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思考

2021-03-07 19:17:29卢志扬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卢志扬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考虑人们提出的各种需求,并从长远角度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和规划,使园林景观的价值最大化,以及从根本上促进园林景观的长远发展。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和规划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进行得很好,可以有效地帮助和指导地方项目和城市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思考

引言

植物在园林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让园林充满生机,给人一种与大自然亲近融合的感觉。园林建设的目的就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进而为生活在城市的人群创造一个更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与规划,不仅能进一步增加园林与城市周边环境的协调感,还能体现出一种自然美感,在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一、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的内涵和意义

(一)植物配置的内涵

植物配置就是应用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自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提高风景园林的艺术观赏性,而且能够提高风景园林的生态实用性。风景园林设计既要满足科学性也要满足艺术性,即在设计过程中,要满足园林绿化建设环境与植物生长环境的相适应,也要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二)植物配置的意义

运用现代化的植物配置方式,为园林建设增加实用性和观赏性,使得人们的生活、居住更加的舒适、养身。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人文需求相结合,将生态、绿色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既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加强了城市的低碳化,对文明城市的建设十分有益。如果说园林建设是一门艺术,那么植物就是将抽象的艺术转化为形象的工具。正是由于这些植物的存在,使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相结合,使在城市里的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得以丰富。

二、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主要原则

(一)功能性原则

满足风景园林景观特定功能需求,是选择和配置景观植物的首要原则。不同植物配置有着不同的意义:工厂绿化主要减轻污染和绿化美化作用,因此在选择吸收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高等院校校园的植物设计中,除了考虑要营造出需要的生态效果和园林景观外,还要创造出尊师重教人文传承的校园氛围;街道绿化主要解决街道的交通组织、车灯眩光、人行道遮阴、美化街景等使用功能问题;在公园的种植设计中,为提供游人各种不同的游息活动空间,需设置一定的树林草地等。因此,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于每一个园林绿地,都要充分考虑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要求,配置好相应的植物种类以及合适的植物种植形式,以达到更好的使用目的。

(二)大小搭配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的建设需要,选择层次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这样可以凸显出植物之间的层次搭配感。一般情况下,在风景园林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景观植物和树木,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合理地进行景观植物的搭配,因为植物,尤其是乔木的相对快速增长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强调景观的关键点,并限制其增长空间和结构的影响。

(三)植物习性的原则

根据植物的习性,选择常绿类部分植物和花灌木配景。其中花灌木配置每1组有1~3颗高大乔木,在视线焦点位置1.5~3m的地方,植物有中乔、小乔、灌木、地被等,比较丰富和密实。商业街区以常绿乔木为主,这是林冠线的高点,并且可以遮蔽商业街区的噪音。这一区域的乔木选择要点要求高大挺拔,具有一定的吸尘、吸噪的作用。下木配以花灌木和流线型的地被植物。中心广场设计树阵时,树形要求优美挺拔,有观赏价值,形成围合空间。外圈可选择观叶树种银杏,内圈可选择香花树种八月桂。水边种植设计常选择亲水植物,如鸢尾、芦苇和再力花。

(四)多样化原则

园林建设植物选择品类庞杂,本身具有很多样的选择性。植物配置要进行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等合理搭配层次,形成丰富而立体的植物景观。园林绿地,一般选定1-5种基调树种,5-10种骨干树种,然后选用其他植物进行配置。如:高、中、低的植物层次结合,直立树和虬曲树的结合;观花、观叶、观果的植物结合;春、夏、秋、冬等季相植物结合等等。这样才能体现出多姿多彩的立体景观效果,建立稳定的园林观赏体系。

三、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方法

(一)色彩有机结合

在配置景观园林的植物时,应尽量注重色彩的有机结合,绿叶配红花比起单调的绿叶、红花更能彰显植物配置的生机,体现植物配置的美观功能。例如映山紅常青树、百合花搭配红叶李。此外,还应注重植物四季的不同变化所构成的不同景色。同时,花草丛木的结合还需要根据四季气候尽量做到“春观百花、夏季凉爽、秋赏果品、冬不萧条”的效果。

(二)廊道、斑块和本底的合理规划

在园林的植物配置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充分考量其本底位置,再进行布局规划工作,配置适合园林的植物。其次,在园林布置上要充分考量其斑块占位,依据相关的科学规范分配植物的种植。最后,要依据植物的廊道生态性质进行分配种植。不可将互相排斥,或对同种营养需求度较高的植物一同种植,防止植物间的互相竞争。

(三)建立可循环的植物配置与规划

自然界中的光、水、空气、土壤、植物本身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再加上风景园林对城市空气的净化,整个城市环境就是一个循环的容器。有植物就必须用水进行灌溉,自然也就融入水系统,因而也就有灌溉给水系统设计,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延续风景园林的生命。所以建立可循环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水、土壤,使园林生态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四)美学艺术手法的应用

一是对比和衬托的应用。对比与衬托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颜色和形态不同的植物配置上。这不仅能给人一种协调感,也能够增加园林的观赏价值。对比最典型的是高低错落的植物搭配,衬托最典型的则是绿叶与色花色叶的植物搭配。二是动态与均衡的应用。植物的动态则是指的植物的四季变化,需要均衡分布由于四季变化而产生不同效果的植物,以达到和谐效果。三是对层次与背景凸显手法的应用。不同品种的花配置在一起,开花季节不同,可实现四季皆有花开的效果。

(五)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植物配置没有天然答案,更多的是人与自然在相处过程中的探索与尝试。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切忌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古人撰写《竹溪记》,讽刺植物配置中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建园方法。时至今日,也有类似造园手段发生,选择不适合当地的奇花异木,或能在段时间内引起舆论效应,但在长期的园林建设中,并不可取。对于珍贵的植物品类、保护品种植物选择更应当慎之又慎。唯有以科学的态度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建立正确的植物配置价值观,从而使行业更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要注重科学,这样才能够提高风景园林整体的观赏价值、使用价值。就目前而言,风景园林的配置和规划尚有不足,因此才需要园林从业者脚踏实地,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使园林植物配置方法进一步的完善。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设计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特点,综合考虑风景园林的结构、功能和布局,以便于更好的优化植物的选择、布置,从而更好的利用植物种植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宗琦.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浅析[J].居舍,2020(13):102-102.

[2]胡凌雪.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J].风景名胜,2020(1):1.

1404500520209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概念设计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
现代园艺(2016年7期)2017-01-09 22:36:47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科学家(2016年3期)2016-12-30 00:31:37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法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价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3:49:07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研究
九江市新湖·庐山国际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