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时间:第二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综述

2021-03-06 22:13
文艺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时间性时空艺术

姚 瑶

2021年9月25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在线上召开。本届论坛以“艺术与时间”为主题,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伦敦大学等二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多位学者参与了研讨。

一、西方艺术时间理论

在对艺术的理论思考中,时间是一个关键问题。艺术史家和理论家的时间观中往往蕴含着他们各自的艺术史观,对方法论有决定性影响。中国美术学院范白丁的《艺术科学的时间观及其历史发展模型》探索现代艺术史书写中蕴含的时间问题,认为在历史主义、黑格尔主义、心理学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艺术史叙事突破了绝对时间的限制,不仅构造出“周期复现”这类新式的历史发展模型,也在艺术科学的名义下追求普遍法则。南京大学李牧的《从时间到空间:“全球艺术”史的时间结构和表述方式》认为,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使艺术史领域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受到批判,转而倾向一种非时间性的后历史写作方式,其中颇有代表性的就是以文化和空间为中心的全球艺术史模式。南京大学赵奎英的《空间化转向与西方时间化诗学文化传统》从逻各斯语言观的角度,梳理西方诗学传统,认为这条传统具有一种时间化倾向,强调时间性的音韵审美和理性逻辑本原,反对视觉化诗学,而把音乐看成“诗之高境”。东南大学卢文超的《论艺术生成的时间差异逻辑》指出,艺术是通过时间维度的差异而生成,在与其他艺术的差异关系中界定自身的。艺术作品为获得一个独特的位置,在艺术史中激烈地竞争。中国美术学院张钟萄的《控制论时间之后的艺术:科技、生态与“美学/反美学”之外的叙事》以“控制论时间”重新审视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艺术,认为走向科技和生态的艺术家将艺术视为变革工具,旨在解决技术、环境及媒介生态等问题,显现出现代主义“美学/反美学”之外的艺术叙事。

古往今来,不少艺术家、理论家都对艺术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们的时间意识也获得了充分探讨。东南大学熊海洋的《“伟大的瞬间”与“可辨识的当下”——论批判理论重建时间整体性的两条路径》指出,批判理论隐含着一个恢复时间整体性的主题。这体现为两条路径,一条是卢卡奇的主体性和外在性的方法,另一条是本雅明的客体性和内在性的方法,分别在时间整体性中生成了“伟大的瞬间”和“可辨识的当下”。复旦大学黄江的《深渊之中必有拯救——艺术作品中的时间性反讽》表明,施莱格尔的反讽写作蕴含着对于“绝对之为大全一体”的开放性态度,而黑格尔则把它看作是对严肃思想的回避。这种反讽与辩证的对立体现了反讽的时间性特质。四川大学肖伟胜的《波德莱尔现代性态度的当代性发微》认为,如果说当代性问题是如何面对自身存在状况的问题,那么波德莱尔所推崇的现代性态度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代性”。作为一种哲学气质,它处理自身与所处的现时代之间的关联,企图在时间的悖论中寻求纯粹的自由和救赎的希望。中国人民大学马元龙的《他者、死亡和时间:列维纳斯论时间》探讨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间的关联,指出列维纳斯在反现象学、反存在论的领域内对海德格尔“此在即时间”的理论展开了彻底批判。在列维纳斯看来,时间就是与他者面对面。正因为主体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走向死亡的存在,所以他者才得以成为真正的他者。只有在走向死亡的存在中,主体才能走近真正的他者,时间才得以发生。南京大学孙琳的《潘诺夫斯基艺术史叙事的时空体系》认为,潘诺夫斯基的历史时空观建立在康德、齐美尔和卡西尔的时空理论之上,并与海德格尔早期理论有关。潘氏的时空体系包括时空一体的“时空连续体”概念和差异性、空间化的“历史距离”概念。

时间也是西方绘画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南昌大学周午鹏的《绘画中的真理——一种关于绘画经验之时间性的现象学分析》在现象学语境中讨论绘画,认为绘画不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时间的艺术”。画家与观众在作画与观画过程中生成的杂多意向被构造为各种有机的视觉模式,最终成为绘画艺术的风格特征。中央美术学院张晨的《丁托列托绘画中的时间与影像》利用德勒兹的“时间-影像”和“事件”理论,在丁托列托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真正的、非线性的时间,这一“时间”既存在于丁托列托的画面叙事与图像主题之中,也可被置于从康德、柏格森到德勒兹关于时间的理论探讨之中。北京大学董丽慧的《当代艺术与“永恒”:以莱因哈特艺术中的多重时间为例》探索莱因哈特作品中的多维度时间,认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时间”、现象学的“归并时间”和德勒兹意义上的“永恒时间”,它们共同指向的“艺术时间”,或可为“当代性”理论提供不同的探讨路径。北京外国语大学艾欣的《从黑方块到白方块: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进化思想与艺术终结论》认为,结合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来看,虽然绘画的形式与色彩在马列维奇的绘画《白上白》中走向了叙事意义上的终结,但抽象艺术在“艺术界”的理论氛围中变得更为多元,抽象艺术的“空”依然不断孕育着崭新的内涵。

二、中国文学与图像中的时间

时间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永恒主题。贵州师范大学黑白的《梦窗词的“情动”时空——兼论〈海绡说词〉的阐释三维及其现代转换》以陈洵《海绡说词》作为阐释开端,勾稽梦窗词的完整形貌及其统摄的三个维度:看似松散却又紧密联结的空间表意结构、穿插其表却又绵延其里的时间版块和情感强度流支撑起来的“情动”时空。四川大学吴民的《戏曲消亡史——兼论百年戏曲生态演进与乡土、都市二元戏曲生态的终结》认为,乡土与都市的二元戏曲生态在21世纪步入终结,而现实环境难以重构新的生态体系。某种程度上,随着戏曲母体文化生态的凋零和本体生态传承的失效,戏曲进入博物馆的意义也渐趋虚无。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松睿的《瞬间的意义——张承志艺术风格论之一》通过对张承志作品的分析,认为其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对瞬间和凝固意象的捕捉,使得他的作品中空间性图像的存在远重于时间性叙事。不断出现的瞬间蕴含着无限丰富的意义,每一个瞬间的描绘皆携带着不同时期的体验和思考中持续的“再解读”。

在中国艺术中,时间同样是一个重要主题。华东师范大学施錡的《朝暮中的诗情:北宋神宗时代的山水画革新》细致地梳理了神宗时代山水画题变迁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实物指出,具备时间诗意之独特旨趣的山水画是在北宋神宗前后真正兴盛起来的。这不仅是有宋一代山水画朝暮光影革新的阶段,也预示了南宋宫廷山水与禅画山水的兴起。四川大学李倩倩、吴媛媛的《“此生”何以渡“彼岸”?——“十王图”的时间性与艺术再现》认为,“十王图”的时间性向内表现为自晚唐《十王经》所正式确立的时间框架及艺术再现图式,向外体现于该时间框架在历史变迁与流传过程中显现的沿用路径、图式衍变和地区性知识重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王一楠的《院体传统与“东坡赤壁”图像主题的历史》指出,“东坡赤壁”图像主题受宫廷院画影响甚远,成为了一种传递苏轼文化的载体和集体记忆的能指。从南宋到清代,其图式的变迁隐藏着文化惯习的成因与时代精神的嬗变,显露了艺术史风格脉络的有序演变,展示了宫廷艺术、文人审美和大众品味间的复杂关系。芝加哥大学邵韵霏的《〈西湖清趣图〉的多重时间问题》表明,《西湖清趣图》具有多重时间性和空间性,体现在图像时空与观者时空的结合、文本时空与图像时空的结合、内容时代与创作时代的分歧三方面,这正与彼得·伯克提出的图像证史“十诫”相暗合。南京大学王天乐的《人迹板桥霜——中国山水画中“桥”的时空叙事》指出,“桥”在中国山水画的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叙事结构与意指功能,是文人画家隐逸思想的特殊建构方式,赋予山水画独特的时空感。“桥”连接画面内外,沟通画家与观者情感,是承载现在与过去的记忆场所。伦敦大学马可昕的《“古”为何时:明代古器物图像的时间错位》分析了明代尚古文化语境下所制作的古器物图像,认为这些图像呈现出了错位和多重的时间,是明人复古、仿古、古器再应用等实践的产物,象征着由不同维度的古今时空所构成的一个想象中的“古代世界”。中央美术学院曾小凤的《国家风景——傅抱石〈《水调歌头·游泳》词意图〉中的“三峡”及其现代性》通过分析傅抱石以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意为主题的画作及其与“三峡”相关的系列作品,看到当中蕴含着的对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这类以现实为主题的新山水画具有“笔墨语言”“思想”和“中国形象”三重现代性。

艺术创作的时间也是文学与艺术领域中经常被讨论的内容。安徽师范大学程维的《“马迟枚速”何以成为话头?——论创作时间的辞赋批评》认为,辞赋创作迟速的问题自魏晋开始呈现出重要的批评意义,“意构”创作论的确立引发了作赋迟速观上的特定倾向。唐以后科举试赋的出现令辞赋创作迟速观发生重大改变,古、律赋之争渐兴,“马迟枚速”论成为赋学复古派批评律体轻浮的重要工具。中国艺术研究院王丁的《“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晚明文人绘画创作的时间性言说及焦虑——基于艺术社会史的视角》则指出,晚明文士之所以强调“十日一水、五日一石”在杜诗中的应酬语境,是因为他们在频繁的绘画应酬中强烈的时间焦虑和身份焦虑。创作时间成为画家与索画者之间资本及权力博弈的关键,象征着身份与话语权。对于时间问题的言说,展现了晚明文人绘画的社会史面向。

三、叙事、记忆与时间

时间也同叙事与记忆息息相关。中国人民大学饶静的《女神与遗存:图像记忆的神话学解读》以瓦尔堡的“遗存”观念为研究对象,认为这种观念为理解图像记忆的时间性提供了重要参照。在其中,“遗存”与“女神”意象相对应,一方面指向赋予灵感的记忆女神,另一方面又是被不断抹除身体和碎片化的宁芙。女神意象的双重性揭示了图像记忆与神话思维的内在亲缘性。中国人民大学吴飞的《情节时间的辩证法:利科论叙事对时间经验的重塑》指出,利科一方面以情节时间内部的张力更新了叙事理论,另一方面以海德格尔“时间经验的三重结构”改写了行动和经验的时间性。情节时间与经验时间具有了严格的平行关系,前者重塑了后者。浙江大学肖文婷的《虚构叙事如何为时间塑形?——论保罗·利科叙事学的时间维度》认为,虚构叙事是利科为时间塑形的重要方式,叙述时间是叙事时间的根本来源,叙述行为创造出了多样的叙事时间,并为故事中的人物创造了虚构的时间经验。

古今中外,不少诗文、小说都以记忆为主题,并且大多与空间表述相结合。清华大学高明祥的《时空的交叠:钱谦益〈西湖杂感〉的“记忆”书写》以《西湖杂感》为研究对象,探索钱谦益诗中关于“记忆”的书写,诗文中的山脉与建筑都被蒙上了明清易代之际反清复明遗民的复杂心态,对友情爱情的美好追忆皆落脚于亡国降清的核心记忆,从而成为具有公共性的集体叙说。首都师范大学王子健、张福超的《〈汉园集〉中的“古城”与“废墟”及其现代时间意识》探索《汉园集》中的“古城”形象。“古城”作为持续性的“废墟”,象征现代派诗人对历史循环论的否定。对“古城废墟”的“追忆”和审美,体现了现代派诗人对“历史”的怀疑与“拯救”历史的信念。中国社会科学院万海松的《论〈穷人〉作为文学传记的主观时间与转型空间》认为,《穷人》的时间具有流动与停滞并存的绝对主观性,空间则是社会变动时期特有的转型性空间。小说中田园诗般的时空体瓦解和现代主体性时空的重构,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历也形成了同构。

四、摄影、戏剧、电影与游戏中的时间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步入了一个加速的时代。网络、摄影、戏剧和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使时间呈现出纷繁多变的面貌。

不少学者通过对艺术理论家或文本的分析,探讨加速时代的艺术。北方工业大学董树宝的《时间脱节与晶体-影像:论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认为,从运动-影像到时间-影像,德勒兹借助康德与柏格森的时间哲学改变了时间与运动的关系。晶体-影像是德勒兹的时间-影像的基石,是时间的最基本操作,也是潜在影像与现实影像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华东师范大学姜宇辉的《维利里奥速度学中的psychē踪迹》认为,维利里奥在《艺术与恐惧》中提出当代艺术之当代性的问题,将其与恐惧、仇恨这些现时代典型的情动关联在一起。对于维氏来说,最值得关注的恐惧存在于技术与人类之间。针对这种现状,维氏并未明确提供解脱之方法,我们只能试图从灵魂(psychē)这个古希腊概念入手,希望找到一条从透明的身体之中拯救灵魂的途径。湖南大学李三达的《现实何以消失:论维利里奥的后人类主义视觉理论》以“后勤感知学”为核心,深入分析维利里奥的视觉感知论述,并将其理论定位在后人类思潮的脉络中,认为维氏所建构的主体可以被理解为布拉依多蒂在德勒兹的生成哲学基础上构想的新主体,以弥补“人的终结”所留下的空洞。南开大学林云柯的《现成品与时光机——分析美学中的时间性根源》指出,分析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被长期忽视,其后果就是人们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偏差。实际上,亨普尔对“普遍规律”的解读以及丹托的“分析的历史哲学”作为分析美学的重要先导,已在列文森、沃尔海姆及古德曼的思想中作为潜在原则出现,并对我们理解时光机和现成品艺术具有重要启发。

当今科技的进步使娱乐更为多样化,网络新媒体、电子游戏和科幻作品,更新了人们对时间的想象。华中师范大学黎杨全的《加速、重置与日常化:网络多维时间与艺术的变革》认为,数字时代形成了多维时间。时间的加速生成了“消失的美学”,其重置带来了新艺术的可能性,实现了游戏与叙事的融合,其日常化则通过弹幕形成虚拟的共时性,带来文艺接受与生产机制的变革。扬州大学邓良的《三种降临:SOMA文化史中的后人类场域——从神话、科幻小说到电子游戏》指出,后人类并非仅是现代科技的产物,而是广泛分布于人类文明史的现象。SOMA文化史集中展示了形态各异的后人类场域。中国艺术研究院黄雨伦的《时间闭环与线性逻辑——论科幻电影的桎梏与新生》表明,近年来以《星际穿越》为代表的诸多科幻电影致力于构造一种“闭环”的时间结构,当中蕴含了三重时间:作品中人物所经历并意识到的时间、时空折叠导致的环形时间及阅读观看作品时的线性展开时间。文本内外这三重时间的交织,使得相似的素材通过不同的演绎方式,被构筑为不同的整体。

摄影与影像中的时间同样值得关注。华南师范大学张巧的《论摄影时间的现代性逻辑——以摄影的历史性与时间性为线索的描画》认为,时间受到媒介的传达和塑造,摄影装置的速度嵌入到对时间的感知中。摄影并非再现主体生存性时间的被动载体,它实际标示了现象在时间中的显现。照片将摄影的历史性和时间性结为一体。香港中文大学李潇雨的《模塑晚清——约翰·汤姆逊的摄影作品与选本政治》展现了照片与历史真实、历史叙述、当代现实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同一批摄影经由不同的编排、甄选和叙述组合成各有特色的选本,承载了不同语境下不同的晚清想象。中国传媒大学黄天乐的《迟滞与回返:美术馆、运动影像与时间的当代性》认为,运动影像以当代艺术之姿由电影院迁徙至美术馆后,蜕化为某种记忆符号,其中的时间部署亦发生移转,电影的文化记忆属性蜕变为极富造型性的记忆元素,电影之生命得以在另一个层面延展。

剧场中的时间也有其特殊的面貌。复旦大学王曦的《剧场应对“艺术终结”——论艺术的公共性与历史介入方案》涉及戏剧在艺术终结论背景下的意义,认为当代剧场实践通过重新配置公共空间,构建了“人民聚集的舞台”,呈现出民众“复数性”的感性实践活动,发挥了艺术独特的历史介入使命。南京大学陈恬的《论当代剧场中的持续性演出》指出,持续性演出以“循环的历史”和“连续的当下”打破了戏剧剧场中连续统一的情节时间,以“无限的清单”取代了戏剧剧场模式的完整性和可理解性。持续时间强化了身体意识和死亡意识,凸显了剧场的仪式和节庆意义。南京晓庄学院丁柳的《另一种剧场的时间体验——论后戏剧剧场的时间观》认为,后戏剧剧场中,慢动作、重复的时间密度和超长时间、拼贴结构成为新型剧场艺术的时间特征,时间一致性表现为展演与现实、舞台与观众之间的时间统一。

时间概念复杂而迷人,无论是牛顿的“绝对时间”,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或者是我们主体的“时间感”,都影响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引发了不同的艺术表达和理论阐发。时间没有实体,不可被物化,却可以成为桥梁。对于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来说,时间都是一个重要而历久弥新的主题。关于艺术与时间的讨论有两条基本向度,一种是“从艺术看时间”,即通过艺术重新认识时间,就此而言,本次论坛从各种艺术媒介中解读出了时间的丰富面貌和复杂维度;另一种是“从时间看艺术”,即从时间的视角切入艺术之中,就此而言,与会学者探讨了古今中外的艺术在时间中的生成与变化。本次论坛有着广泛的人文科学视野,学者运用叙事学、图像学、社会学、人类学、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等多样的研究方法,加深和推进了学界对艺术与时间问题的理解,实现了艺术学理论学科与文、史、哲的融合。尤为令人欣慰的是,研究中国艺术、中国问题的报告较前届明显增多,这无疑将促进中国体系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从第一届“艺术与真实”到本届论坛,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已经初具规模,期待未来产生更多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时间性时空艺术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智珠二则
纸的艺术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时间性:桃花源之审美问津
时空之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