。借助无人机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勘察,并将这些信息直接传输到互联网平台,对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管理。(2)施工现场人员在对功能设备的参数进行设定后,可对功能设备开展有效管理,借助监控设备对进场功能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3)采用平台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管理,即将材料选入的时间和价格等信息进行上传后,对材料的使用进行有效控制。(4)质量管理主要是指对质量前、质量中和质量后进行全过程管控。

2.2.3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利用

水利工程现场管理工作需要借助智慧管理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设置信息监控、信息处置和信息反馈等模块。信息监控对动态数据进行测量和报告,实时监控各河道和水库的水位、汛情等实时报警信息、水位信息、饮水情况等。信息收集时,可以采用多种数据方法,比如,数学建模和神经网络方法等,可对未来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进行预测,进而及早地开展对灾情的预警,以及做好应对方案。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信息监控模块中的信息开展有效监控,通过实现数据共享,达到协调工作的目的和效果。

3结语

互联网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显著降低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成本,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效率与水平。所以,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中,相关施工企业应该不断促进互联网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有效融合,以增强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应用功能。

参考文献

[1]薛彦宏,张宇恒,徐忠.基于“互联网+”的灌区信息化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20(9):18,24.

[2]李海霞.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水利的应用[J].山东水利,2020(9):54-55.

[3]明恒毅,国莉.物联网技术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应用前景[J].山东水利,2012(10):20-21.

[4]刘起超.智慧水利物联网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的应用[J].山东水利,2016(9):34-35.

[5]徐健,李国忠,徐坚,肖潇,赵保成,付珺琳.智慧水利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以福建省沙县智慧水利信息平台为例[J].人民长江,2021,52(1):230-234.

3743501908294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应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古代水利工程寻访小记
中国三峡(2016年5期)2017-01-15 13:58:54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22:00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