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55000)
太极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现代运动。早在上世纪末太极就被纳入到大学生体育选修课程当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太极课程形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大学体育课程,所以怎样提升太极课堂学习效率就成为教师与相关专家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音乐与太极运动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配乐式太极拳研究现状和不同配乐对太极拳课堂效果影响的分析,进而探究配乐式太极拳在体育课程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太极是我国一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我国人民加强体育锻炼和防身健体的一种专业性的技能。太极拳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单个技击动作为核心实践素材,采用攻和守、进和退等多种对立统一运动形式,通过一定的运动规律所编制成的一整套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意义的套路运动。太极拳的操作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套路运动实际上就是太极的艺术化形式。而音乐是我国当前时代发展中对于人类社会具体重要性意义的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人们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主要是利用听、唱、奏或听寄托思念、表达情感和抒发感情等多种形式进行抒发的。音乐中的音与音之间是相互关联或重叠的,在演唱的过程中会产生起伏断开的多种不一样的音律,这些音律能够有效的与人们的思想感情起伏形成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对人类内在心理可以发生无法通过言语所表述的思想的共鸣。
太极拳的配乐形式最初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中,就是采用太极拳配乐的形式,上千人通过独特的方式进行太极运动的表演,这种方式引发其国内外武术领域中的深度重视。太极拳配乐这种操作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展开。有学者在专业技术领域中对于太极拳配乐练习全面的认可,认为这种联系方式能够合理有效的对动作演练速度全面的调控,对于呼吸动作的演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合理的克服初学者紧张心理的状态,使得学生避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国内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1)音乐和太极拳运动两者之间的风格布局需要相互协调。例如,太极拳运动可以采用《牧羊曲》这类传统模式的、节奏优美的音乐,进而展现出太极运动缓慢的特征;(2)音乐和太极拳操作动作在节奏方面要相互协调。例如,中国传统的木兰拳音乐变化强度,能够直接展现出木兰拳的力度变化;(3)选取音乐需要有效的体现出太极拳的套路特征。学者张正民也曾强调过,太极拳运动的风格主要是通过动作的速度、力量、节奏变化等方面得以体现的。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按照教学阶段的特征合理的进行音乐的选取,促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太极套路的掌握。
与我国相比,国外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了解音乐对竞赛项目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Sarikallio认为,音乐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帮助人们摆脱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因此运动员也可以通过听音乐来缓解训练的压力,帮助自己调节好情绪,更好地投入训练和竞技,比如,菲尔普斯在参加各种重大体育赛事时,通过听音乐来帮助自己达到更好的状态。从各种健身设施以及体育赛事中都可以看到音乐这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体育和音乐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配乐法需要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等方面相协调,具备课堂实践的根本条件。选取科学合理的音乐进行太极拳练习,能够有效的展现出音乐与套路动的优质化作用,合理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集中力。我国学者张旭昌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认为太极拳运动的专业性训练与比赛竞技方面中选取适当的音乐是尤为重要的,音乐的选取需要通过严格的专业规则仔细的操作,并要依照太极拳的风格与运动特征等方面选取适当的音乐。不同的太极拳动作划分标准会使得其表现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方式能够有效确保太极与音乐两个艺术形式良好的结合。
在进行太极拳最初动作学习的阶段,人类的神经位于泛化时期,该阶段的学习者是通过视觉的形式对人体的肌肉进行全面的调控。此发展阶段不适合将音乐与训练现结合,其原因在于人类的听觉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使人类的视觉中枢形成抑制作用,此时与音乐相结合未能够起到优质化的效果。在太极课程复习的过程中选取适当的音乐,能够全面的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运动定型。想要提升太极教学效率,就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对音乐种类进行及时变更,需要有效的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基本特征进行音乐的选取,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太极运动虽然通常表现出缓慢运动的特点,但是其实际上仍然是一种格斗、搏击的运动。从太极动作来看,其侧重于防御反击,所以想要充分表现出太极的韵味,就必须要契合音乐进行运动。武淑清在研究过程中曾指出:太极剑课程当中应当播放舒展大方的乐曲,但是也要结合实际需求,使学生能够听到乐曲时自发进入到太极的意境之中,跟随乐曲节奏开展太极运动。如果选取柔和的乐曲作为辅助音乐,那么就能够提升学生对太极动作的掌握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太极的攻防特性,从而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太极,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太极学习当中。
太极与音乐两种艺术形态外部表现形式方面展现出的节奏感强度较大,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元素,音乐中的节奏能够表现出音乐在时空方面的速度变动情况;节奏对于太极拳这门艺术而言,是其动作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变化情形。从音乐与太极这两门艺术的外在形态进行分析,在节奏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联通性;从内在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音乐这门艺术的节奏能够通过独特的方式对太极拳进行合理的调控。从生理学的视角综合性的分析,节奏变化较快的音乐节奏能够有效控制运动员的身心,促使其在动作技能、节奏、运动力度方合理的掌控,对于太极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的调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全面完善运动员的身心控制能力。太极拳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效的结合音乐对学生在课程练习中注意力的控制,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加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性,全面增强学生的训练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成绩。
音乐与太极拳两大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能够展现出这两个典型艺术的节奏变化是通过规律性的形式进行呈现,并体现出运动员深入化的理解音乐和太极的思想内涵。我国太极是以多样性的套路为核心,节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进而形成套路运动自身独特性的韵律与表演节奏,学者周伟良认为“练为看”的艺风流韵在专业技术领域中是通过诸多动作的规律性变化所构成,全面性的将动作变化的节奏与音乐韵律有机结合,使得表演者展现出手、眼、身、步的规律性节奏变化,学者张之江认为这种变化能够有效加强人们在体育上方面浓厚的兴趣与表演的美感。太极运动结合音乐节奏的规律性变化,使得操作者能够有效的对太极动作的节奏美感合理的捕捉,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音乐在其中的重要性意义。
学者方礼钦、刘沁等人对于配乐练习太极的意义与作用方面进行深入化的探究,其观点是:音乐辅助法能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促使课堂学习中将太极动作变化有效的与音乐节奏变化合理的结合,进而提升整个课堂练习的高效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音乐辅助法主要是将传统模式的体育课中,单一的口令有效的转化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音乐,促进学生习武的欲望,学生对于太极学习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提升学生在太极学习过程中动作的精确度,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达到优质化的教学质量。基于上述综合性的分析可知,全面应用配乐法对于加强学生练习太极、增强太极课练习指令具有重要性的作用。
太极拳与配乐之间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课程质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还能够促进我国课程体系的完善,为了能够在实践当中运用好该模式,需要在校内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让学生参与到太极拳音乐的创编当和制作中,从而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的武术特色课程。
五千年文明孕育了我国丰富的太极文化和音乐内涵,高校在开展太极拳课程时可将古典音乐运用于其中,结合时代发展的特色和要求,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下充分运用各种音乐成果,积极促进太极拳课程质量的提升,并将世界知名曲目融入当中,真正地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美妙的音乐与太极拳的融合,将韵律之美和形态之美融合贯通,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既注重艺术的传承,又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真正实现艺术传承的共赢。
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能够鼓舞人心的、具有正能量的音乐才能够被选入到太极乐曲当中,使人们在接受太极运动的同时,能够了解到太极文化与音乐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他们对太极文化的认可程度,将太极向社会各界进行推广。太极拳配乐模式尽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对教师本人的要求更高,教师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的太极拳技巧之外,还要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特别是中国传统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内涵和意境。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对太极拳教师的能力进行综合培训,可以通过帮扶组队的形式,让太极拳教师与音乐教师互帮结对,帮助太极拳教师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乐器和曲目,从而更好地提高师资自身水平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