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朱广权为例浅析电视新闻播报的口语化表达

2021-03-07 17:49李思逾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9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更迭,电视新闻播报的口语化表达正在悄然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主播朱广权以出色的口语化表达被受众亲切地称为“央视段子手”。本文对电视新闻播报语态进行释义,并从三个阶段回顾其发展历程,从四个方面探究推动口语化表达的动因。并且以朱广权为例着重分析其口语化表达特点,探究口语化播报的优劣对比。进一步对适合进行口语化播报的语境进行辨析,初步建立起适合口语化播报的语境标准,并对口语化播报的未来发展做出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口语化表达;播报;朱广权

绪论

在国内,2000年之前少有对于新闻口语化的探讨。在2000年后,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对于新闻口语化的讨论与研究,但却鲜有以“朱广权”为例的口语化表达研究。有文章对于朱广权老师的人物IP进行分析,也有文章对其结合融媒体进行讨论,但几乎没有从朱广权老师的口语化表达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文章。

不难发现,以朱广权老师为代表的口语化新闻播报语态,具有其独树一帜的鲜明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很好地保持了央视作为国家形象的媒介调性。他作为传统媒体主动迎合时代发展的成功转型案例,是为数不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对象。我们通过对电视新闻播报语态的研究,以及朱广权老师的语言特点研究,试图对新闻播报中的口语化表达进行客观分析。通过研究,希望对于未来新闻播报中的口语化表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业界方面,由于媒体快速发展,播音主持的一线工作者在积极探索适应新媒体、融媒体环境下的变革与发展。学界方面,教材及课程的设置上、人才培养方案上也在逐渐与一线用人需要的标准看齐。但总得来说,对于口语化的理论研究还是略慢于实践的发展进程。

本文将讨论电视新闻语态的定义。从宏观上回顾总结电视新闻语态的发展演变历程,尝试探究推动口语化表达的动因。从微观上详细研究以朱广权为例的口语化表达语言特点,再进一步客观分析口语化表达的优劣。最后希望根据以上的总结、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适合口语化表达的电视新闻语境标准,并对未来其发展做出思考和展望。

一、电视新闻播报语态概述

1.1电视新闻播报语态释义

学界对于“新闻语态”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早在2003年,从时任央视新闻中心主任孙玉胜老师《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的相关描述可以看出,语态可以理解为“语言的状态”,也就是说话的方式。而在播音主持艺术学中对于语态的定义是“新闻播音员在播、念新闻稿件过程中对语音、语气、重音、声调等声音要素的处理,属于播音过程中的声音处理技巧”。

综合以上定义和概念,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语态是电视新闻语言表达过程中,语言表达状态与方式的结合。

1.2电视新闻播报语态发展历程

1958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当晚七点,《电视新闻》节目开播,这也是《新闻联播》的前身。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这段时间期间,国内环境受到苏联“形象化的政论”观念影响。媒体充当着着党和政府的“喉舌”角色,承担的主要是宣传教育功能,在语态上呈现出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行业繁荣发展。电视的地位在当时的媒体环境中持续上升,逐渐稳步代替了报纸和广播。随着《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的开播,以“人”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普及。节目一改往日的“说教”姿态,更多地追求个性化与平民化。在主持人与播音员方面,语态也一改往日“居高临下”的教化姿态,多了几分亲和与亲切。“平等交流”的语态逐渐取代了“高高在上”的姿态,直至90年代中后期,这种语态都是那段时间的明显特征。

20世纪90年代末,电视业蓬勃发展,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成为全国频道,电视行业内部的商业竞争迅速白热化;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进步使传统媒体面临受众分流、收视下滑的窘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传者中心”位置在时代的洪流中早已开始逐渐“失位”。今天,播音员主持人一改以往姿态,主动出击迎合受众,播报语态上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口语化”特征。而这种特征也势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下去。

二、推动口语化表达的动因

2.1政治导向

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方针,即文艺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为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大众服务,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传播观念方面,中国深受苏联“形象化的政论”观念影响。这种观念当时建构起了观众对世界的认知与情感,很好发挥了宣传与舆论引导作用。即便到今天,也依然产生着很深远的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如何一如既往保持高水平的宣传与舆论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这也再次充分说明政治导向是电视新闻口语化播报的首要动因。

2.2技术迭代

1958年,电视开始沿用的是“中影”厂等单位的电影技术体系。制作量少、摄制期长,声音与画面不能同步录制,这些都成为很大的问题,电视节目的制作受到很大限制。

20世纪80年代初,画面和声音开始可以进行同步录制,磁带成为了记录的介质,镜头长度增加,内容反复编辑,电视新闻的摄制获得了高度解放。在节目中,同期声和镜头的使用选择增多,画面语言的运用更加游刃有余,越来越多的生活细节得以展现。

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卫星新闻采集代替了电子新闻采集,一系列电视新闻技术体系的更新迭代不断加快。电视新闻也终于摆脱了最初“画面来自电影”、“稿件参考报刊”的窘境。电视的直播技术一跃成为最重要的节目形式,这一时期,打破空间局限的实时信息共享成为最具价值的发展进步。

2.3播音员主持人主动求变

为了加强话题传播对社会舆论环境的引导作用,主流媒体加大了话题投放。在投放话题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是发出者。他们把客观准确的信息与人物故事进行感性的有机结合,与受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适应受众接地气、亲切的诉求。在短视频类新闻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们以接地气的口吻和亲民的态度给国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

旧貌换新颜,打破传统话语样态。主动迎合互联网用户语言表达,灵活使用时下网络话语表达方式,创新话语表达,用活灵活现的方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便可以很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和大众情绪。2014年元旦,《新闻联播》以“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为结尾,这是《新闻联播》拉近与受众距离的一个重大改变,打破了受众对传统新闻的刻板印象。

强化传播者、叙事者的网感,打造互联网时代的荧屏新形象。以新媒体产品《主播说联播》和《央视热评》为例,央视主播进一步提升网感,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也绝不端架子。从情感化口语到亲切性动作,使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语言,一改往日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播音风格,建构出网感十足又不失权威的主播荧屏新形象。

2.4“受众中心”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美国学者卡茨很早便已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它与“魔弹论”相反,更多立足受众立场,凸显受众的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在他的观点中,受众不再仅限于消极被动地接受,不仅如此,受众反而对媒介具有积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媒介的传播过程。如今,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需要与喜好选择使用对应的媒介,同时也使得媒体由之前的“传者中心”逐渐向“受者中心”进行转变。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发展的必然。为了博得受众的关注,各级各类媒体使尽浑身解数,争相吸引流量。随之而来的变化便是内容的更新、方式的变革,在电视新闻领域的播报方面,便体现在播音语态的发展。

三、朱广权口语化播报特点

3.1合辙押韵,富有韵律

朱广权口语化播报的语言特点中,很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合辙押韵。2021年3月14日,农历“龙抬头”二月初二。当天的《共同关注》节目中,他在口播部分这样说道:“农历二月二,有不少的民间习俗。今天宜剃头,龙抬头、好兆头,寓意辞旧迎新、鸿运当头,来年每个人都好运‘上头’,更上一层楼。”从合辙押韵的角度看,这段口播通篇使用了“由求辙”,使得整段口播富有韵律感。韵律感带来轻松活泼的直观感受,听感上具有明显的节奏。在新年伊始,这样风格的口播稿也十分“应景儿”地搭配了二月初二这个具有传统习俗的日子。

3.2充满趣味,诙谐幽默

众所周知,由于冬季疫情再次反弹,2021年春节国家提倡“就地过年”。在2021年2月26日的新闻节目关于汤圆馅料的口播中,朱广权老师幽默地把留在原地过年的人称为“原年人”,把对异乡人的思念通过幽默的表达进行巧妙化解,使受众感受到就地过年并没有那么难熬,把离愁别绪进行了消解。并通过“自制汤圆”这个新奇的话题,引导“原年人”发现在家也能得到的乐趣,既安定了大家焦急的思乡之心,也使大家得到启发,明白在家也能以有意义的方式度过这个特殊的元宵佳节。是又一次把幽默性和口语播报巧妙结合的典型案例。

3.3文化内涵,引经据典

在朱广权老师的口播中,文化内涵也是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平时从微博及一些节目中了解到,他的兴趣爱好多是文化及历史。以本职工作作为基础,将自己的兴趣及特长进行结合,便容易形成属于自己风格的播报特点。

他在往年冬季的节目中,经常会拿冷空气做文章,但使用诗句描述冷空气的口播却还在少数。在2021年1月7日的节目中,他使用了具有文化内涵的口播稿,对冷空气进行了更富文化感的播报。在这段口播中,使用诗句“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很巧妙地把青山和绿水进行拟人,比喻因外界的事情使自己发生了改变。寥寥数字,准确而生动地将冬季寒潮来袭的大背景与诗句描写的境况进行了有机贴合。此外,口播中“珍馐美馔”和“锦衣绣袄”这样精简且别具中国文化魅力的词语,不仅使人感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美感,更进一步引起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为本来呆板的新闻平添了几分诗意,也为平铺直叙的文稿增添了文化的涵养与滋润,使其达到了讲述而不仅是讲述,播报而不仅限于播报的传播效果。

3.4文学美感,寓教于乐

除了传播,新闻播报还具有感受美感和寓教于乐的作用。这一点也明显地体现于朱广权老师的口语化播报语言中。以2021年3月13日的节目为例,在提醒观众朋友要注意花粉过敏时说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花粉也跟你到了家,一定要小心翼翼地防范它。这个春天,希望您能尽享春光,远离过敏。”开头用诗句,使口播的语言充满文化美感。后面把花粉拟人化,使受众感受到乐趣,同时也使这段口播起到了教育意义,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3.5角度独特,个性鲜明

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便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与观点。朱广权老师沉稳持重而又不呆板。他播报传统电视新闻,但对于时下的流行用语也有所关注。所以在朱广权老师的口语播报中,经常可以看到带有独特角度的观点表达,充分体现出了他的鲜明个人特性。例如在2020年12月15日的新闻中,他说道“有网友用网红句子‘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来比喻老君山的雪后美景。”这当中所引用的网红句子便是当时网络上流行起来的句子之一,给新闻增添了勃勃生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成熟稳重的新闻播报基调之上,使用当下的网红句子加以点缀。既不失传统电视新闻播報的庄重定位,又增加了具有鲜明人物特征的口语化表达。

四、电视新闻口语化播报的优劣对比

4.1口语化播报优势

自从朱广权老师的口语化播报形式出现以后,不论是关注度还是评价,都获得了较多的肯定。取得这样良好的效果,不能缺少它本身的优势。

与传统电视新闻播报对比来看,在语态方面。它用更多的亲切感代替了庄重感,用轻松代替了严肃,用活泼代替了呆板,这些都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增加了贴近性的同时,又没有失去其新闻播报的客观真实性,保留了端庄稳重的党媒姿态。亲民而不流于俗气,接地气而不至谄媚,这当中的“度”拿捏的十分得体。虽然隔着屏幕,但主持人与受众的心理关系更加紧密了。

在口语化播报内容方面,使用了更多的新词和热词,如“铁憨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等。网络迅速发展,很多新词被广大网友“自造”,用来形容和评论时下发生的社会热点。这些新词热词在固定语境下,可以更加生动、准確、贴切地反应时下要描述的事物,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传统电视新闻口播稿中,适当加入部分新词热词,毫无疑问可以增加受众对于新闻本身的关注。在当下,网民低龄化是一个大趋势,网友对于快节奏、趣味性内容的青睐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电视新闻口播稿的内容较庄重、严肃,其内容对于部分受众来说具有理解难度。反之,受众会更倾向于接受活泼易懂的新闻内容,既有趣味性又可以了解新闻实事。

4.2口语化播报劣势

所有的创新与发展都伴随着质疑与批评,口语化播报也不例外。创新不意味着放任,创新更不仅意味着打破与推翻。在当下部分电视新闻播报中,已经出现“口语方言化”的所谓创新,以及口语化播报使用失当导致庄重性、严肃性与权威性消解的创新。

4.2.1口语方言化

不难发现,在个别地方台的节目中,不仅将电视新闻播报口语化,更进一步将电视新闻播报“口语方言化”。其初衷是迎合受众的审美、接地气,为了营造诙谐轻松的氛围、使新闻播报不呆板,从而增加亲切感和贴近性。但却没有顾及电视新闻播报多年来的规范和原则,进行逾越播音创作原则和规律的发展创新。这反应出把口语化当作俗气、把口语化变成小气,把口语化看作“业余”的态度与想法。

这种披着“口语化”外衣的“业余化”退步,无异于开历史的倒车。以牺牲规范、专业、严肃和庄重为代价的播报创新,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创新应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发展,而不是彻底地摒弃而后另立门户。这种创新站在了学科专业性的对立面,不仅是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科专业性的亵渎与歪曲理解,也是对学科的规范和原则进行毫无底线的挑战。如果不加警惕,这类欺骗性极强的所谓“创新”行为,将为电视新闻播报口语化转向的良性发展带来不容小觑的负面阻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面对这一问题,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立足专业性,冷静分辨哪些才是真正有益于播音学科长足发展的有价值的创新。

4.2.2庄重性、严肃性与权威性的消解

除了以上完全背离学科专业性的错误发展,成为了口语化表达发展过程中的劣势。还容易产生一种问题,那便是在规范内产生了“度”的拿捏不得当所导致的失范情况。这种情况往往会解构电视新闻本应有的严肃性、庄重性和权威性。

此外,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大量具有轻松、贴近性的口播稿中,依然需要注重“度”的拿捏。如若拿捏不当,则会产生完全负面的影响与效果。2020年11月26日朱广权老师的口播中,播报阿根廷著名球星马拉多纳去世的消息时这样说道“在当地时间25日上午,传奇谢幕,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于家中突发心脏骤停去世,享年60岁。他去归还上帝之手,在连过五人之后,六旬而走。”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坏”消息,但这段口播稿却一如既往使用了合辙押韵的播报形式。在播报过程中“度”的把握不仅没有让合辙押韵变得不合时宜,还很好地保留了对于巨星陨落这一新闻事实态度的庄重、严肃以及肃穆之情。用简洁干练的语言节奏让受众感受到了对一代球星马拉多纳的崇敬之情,使他的离世通过新闻播报平添了一丝传奇色彩与情感。

总之,口语化表达本身是一个中立的播报形式。使用得当会使播报锦上添花,如果使用失当,小则会对新闻事实传递错误的态度,大则会使得这种播报形式消解新闻应有的庄重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是一种在纯熟运用传统新闻播报方式基础上,而后进行的播报创新。在创作规律上,也不能逾越传统播报形式,直接贸然尝试这种口语化播报形式。否则极易造成播报失范,消解新闻严肃权威性的结果。

五、电视新闻口语化播报的适用语境

5.1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的报道。它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

由于其新闻类型具有较强的生活性,新闻内容大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这类新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性强,所以它在客观上非常适合口语化表达的方式进行播报。“口语化”本身具有接地气的感觉,使用这样的方式播报社会新闻会使其能更加生动地还原新闻事件本身,也对增强其可接受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5.2娱乐新闻

娱乐新闻在内容上“无关痛痒”,大多与受众的切身利益不存在利害关系,甚至会有部分娱乐人物的生活“花边”及绯闻内容存在。这类新闻内容大都偏娱乐,甚至有部分内容没有事实依据,仅停留在推测阶段,导致进一步会出现“俗”的直观感受。这类内容一般以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娱乐大众作为传播目的。在讲述技巧上,大多从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故事和情节入手,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增添受众对于娱乐新闻的浓厚兴趣。

5.3体育新闻

竞技体育的不确定性决定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

不确定性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新的进展,这个过程将受众想要了解,但又不能预料结局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过程中,受众被吸引的程度与该事件的新闻性成正比上升。也正是由于竞技体育的不可预测性、赛事项目的多样性,才使得随时可以有新的消息被报道,吸引着大量的受众持续关注体育新闻,同样因为体育新闻这样的特性,也使得播音工作者在对体育新闻进行语言艺术的二次创作时,可以大篇幅使用口语化表达的技巧,进一步增强其故事性。

5.4文化新闻

文化新闻有别于严肃正式的政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具有文学性、文化感等特点,具有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等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在宣传过程中起到熏陶教育大众的作用。所以在播报过程中,文化新闻可以适当使用“口语化”的方式,营造出轻松舒适的接受氛围,使得受众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得到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结束语

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创立以来,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老一辈播音理论家、播音教育家们创建了中国播音学学科理论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在国内外独树一帜。

其中电视新闻播音一直作为学科的重点学习内容,为所有播音学子所重视对待。時代在进步,理论和实践也在与时俱进。电视新闻播音在广大受众心中,一如既往保持着庄重、严肃、权威的形象不曾改变,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与肯定。时至今日,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电视新闻的口语化播报语态日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总结、分析和研究,笔者初步对适合口语化表达的电视新闻语境进行了简单归纳,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可以为日后的播音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也可以为播音专业的学习者提供一些思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认为电视新闻的口语化表达转变趋势是人民的呼声,也是历史的必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口语化表达始终处于“迎合”状态。在未来,我们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使“迎合”化为“引导”。积极主动,敏锐地察觉并紧抓时代发展动向,做新时代的领航者。但与此同时,我们仍然需要从播音学学科的理论出发,以理论作为一切发展创新的根本和基础。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步走得稳健、踏实,也可以使我们的播音实践创作走得更远、更长久。

此外,未来需要将传统电视新闻播报语态与口语化新闻播报语态进行统一结合,使二者和谐共存,这才是电视新闻播报长久发展的正道坦途。中国播音学是一门系统、丰富的学科,在播音语态方面,任何渴望“一方独大”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在未来的新闻播音发展过程中,将二者进一步融合的这一想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唯有如此,才能使电视新闻播音之树常青。

总而言之,把牢社会主义新闻的根本性质不动摇,紧跟时代的呼声和诉求,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履行好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参考文献:

[1]王冬冬,张亚婷.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语态共生状态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06):32-36.

[2]崔林.从“讲话”、“说话”到“对话”——中国电视新闻的范式转换与语态变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3):54-57.

[3].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政务院第一百九十九次政务会议通过)[J].电影艺术译丛,1954(01):1-6.

作者简介:

李思逾,1997年10月17日,性别:男,民族:蒙古族,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学历:本科,职称:无,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

185150118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