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单位电视台的电视新闻

2021-03-07 16:47:25张芃芃刘桂兰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基层

张芃芃 刘桂兰

摘要:与普通省级电视台相比,基层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具有周期性、单一性和重复性。由于规模小的限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思维观念固化、内容单一、综合人才缺乏、知名度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提升基层电视新闻的知名度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和策略,以期为改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基层电视台;电视新闻

一、基层电视新闻的内容和特点

(一)基层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内容一般包括四类: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主要是及时传达各级政府机关下发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传达领导讲话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实质,使全体员工充分了解一段时间内本单位的工作重点和要点。这一部分主要是报告一些会议,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包括运动会、文艺晚会、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典型案例包括典型事迹,典型人物,典型集体,以及新事物,新经验,新成果。新闻制作部通过编辑和报道各部门的新闻材料,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

(二)基层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内容决定了其具有以下特点:1贴近性强。作为基层单位,新闻的产生与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电视新闻有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效促进了基层发展。基层媒体大多注重宏观层面的引导,而电视节目则密切关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工作,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灵活的教育。基层电视新闻主要是基层有效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质量和影响力的辅助平台。例如,通过报告先进典型案例,鼓励员工或周围人员学习优先模式,不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搭建和提供展示自己和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提出前瞻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3沟通和互动。基层电视运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实现人际沟通,在每一个节目的收集和编辑之前或之后,它都可以依靠单位内部的网络,或者通过记者和观众之间面对面的方式来交流和讨论一个话题。

二、基层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前期规划不足。基层电视新闻制作人员少,缺乏专门的策划人员,一般由本单位领导负责,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对政策的掌握相对到位。但是,由于领导事务的多样性和他不是一名专业记者的事实,早期的规划是不够的,这影响了新闻制作的质量。一方面,容易造成新闻工作各个环节的脱节,即负责策划的领导的报道意图与新闻编辑栏目的理念不一致,前期采拍人员无法准确理解编辑的编辑要求,编辑不了解新闻采集的动机和目的,导致各个环节之间无法准确对接。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编辑只编辑和处理新闻稿件,不能有效地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这影响了报道的后期制作。

(二)电视新闻的类别缺乏多样性。由于基层会议数量较多,基层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内容多集中在领导召开的各种会议或参加的活动上,类别相对单一。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一般为:会议议程+领导出席名单+领导讲话总结,这类新闻报道主要为与会者所关注,受众获得的信息较少,难以产生兴趣和共鸣。

(三)电视新闻形式单一。基层单位电视台的电视新闻主要栏目之一是人物报道,报道形式比较单一,一篇完整的人物报道通常是材料性地介绍基本情况,再结合采访几段同期声,未能充分利用电视画面来展现更多有效的信息。

(四)专业型人才缺乏。基层单位电视台的电视新闻主要特征是规模较小,从组稿、采访、摄像到后期编辑,整个报道的过程通常只有两到三个工作人员操作完成,且他们很多并非专业出身。由于缺乏对新闻报道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训练,工作人员有时候会把握不准镜头,操作不专业、不熟练,容易导致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不够精美、不尽如人意;有时候报道的重大活动新闻虽然具有一定的新意,但由于内容缺乏深度,导致新闻的呈现无法与预期目标相符等等。因此,作为专业技术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从摄像到制作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三、如何增强基层单位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可视性

(一)优化会议制作的模式。想要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的热度、关注度和黏度,需不断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创新性,增强基层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活力和生命力,必须改变和优化会议制作的惯用模式,丰富新闻的类别,采用文字、动画、图表、新闻人物动作等非语言信息增强新闻的可视性传播效果;通过现场同期声来代替解说词,使得声音和语气可以通过电视全面展示,辅助内容的解读,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沉浸感。

(二)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电视新闻的深度。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受众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信息传播需要,而是想要获得深度新闻,要根据受众的兴趣或生活需要选择角度来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基层电视新闻的主体是基层人员,普通人和普通事物是受众关注的焦点,它因其适宜的生活方式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在新一代媒体中,用人们自己的故事传播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传播和感染力,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价值导向和责任感。我们应该使新闻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受众,吸引受众,为了感染受众,教育和激励受众,我们不仅要写一篇“广泛”的文章,更要在“深化”上下功夫;我们不仅要报告我们单位的重要性,而且要取得及时有效的成果和成绩,宣传典型,在案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要更加精心组织策划基层新闻报道,宣传基层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弘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结语

今天的社会不仅是一个信息收集的社会,也是一个全媒体的社会。基层电视台电视新闻制作部门对门户的期望越来越高,甚至用省级电视媒体和中央电视台来衡量电视新闻的质量。要适应新形势、新需要,办好基层电视台电视新闻,需要基层电视新闻系统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美新闻,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和内涵,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新闻内容和质量,突破技术限制,提高电视人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知名度,要创新,丰富前瞻,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美好享受。

参考文献:

[1] 缪陈洁. 理清思路抓重点与时俱进讲成效——浅议新闻媒体单位党政工作心得[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9):11-12. DOI:10.3969/j.issn.1009-9166.2011.09.004.

[2] 柴宏文. 浅谈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新闻节目收视率[J]. 发展,2015(8):96. DOI:10.3969/j.issn.1004-8863.2015.08.060.

[3] 高富. 浅议县级台对农节目的"三贴近"[J]. 活力,2016(5):107. DOI:10.3969/j.issn.1007-6263.2016.05.095.

[4] 王珂. “高高在上”更需俯身而行——淺谈播音员主持人“走基层”的必要性[J]. 新闻知识,2012(6):110,112. DOI:10.3969/j.issn.1003-3629.2012.06.052.

[5] 奚伟. 在基层发声--浅议广播媒体“走转改”[J]. 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7):145-145.

1649500511347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