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与发展:社会建构视角无障碍环境下残疾人参与运动模式探究

2021-03-06 21:42姚雅萍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共生残疾残疾人

姚雅萍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11)

前言

弱势群体的大量涌入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性、全民积极参加户外健身操体育运动的有效实施与全民和谐社会的逐步形成等都提出了巨大的社会挑战。残疾(身体机能能力减弱或者机能丧失)被世界认为已经是整个社会人类的一种正常社会生存发展状态,残疾人被社会世界普遍视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也被世界认为已经是整个社会世界的一个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世界第一的所有残疾病总人口数量大国,各类所有残疾人已经累计有8296万,占到了世界全国人口总人数的6.34%,据预测,到2050年期间我国的各类残疾人将以年增长速度到达1.68亿,将有机会更加接近所有残疾人口的总数占全世界全国人口总数的11%。残疾概念由个体的、医学的观念向社会的、体系的观念转变,残疾定义从“医学模型”向“社会模型”的变化。对残疾概念的认知理解会辐射到整个社会,残疾人体育的发展也是残疾模式演变的缩影。残疾人作为人类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残疾模试变革特征分析,把握适合残疾人体育发展的最优路径是促进残健共生的有效途径。总而言之,党的提出的社会主义政策和方针已经为促进残疾人积极地发展自己的体育事业,参与社会主义体育运动,融入经济社会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而为他们落实服务体系成为现代社会的着力点。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残疾人模式理念,探索“高校+社区”服务体系的可行性,旨在对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发展体育事业融合社会提供新途径。

1、残疾概念认知变革下残疾人参与体育共生现状

1.1、医学模式

残疾的一种个体化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医学模型,医学中的模型将一个残疾人认为是已经丧失了某些重要的功能者:他们既看不见、也听不到、无法自由行走、也无能够继续从事严谨的科研工作或者也无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在这里将一个残疾人认为是一种功能性的丧失,即一个人丧失了独立和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而完成自己所能够进行的任何一项活动。残疾是个体生理、心理缺陷所导致的;对残疾人士的医学诊断、康复训练应该进行相对应的教育。残疾者主要包含有视力表达障碍、听觉表达障碍、言语表达障碍、肢体运动障碍、智能障碍、精神障碍、多重功能残疾及其它功能障碍等。这一词的定义较为直接偏向于针对残疾人的综合医疗服务模式。当今社会,为了让残疾人士能受到更好的照顾以及医疗治理,许多医院都会有一条残疾人士优先通道,让残疾人士能够更好的得到治疗,在我国的某一些城镇甚至将卫生站、医疗场所搬到残疾人士居住的附近,让他们能够用更短的距离就到达治疗场所方便治疗。传统的现代医学研究模式不仅是一种关于重新认识我国残疾人的一种根本性医学视角,也是我国现代科学社会对我国残疾人问题进行医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除了从基于残疾人精神身体的生理角度出发来深入理解其他的个体心理模型,另外一些研究人员工作者还将对于有关残疾人精神身体和日常心理的科学研究成果纳入应用到其他的个体心理模型之中,聚焦在所有关于残疾人自身的包括整体精神生理和日常心智等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直接被归纳出认为不可算作一种基于个体心理模型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范畴。

基于医学模式,残疾在社会中被标注出的差异主要依据是残疾人与一般人存在的功能差异。体育对于残疾人而言是一种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康复。在这个模式下,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的传播也是把残疾人和一般人隔离开来,把不同等级和类别的残疾隔离开,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康复体育活动。医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在于,它把残疾看成是一种病态模式,给残疾人贴上了刻板标签,让残疾人在潜移默化中被社会淘汰,不能实现社会共生。但我们发现基于医学模式下的康复、隔离性质的体育活动类型在当今世界仍被广泛使用。对于个体模式的总结,我们所知道的个体模式的理解是一种残疾人的个体模式遭遇理论,它涵盖了残疾人的身体心理及其生理两个方面。在这种模式下,残疾人并将不能被允许参与运动,残疾人该做的只能是接受治疗接受康复训练接受特殊待遇。

1.2、社会模式

社会模式将残疾视为由于制度、环境、社会态度阻止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的障碍,强调以“全人”的话语体系而非健全人“标准”来制定现代社会制度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公平、体社会文明。制度设计方面,残疾人应该被赋予充分的人权,例如,参加选举时的必要席位、专门的残疾人反歧视的法律和政策、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必要保障以及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环境方面,打破“健全人标准化”的现代社会建筑和公共设施设计,扫清残疾人进入社会和独立生活的物理障碍;社会态度方面,涉及的是文化、思想和认知等具有内化性质的社会障碍。2006年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将“残疾人”定义为“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会妨碍残疾人充分、切实地参与到社会中。”在这一概念的定义中,更加倾向于研究残疾人的整体社会经济模式,即如何解决残疾人的健康问题不只局限于其身体健康,还必须为其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条件,以及如何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和融入其中。由于身心的残损而获得了被社会所压制或者排斥(disabled people)。用现代社会学残疾人模型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一个残疾人的群体,是相比于将其残疾人的思想看成是自身社会悲剧的一种个人概念而言,从现代社会环境所制造的社会障碍与被排斥的一种社会性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一个残疾人所必须面临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应从更为宏观的一种社会性视角去认识和阐释这一个群体的问题,来深入探索他们对更高的社会自主权利的认识和要求,将其残疾指出了残疾症是由社会所建构而非由生理所决定的。

与医学模式不同之处在于,社会模式下的残疾人和社会存在的差异是由社会建构的环境造成的而不是由个体功能差异造成的。在这种模式下将无限放大残疾人参与体育的重要意义,残疾人参与体育不仅强身健体还向社会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融入社会不被特殊化。有学者认为特殊学校的存在过于强调残疾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和差异,不符合社会模式理论,教育融合理念也就随之被提出。该理论要求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在同等的环境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尽管在社会模式下的教育融合理念在不断丰富,实践也在广泛开展,但对于在体育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是少之又少。基于社会模式,为残疾人创建一个无障碍的体育活动参与环境是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和社会共生的第一步。

2、残疾人参与体育共生相关研究

残障人士大多数仍为社会边缘群体,被主流社会忽略排斥。目前,我国在对于残疾人的社会文化融合问题方面的研究,与其他社会文化排斥问题的研究相比而言,还是较少,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残疾人参与运动融合的研究也是屈指可数。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在对残疾人与社会融合的研究调查中,主要涉及以徐洁、曲绍旭、周沛(2016)等为代表的社会残疾人就业融合的方向;以秦玉彬、吴文彦、厉才茂(2012)等为主要代表所参与研究的是残疾人政治融合方向;秦枫、吴艳雪(2013)等人为代表的残疾人教育融合方向。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9500多万残疾人,其中只有800万残疾人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上人们仍然对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存在偏见和错误的观念,人们对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缺乏理念和支持。人们认为残疾人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其进行体育活动,容易出现危险状况,因此不建议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这种观念是没有将残疾人对体育的需要结合起来看待,残疾人体育权利仍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缺乏人文关怀。另外还有一位学者通过对沈阳市少年残疾人在校期间所参与的社区性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少年残疾人在校期间所参与的体育活动效率相对较低,每周一次以下者为主;参加的方式比较单一,交际圈狭窄;参与活动的强度相对偏低,达不到锻炼健身的效果;社区内配套的软硬件并不成熟,尤其特别是能够提供给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严重不足;残疾人的运动没有科学的教育指导,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残疾人在体育锻炼中的参加情况是由于残疾人家庭功能、经济条件及他人态度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其身体健康,提高其自理能力,可以让个体变得更加正常,并且可以树立起自我的观念。由于残疾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比较低,主要是由于缺少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项目、活动地点、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以及组织的指导措施不够全面。残疾人可以参加体育锻炼,但受限制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影响。残疾人通过自己的运动所获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信和对身心缺陷的敬畏,残疾人通过自己的运动所融入到这个社会中的发展趋势就是向好发展。目前我国通过健康运动的环境而使得残疾人和其他社会共生的研究相对较少,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促进残疾人主动地参加健康运动,需要针对其个人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开发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加大指导员的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和环境。为了为其残疾人运动提供与其与之融合的体育运动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环境,使其与之融合的体育运动场与体育文化活动既无法能够充分符合其他种族残疾人的自身运动发展能力与体育需要,又不能有可能直接致使他们真正切身体会到并感受到一种有别于其他普通人的种族隔离运动情绪,就迫切地要求全国各级体育社会部门给予其他残疾人运动所有者提供必要的体育扶助与其他支持体育条件,唯有这样我们社会才能有效促进其在带动全国乃至其他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

与国内相比,不论是英国、美国还是加拿大,国外对待残疾人的观念及对残疾人运动参与的关注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方向。日本的世界性残疾人运动协会的成立及其发展与功能由此可以通过分析得出日本之所以在推进残疾人运动和体育工作方面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是因为日本的运动和体育组织充分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于残疾人运动的重视和关心,努力寻求得到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其他运动比赛组织群体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并积极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和体育指导员的教学培训,提高了残疾人体育器械设施及其装置水平的差异性等多重要素。只有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才能更好地让残疾人参与体育以及与社会共生。

综上所述,通过搜索残健共生关键词对中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相关研究大多针对残疾人儿童、老人和的残疾大学生为主的从社会福利,保健康复等宏观层面着手来带动残健共生,但地域差异较大成为政策和福利水平统一落实的障碍,社会模式残疾观念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得到普及,所以找到中心的社会力量将社会模式残疾观念印刻在群众的认知上后进行一体化的残健共生模式实行才能真正实现残疾人与社会共生。由于残疾人对体育运动参加率相对较低,原因主要是由于缺少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活动地点及其设施在社会中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以及在组织方面的指导不健全。残疾人在户外参加运动的方式主要受到性别、年龄、残障类型、残障程度及户口特征等的影响;同时,残疾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参与情况也会受到他们的家庭环境及其经济状况、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而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残疾人参与运动获得的不只是世俗的意义,更应该收获的是精神上的自信和对身体缺陷的尊敬,所以尽管现在残疾人参与体育融入社会的磕绊不断,但将来趋势肯定是向上向好方向发展的。利用学校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与社区基础建设服务结合,针对社会残疾人士的体育参与,探究社区与学校相结合的模式,带动社会残疾人士加入体育运动,推动残健融合,形成共生社会。

3、社会建构视角下区校共建模式依据

3.1、社会建构视角下的残疾模式理念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某些领域的知识与认知活动是由于人们在社会实际活动和社会体系中形成的一个产物,或者它是与其有关的一个社会团体之间进行互动与协商的过程。社会性残疾模式的一个核心思想表明了残疾模式是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产物,呈现出鲜明的社会组织构建倾向。社会建构视角下的一种社会残疾发展模式被普遍认为是社会失调的后果,是一个社会调整自身的结构以及满足其他残疾人的需求而导致失能的后果,社会环境中还存在着各种障碍造成残疾人无法充分参与正常生活。社会模式将残疾视为由于制度、环境、社会态度阻止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的障碍,强调以“全人”的话语体系而非健全人“标准”来制定现代社会制度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公平、体社会文明。身体上的严重残损被那些已经受到了人类社会上的压制和他人排挤的残疾人(disabled-people),用更加传统的现代社会学心理模型角度视角出发去分析认识和研究理解它是残疾人的一个群体,是因为我们觉得相比于将一个残疾群体作为自己的人生悲剧而逐渐形成的传统个人社会概念而言,从人类社会经济环境本身所可能制造的社会障碍与被其他人排挤的传统社会性模型视角出发去分析认识和研究理解诠释残疾人在人类社会中所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社会问题,我们就认为应从更加宏观的传统社会学模型角度出发去研究认识和理解诠释该残疾群体的实际社会问题,来深入地研究探讨他们对于更高的社会人格和其他自主选择权利的基本认识和心理要求,将一个残疾群体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上的压迫,指出了这种残疾在人类社会上应该是由一个人类身体建构的而不是由于人的生理所需而决定的。在这一新的视角与模式下将无限地放大了残疾人参加体育的重要意义,残疾人参加体育不仅强身健体还向社会证明了自己的素质,而且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融入到社会并不被特别化。残疾并非一种个人的问题,其根源主要存在于社会与环境,残疾人虽然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但社会的环境设施乃至观念主张都存在着障碍和机会的缺失,使具有生理残缺的残障人士由于和社会环境不匹配而具有了社会意义上的残缺。

3.2、无障碍环境

《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九条中所明确定义的无障碍信息环境指的是在泛指任何缔约国或者政府正在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和将来用以确保社会残疾人群体能够在与其他残疾人平等的权利基础上,无障碍地独立行走和自由进出自己的各种物质信息环境,利用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利用电子信息和移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通讯,包括利用电子信息和移动网络通讯信息技术和移动网络通信系统,以及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在一个城市和其他乡镇或者地区向其他社会公众广泛开放或者为其他人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为残疾人能够独立生活和充分参与生活。无障碍环境的设计以“平等、参与、共享”为前提,让物质及人文环境围绕这个理念设计,最大限度保证残疾人利益。

体育参与无障碍环境主要通过构建物质、人文无障碍环境使残疾学生能顺利参与体育活动。物质环境包括基本设施和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如,无障碍通道、厕所、辅助体育设施等;人文环境主要是态度看法与支持,包括社会,个人对于残疾学生体育参与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于他们的支持等。

3.3、社会建构视角下区校共建模式方法及内容

紧系“平等、参与、共享”这三要素创建残疾人无障碍体育环境,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以学校为代表的社会化机构加入残疾人公共服务力量有助于有效唤起社会参与和关怀,建构出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使社会实践和观念朝更加平等和谐的无障碍方向发展。基于对社会模式的认知观,社会和环境必须做出改革和作为适宜残疾人积极参与的社会,扫除障碍,让残疾人有意识地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与其他人即健全者或个体同等决定其生活模式的权利和机会。由此指向的社会工作理念则是残健共生而非残疾人融入。残疾人融入多少有些将残疾人视作异类的取向,而残健共生理念则将残疾人与健全人视作共同的群体,最大程度取消标签化的认识。这有助于切实地观照社会环境,使社会环境的创建与改造跳出“为特定残疾人打造特定设施”的局限,向“设计有差别,使用无差别”,残健交流的方式与环境均通畅的无障碍环境转变。自从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对于促进残疾人权利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国际认知方式发生了新的重大转变,对于推进残疾人在基本社会保险保障制度过程中的赋予就业、康复和其他无障碍服务人员的基本权利也随之做出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政策要求。这表明在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意识到社会模式的重要性。社会模式的去障碍需要改变固化的社会态度和人类认知,并从语言、媒体、法律、教育和技术5个方向去改变残疾表达方式和态度障碍。社会残疾模式视角下的残健共生的理念指导着有关残疾人服务与无障碍环境的经验研究朝着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方向发展。如果将残疾人视作接受服务的一方,传统的残疾人服务主体通常是政府、社工机构与志愿者团体。而在社会建构视角下,创建无障碍社会环境无疑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从残健共同利益和目标入手的校社结合对促进残健共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1)共建目的。

残疾人群体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体中必不可少和重要的一部分,让残疾人与社会共生是我们的目标。体育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其作用是教育的一个基础性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广大残疾人的身心健康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作为凝聚社会的媒介为残疾人与社会共生提供了明确路线。区校共建项目目的是通过对以残疾模式中的社会模式为视角,利用高校高素质教育资源(人才、教育、设施)与社区保健体育设施环境内部的残疾人的对接,利用政府给予大学的资源,利用大学高素质教育环境下培养的人才在各大小城镇、社区设立服务站点,精确帮扶社区残疾人从体育共享,休闲活动参与着手,有点及面,从小社区到大城镇再到社会,推动构建一个无障碍的体育环境由此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来达到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的共生。

(2)共建内容。

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研究所为例,岳麓区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20多所本科和高职院校及其他高等教育专业院所,32位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0多万名科研人员及高校教师。岳麓区以建设一座城区与校区融合共享的发展思路为理念,岳麓区内国家大学科技城基础配套设施的全面提升,为岳麓区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科技自主创新政策源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地和一批高端人才的集聚工作地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也为区校共建创建了便利环境。根据湖南省第六次“十二届全国性竞技体育场地普查”统计资料分析,长沙市竞技体育场地总数是8799个,运动场占地面积10400666.02m2,从对比进行抽样研究的长沙市岳麓区6个社区来说,仅有6个竞技体育健身广场、1个竞技健身小径、1个运动中心、2个竞技田径赛跑道、1个竞技足球场和1个健身操、1个水上游泳池和一个网球场、9个大学生篮球场。

场地共享:高校对外开放的运动场馆场地和社区现有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结合,给不论残疾人还是普通人最大化提供了丰富舒适的场地资源。

师资共享:高效师资资源和社区内自发性的体育群众组织资源有效结合,给残疾人提供高效高素质的技术指导和帮扶。

(3)共建意义。

①满足残疾人士渴望参与运动的心理需求,创建体育共享环境

体育生活是让人们积极融入社会的方式之一。让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是让残疾人士更好的重新融入社会,自强自立,感受自身的价值。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残疾人而言,走出去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杭州市肢残人协会秘书长王亚东曾在一次采访中明确阐述了无数残疾人其实也是有着体育锻炼和健身的要求和想法以及走出家门的愿景,最大的困境就是他们跨过自己心里那道坎。除人文化境困境外,物质环境也成为残疾人参与运动的阻碍之一。虽然现在咱们我国在努力争创无行动障碍的农村社区,对于大型体育场馆等这些无障碍的健身设施都已经进行了完善改造,但仍然普遍存在着不统一的改善现象,一些农村社区及部分大型公共场所都已经设立了多条无障碍式的健身设施道路,但是这些无障碍式的健身设施道路设计得不太合理,残疾人也因此只能望而却步;有的体育场地甚至因为缺乏无障碍健身设施,部分社区残疾人也无法顺利地步行进入体育场馆。

②打破社会大众传统医学标签,建立残疾人士自我认同感

不仅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缺乏正确认知,残疾人对自身的自我认同感也明显不足。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大众把残疾人明显的划分为特殊群体,甚至投以嘲笑的目光;而部分残疾人在这种环境下则固步自封,自己把自己变为必须要受到帮助并无法融入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建立区校共建运动模式,给社会大众建立了与残疾人深度接触沟通的桥梁,给残疾人挑战自己帮助建立自我认同感的机会。社会大众能通过接触和帮扶与残疾人士建立良好的帮扶关系之外也能构建友谊的桥梁,从而逐渐消除刻板印象,打破传统医学标签;而残疾人士则能在社会大众的温暖帮扶下消除心理障碍,向社会迈出坚定步伐。

③精确帮扶社区残疾人士实现体育共享,推动社会共生

区校共建模式的发展,可以让残疾人在社会参与中的问题浮出来,让人们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让残疾人士可以有更好的运动环境来运动。残疾人士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对比来讲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而这样就会造成残疾人士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困难;而区校共建运动模式则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40万不同专业师资力量对应8000多不同残疾类型的残疾人士,实现精准帮扶,促进体育共建共享,推动社会共生。

4、总结

结合残疾人士参与体育运动和残疾模式概念认识变革分析,可以发现,当今社会,社会还是没有完全突破医学模式标签,对残疾人士和社会融合的研究与残疾人士和社会排除的研究比较还是很少。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威力一直都不可被忽略,残疾人的运动体育也已经被我们视作是实施国家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三五”期间,残疾人群体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抓住机会,很多学者对残疾人士参与运动进行广泛研究。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保障和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带领残疾群体一起走向小康。体育参与权利作为残疾人的基本权利,通过体育活动,使残疾人康复健身、融入社会、超越自我、发展潜能,从运动找到自信和尊严,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依据相关政策文件和理论实践探究,建立区校共建的无障碍体育参与环境,保证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打破传统医学标签,突破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困境,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为十四五规划打下强有力的基础,推动社会共生,残健共融。

猜你喜欢
共生残疾残疾人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我骄傲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