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体育的生态因子及体育文化的认同

2021-03-06 21:42:34党红波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生态

党红波

(榆林学院 陕西 榆林 718000)

民族体育指的是在某一民族中流行,由本民族全体民众共同所有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同时,民族体育对本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从当前来看,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却表现出了极快的传播速度,我国民族体育受到空前的挤压,民族体育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如今我国的民族体育正处于多种文化冲突的边缘,体育文化显现出一元化趋势,尤其是在体育竞技商业化市场的语境下,如何发展我国的民族体育,传承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因子及其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1、相关概念解读

1.1、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从广义上说,“文化生态”属于世界观、文化观,或者属于文化生态学,它指的是对文化的出现和发展能够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科学技术、政治体制以及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组合在一起的文化生态系统。从狭义上说,文化生态指的是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精神文化内部不同变量之间构成的生态关系。

随着文化生态学概念逐渐深入,我国也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我国开始研究民族体育的生态现状,而“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民族体育生态危机和发展选择的研究也开始出现。以朱利安·斯图尔德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了“文化生态”学说,认为人类文化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二者相互作用,文化要适应生态环境,文化内部一定要维持平衡状态。

1.2、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社会价值观认同、民族风俗认同,还包括宗教信仰认同、艺术认同等,体育文化认同隶属于文化认同。通常情况下,文化与认同联系密切,二者结合到一起成为具有特定内容的文化认同,并成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文化认同能够加强内部之间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共同的文化内涵。文化认同是搭建在特定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桥梁,是形成民族认同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另外,文化认同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群体之间借助于传统体育活动这一媒介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同一性。文化认同实质是个体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自我指的是个体在心理结构上的重新组合,这是探索文化认同过程中最关键的内容。从个体角度来看,文化认同对个体身份以及自我的认同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有利于个体更加喜爱民族传统文化,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扩大自身影响力,并逐渐成为个人价值观中的组成部分。

2、体育文化生态视阈下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的解读

2.1、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的理解

不同民族体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化不仅包括存在形态的多样化、传承方式的多样化,也包括体育系统的多样化。从价值的角度来看,民族体育文化多样化价值可以分为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伦理价值。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展开分析,环境的变化引起种群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因此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

2.2、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体育生态因子的契合点

民族体育形态对不同资源的利用总和是民族体育生态位的关键。由于不同民族间的体育形态不同,所利用的资源也不相同,因而民族体育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形式和水平,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由此产生。体育文化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总是追求可利用资源的最大化,于是不同体育文化间出现了维护生态位的竞争。根据以上论述,体育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体育文化都有各自的生态位,应该在平衡、和谐的状态下实现共同发展,绝对不能因为互相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出现民族体育受损的现象。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民族文化历史的国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可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导致民族传统体育处于日渐艰难的境地。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如果缺乏文化上的认同就如同大树没有根一般,处于漂浮的状态,而群体成员在思想上也不容易达成统一,因此,文化认同的重新确立即文化适应。综上,必须将它们统一在一起,这样才能在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体育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以便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向前发展。

3、全球化视阈下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及表现

3.1、全球化趋势加速了体育商业化的步伐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越来越明显,现代社会文化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体育同样如此。现代体育建立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它的飞快发展大大挤压了民族体育的发展空间,影响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纵观体育领域的发展,西方现代体育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丝毫没有地位下降的趋势。很明显,当前体育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必然会对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消极作用。

第一,体育全球化导致民族体育文化出现二元化结构。中国的民族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中心;另一种是打着保护民族体育的旗号。很明显,中国的传统体育不是丢掉传统的文化风格,加入奥运会,就是坚持自己的文化风格,在本民族内部形成文化认同意识;

第二,体育全球化与体育商业化存在密切联系,客观削弱了民族体育文化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体育商业化必须借助于媒体的宣传作用,为了吸引公众的目光,媒体常常关注民族体育的表面,只要从表面看起来精彩、热闹就可以了,因此媒体大多热衷于竞争的激烈程度、比赛丑闻等。但这恰恰与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相背离,所以民族体育很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会逐渐被挤压到体育领域的边缘,甚至被人们淡忘;

第三,体育全球化导致民族体育很难得到社会的保护。从当前来看,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缺乏系统化的发展规划、研究机构专业性较差、社会参与度不够以及体育文化传承人不够优秀等。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西方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是最主要的原因,西方体育过于强调竞技性,忽视体育的文化内涵,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以上问题在较短时间内也不会得到妥善解决。

3.2、西方竞技体育思潮对民族体育的冲击

外来体育文化以迅猛的速度向外扩张,传统体育文化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甚至出现了文化殖民主义现象,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日渐偏离正确的轨道。西方体育继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出现进入到近现代时期,随着西方体育的发展,西方体育文化就表现出殖民化的特征,东方的民族体育文化生存艰难,甚至处于消失的边缘。

从文化特征角度来分析,西方体育文化依靠媒体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迅速向外扩张,并生产出大量的体育文化产品,占据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市场,表现出强烈的发展态势。西方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体育文化市场由此出现专制主义特征,但是这种体育文化建立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它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因而体育文化的多元化结构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民族体育的生态位宽度也越来越狭窄。

3.3、当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桎梏的原因

(1)体育文化价值认同的危机。

西方体育依靠最新的传播技术占领全世界大部分领域,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西方体育理念与价值观念。西方体育文化一方面强调竞争,同时另一方面强调利益第一,这使得人们对从事体育活动原因的理解出现偏差,人们的民族体育理念日渐薄弱,民族体育开始面临生存的危机。

(2)现代传媒传播过程的失语 。

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媒体的飞速发展是西方体育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条件,如人们经常接触的网络媒体、报纸媒体经常报道西方职业体育内容,很少报道与民族体育相关的内容,这无疑增强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难度。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内敛特征,这与媒体追求竞争和效益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民族体育很难引起媒体的关注。民族体育如果要引起媒体的关注,必然会失去自己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正是由于民族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地域性特征,它才难以受到媒体关注,只能停留在为社会大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层次。

(3)民族体育文化的创新度不高。

当前的民族体育存在的一大弊端是缺乏创新,这是影响民族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民族体育文化同样如此。纵观世界体育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通过文化创新而走向世界的民族体育项目,如韩国的跆拳道以及日本的相扑等,这些体育项目的民族特征十分明显,但是都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大放异彩。对比我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却基本没有经过创新走向世界的体育项目。

少数民族体育中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基因,对民族精神以及民族信仰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该民族的所有民众提高生活品味、增加审美情趣。

4、民族体育生态因子传承及其构建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重构

4.1、民族体育生态文化因子的构建的内容

(1)优化民族体育生态文化的乡土空间。

生态环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显而易见,生态环境以多元化结构存在。目前,通过研究我国民族体育得出:生态环境指的是乡土空间。乡土指的是某一个民族出现和发展壮大的地方,同时它也是该民族怀有特殊情感以及形成共同认识的地方,乡土与民族生活存在密切联系。乡土空间不但包括山地、平原、高山等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关系、组织关系等,各种文化传统、平原文化等也包括在乡土空间之内。乡土空间孕育了民族体育,民族体育诞生于乡土空间,即乡土空间是民族体育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守卫民族体育发展的动力之源。

发展民族体育必须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维护民族文化的根本。民族体育是一种能够体现民族要求、生命追求的竞技活动,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情结,能够充分展现某一民族的本原意义,那就是热爱自己生活的土地,表达本民族的美好愿望。从当前民族体育的发展来看,传统与现代同时存在,传统体育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体育依然具备生存土壤。对很多少数民族来说,民族体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中的休闲运动,它们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不但老年人不愿意放弃民族体育运动,就连年轻人也愿意将民族体育进一步发扬广大。

4.2、提升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认同感的途径

(1)提升体育文化的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民族体育发展的必然。所谓文化自觉意识,特指在全球现代化发展的形势下,占有人口很少部分的土著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在生存危机状况下的觉醒。所以说,文化自觉的首要任务是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进行,使其在全球化世界体系中,拥有地位和发展空间,使本土化发展成为现实。

民族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是历史赋予的新使命,要立足自身的文化特质并向纵深发展,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实行对外开放,取长补短以获得飞跃式的发展。我国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也总结了一条真理,开放是促进发展的捷径。纵观我国的民族民间体育,传统是其优势,要想求得发展、就要突破文化的局限。民族民间体育只有注入新的活力,才能长盛不衰得以发展。目前,我国改革的形势大好,有利于民族民间体育的大发展,只有立足时代大环境,保证民族民间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稳定,才能取得长效发展。时代在进步,体育发展也有新的价值标准,要依次为标准充实欠缺的文化内容,与时俱进,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

(2)优化民族体育发展本土环境。

民族体育文化的“本土化”是其发展的一个指标,与世界体育“全球化”密不可分,首先当地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宣传工作,从宏观上进行运作,用法律制度作保障支持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

首先,当地政府要立足市场变化,实行本土化运作。在发展中,吸取多元的文化元素,诸如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中有关儒家、道家文化的有益之处,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将“阴阳五行”的思想进行筛选和吸收,以抵达“追求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道德和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

其次,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进行民族体育文化宣传工作,以提高全民的民族体育文化意识。学校教育是民族体育文化的一个出路,首先保证其知识性,也要注重其表演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们的兴趣,比如利用音像资料进行普及等,使民族体育文化融入素质教育中,将民族体育文化列入到教学活动里;发展社会教育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一条途径,利用当地的各种宣传优势进行普及,使民族体育文化深入人心,在普及中得到认同和推广;

最后,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健全法律法规。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政府的工作之一,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也是其工作重点。只有政府的政策做导向,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才会步入正轨,所谓政府主导机制,特指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责任。其一,政府要制定有力的发展措施,在挖掘、搜集、整理上下功夫,对后期的研究工作也要投入有力的保障,最好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支持。此外,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机制,以民族体育传统文化保护为中心,做好民族体育文化保护工作。

5、结语

民族体育文化认同是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及其传承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而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当前竞技体育商业化驱使及其全球多元文化环境下,我们应以“和而不同”这样的理念使中国与世界、现代与传统间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一状态与“中体西用”方案并不相同,最重要的是创建出以自身文化为价值核心,同时与现代社会整体的发展要求有着密切关联,变成新时代人民愿意接受,并且能体现出新时代体育精髓的文化体系。以综合创新为核心同国际优质的体育文化不断融合,得出一种能与时俱进的有民族特点的体育文化体系。因此,民族体育文化适应问题,也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既要避免民族主义,也要注意同化现象、排他性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从冲突到认同,是其发展的必然,包容并存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终极,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是民族文化的特质。总之,先提升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导入文化生态因子,不仅是有助于推动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对于丰富和创新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内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生态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