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歆歆
(金陵科技学院体育部 江苏 南京 211169)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丰富了“完整的人”思想,提出“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完整的人”是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人的才能是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人的品德素养、体力智力、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诸多要素的协调。定向越野是以中长跑技术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论是从奔跑的持续时间还是穿越丛林的体能消耗来看,对学生心肺功能和肌肉适能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都是一种挑战。课程思政是围绕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所有学科、课程、教学、管理等结合的举措。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本着“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的指导思想,在“完整的人”视域下探究定向越野思政教育功能,并且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是定向越野教学改革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定向越野是一项体力与智力并重的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也蕴含丰富的思政育人功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劳动能力是基础能力。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指体力与智力,只有具备劳动能力,才能拥有其他能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才能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实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首先要实现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力劳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定向越野是以中长跑技术为基础的耐力性运动项目。从跑图距离来看,定向越野竞赛项目跑动距离大多集中在3-10km;跑动时间在15-70min之间,属于中长程耐力;在丛林中奔跑,受植被、坡度、低矮灌木的影响,能力消耗增加了26%-72%,能力消耗明显。定向越野百米赛则全程要求参与者快速读图、打点、标定方向,这对参与者的速度和灵敏度都有较高的要求。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身体素质指标每项与参加定向越野训练前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参加定向越野训练可以提高学生50m、1000m、跳远、肺活量等身体素质。
“完整的人”包括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等诸多要素的协调发展,可以有发展上的不同和差异,但是缺一不可,否则那就不是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参加定向越野的青少年学生在心理素质各指标上也有显著性差异。青少年学生在心理指标焦虑、抑郁、安全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均有提高,还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自控能力。定向越野除了个人赛,还有接力赛、团队赛等团队项目,在团队中队员之间积极配合,团队协作,分工明确,较大的提高了参与者社会合作心理。定向越野的场地大多在户外,在有山有水有丛林的大自然中,通过自然环境的渲染可以使参与者愉悦心情,激发了出珍惜和平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怀。长距离、长时间奔跑会因氧气不能充分供应身体所需而出现各种身体不适,这时“极点”会出现,要靠顽强的意志克服不适。拿图跑动的过程中需要参与者注意力高度集中,要以自律、果断、积极进取的心态完成练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思想,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完整的人”能够实现对社会关系的全面获得,实践教学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全面获得的重要途径,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定向越野教学实践内容是熟练掌握识图用图、使用指北针、实地定向,利用定向越野技术参与团体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沟通、人际交往等社会适应能力。在定向越野思政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智力、体力,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等,使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兴应用型人才是相契合的。
“完整的人”视域下开展定向越野教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定向越野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教学内容的构架、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的教学投入等诸多方面,都未能达到定向越野思政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校园内开设定向越野教学的情况很不均衡,总的来说全国开课率较低,突出问题在于定向越野在校内开设课程内容的单一性,在理论框架上没有系统的理论、结构、技术、战术之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主线,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定向越野课程中学生除了需要了解地图上的图例说明、点标说明,还需要参照实物能够理解地貌符号和颜色,受场地限制以及地图限制,学生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下,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上是一种挑战,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较少,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奋斗精神都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很难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定向越野传入我国以来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定向越野这门课程,但是定向越野教学主要形式属于国防教育范畴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定向越野的教材不统一,教学方法不一致,定向越野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多数是使用定向越野训练方法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又受到场地的限制只能简单将路线图给学生跑;讲授理论部分知识,如图例说明上的不同颜色、特殊标志物等,单纯通过讲解法并不能直观让学生准确理解,这对定向越野课程的发展非常不利。定向越野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但是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以单纯的说教或者生搬硬套的方式开展,很难全面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定向越野课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授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是田径专业教师或军事理论教师,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军事理论课教师相对还有一定思政理论基础,但是总体来说,定向越野课程教师思政育人素养还远远不够,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定向越野课程学习、专门的定向越野技术知识培训、相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训等等,尤其是在定向越野教学中需要标准的地质测量图、标准的校园图,同一张校园图设置不同的路线,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制图技术基础之上设计丰富的思政元素的主题教育。教学场地设备受限,定向越野对于场地的特殊要求,开阔、安全、多变是提高定向越野技术的有利因素,但是在校园内一般场地比较单一、信息量较少、场地面积不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定向越野教学效果;教学需要一套电子打卡器、指北针、点标旗等专业设备,每次使用地图需要彩色打印,一次性耗材较贵,因此需要一定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教育改革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在定向越野课程教学改革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各项改革。
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指向“完整的人”,其内涵集中体现为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能够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各项能力。因此,应以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实际构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参考资料,根据学校特殊性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之上,加强定向越野课程思政和教材体系建设,系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利用校外环境资源,多开展校外定向越野实践练习,通过课外丰富资源的整合,弥补校内场地受限的不足;课堂上设置多条路线、多个迷惑点、人工设置特殊标志物、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定向越野比赛等等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在定向越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综合情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性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线上教学作为辅助工具,利用线上开设的定向越野网络课程、定向笔记app、微信等现代教学方式融合线下定向越野课堂教学,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调整以往只重视结果的考核方式,注重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使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实现定向越野技能提升和各方面思想政治素养提高。
高校相关部门要重视定向越野课程思政教育所带来的价值,配齐配强定向越野专项体育教师,通过“国培计划”等加大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鼓励支持、提供机会参加定向越野技能知识培训、组织校园定向越野竞赛、参与省级国家级定向越野竞赛,增加教师各方面的业务能力。在校园上广泛推广定向越野项目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规则意识等思政教育价值,提升学生定向越野基本技能,使更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更多了解定向、理解定向并从中吸收到定向越野教学的价值。定向越野教学中提供基本的场地设备保障,加大财力、人力、物力的支持,保障好定向越野课程正常有序开展;统筹整理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社会上定向越野俱乐部等社会资源参与开展定向越野竞赛。从基本保障出发,做好“完整的人”视域下定向越野教学的改革新举措。
“完整的人”视域下定向越野思政教育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应该重视定向越野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发现目前定向越野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加强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总结经验做法,加强宣传。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围绕“完整的人”的目标,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创新、全方位育人实践协同推进,实现课程思政与“完整的人”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