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篮球发展策略研究

2021-03-06 16:11李前磊韩姗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校园篮球体教体质

李前磊韩姗姗

(1.上海市徐汇中学 上海 200030;2.商丘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1、研究背景

篮球项目是我国普及程度最高的项目之一,特别是在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当中,篮球项目是最常见的教材。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教融合正式提出,体教融合的进程经历了体教配合、体教结合两个阶段,最终形成了体教融合的新理念。那么在体教融合的新理念之下,如何有规划、有目的的进行校园篮球的规划和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的管理者、执行者们需要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体教融合的背景之下对校园篮球的发展现状和推进策略进行研究,对当前校园篮球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于篮球青训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进行梳理。本研究成果的发布和传播可以为当前校园篮球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借助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以体教融合和校园篮球为关键词,梳理当前校园篮球的学术研究现状。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体教融合的研究在学术界的发文量突增,相关的期刊也组织了专刊对体教融合有关的议题进行讨论。丰富的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3、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篮球发展现状

3.1、学生喜欢篮球,但是却不喜欢篮球课

文献调研发现,现有的研究中指出了一种现象即学生虽然很喜欢篮球但是却不喜欢篮球课。研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现有的篮球课程模式陈旧。当前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模式依然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军体操模式,“立正、稍息”等口令是体育课程中的常规模式,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很难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其次,现有的体育课不出汗、不对抗并且没有相关的战术教学,现有的体育课当中,由于体育不需要进入最终的学生成绩评价当中,因此很多学校把体育课当成的边缘学科,产生了所谓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和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很多学校甚至出现了主科课程挤占体育课的现象,为此课程的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特别是在一些负面舆论事件之下,如,扬州小学生跑步受伤,法院判定学校赔偿学生7.9万元,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不敢安排具有强度和对抗的项目比赛,也就造成了篮球课和篮球教学比赛当中强度小不出汗的现象。综上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篮球,但是却不喜欢篮球课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当前课程模式陈旧的原因,还有就是当前的学校体育主题责任问题,需要相关的政策进一步促成实施。

3.2、校园篮球训练方法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校园篮球的发展需求

校园篮球训练方法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校园篮球的发展需求也是制约校园篮球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教师和教练员的整体业务能力较弱,现有的研究表明,学校体育内进行篮球教学的专职老师多是从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这些老师需要在本科阶段进行相应地专项学习,但是该类老师需要进行所谓的“一专多能”的学习,也就是在拥有一项专项运动技能,但是还需要有多项非专项的运动技能。在这样的教学方案的实施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很难在专项运动技能的提升上有所突破,因此教师们的篮球专项运动技能有限;另一方面,高水平的运动员退役后由于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的限制,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很难进入到教育体系当中,这也是造成当前校园篮球训练模式落后的主要原因。一些青训模式的先进训练理念和方法无法真正的融入到篮球教学当中,这也是造成当前校园篮球教学训练模式和方法落后的主要原因。

3.3、学生的整体体质较差,无法满足高强度训练的要求

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曾于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2019年等年份,组织开展了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每次调研都准确掌握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现有的数据表明,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下滑明显。男生方面,男生力量素质下滑尤为明显,在常规的学生体质测试当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引体向上为零的现象,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小豆苗”的现象,学生的身体素质较1985年下降明显。女生方面,耐力素质下滑明显,经常会出现女生在进行800m跑测试当中昏倒的现象。这也就不难理解,学生在进行篮球课上课时无强度不出汗等现象出现。因此,破解课程设置当中高强度训练无法实施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体质,特别是对于力量和耐力素质的提升。

4、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篮球发展策略

4.1、积极落实校园篮球政策,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目前,我国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从中央顶层到地方各个级别的政策网络体系。这些政策在学校体育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发布,更是明确了未来的学校体育应以深化体教融合为主要的改革方向。那么,什么是体教融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给出了明确的解释:体教融合就是把竞技人才的培养(体)融合到国民教育体系(教)之中。在这样的导向之下,如何深化体教融合,将校园篮球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体教融合的理念当中,还需要学校体育的学者们进行相关的研究。此外,在一系列政策的导引之下,学校体育的执行者应当积极落实校园篮球政策,提升政策执行效率。特别是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政策进行保障政策的研制,争取做到校园篮球的发展有法可依。

4.2、提升学生体质,增加体能训练内容

以往的体育课当中经常会出现没有强度学生不出汗的体育课。前已述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时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下降严重阶段。从学校体育的理念来说,它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的论述与发展中国体育的目标论述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学生体质的状况是检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涵,是检验学校体育政策文件执行效果的重要诊断指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这种情况造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一方面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使得学生的心肺耐力和力量素质下滑明显,学生的各方面运动能力均因为体质的下降而下降;反过来,下降的体质又让体育教师无法进行中高强度的教学内容的实施,如,高强度的折返跑运动现在的学生的完成情况下降明显,再如因为学生体质的下降造成的学生身体单薄的情况,常规的教学比赛没有办法进行高强度的对抗,特别是对于篮球这样具有高强度的对抗项目而言,没有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很难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这种恶性循环也就导致了学生的体质越发下降。未来应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首当其冲的是在常规的体育课中增加相应的体能项目,特别是增加力量和耐力素质的体能项目,可以参考现有的课课练形式,将课课练的内容设计成相应的体能类项目,激发学生进行体能锻炼的兴趣,并布置体能类作业,通过课内和课外互动的形式增加学生的体能训练意识,通过持续的体能训练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从而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4.3、改善现有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切合校园篮球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的论述与发展中国体育的目标论述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也是学校体育的育人目标,鉴于当前校园篮球的发展现状,未来应积极改善现有的训练理念和方法,首先应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当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养成的基础上借助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体育艺术文化节和学校运动会等载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的训练当中,达到“勤练”的目标;最后借助当前的校园篮球联盟等竞技体育联赛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竞技体育比赛当中,感受到竞技体育带给人类的那种不怕挫折勇于挑战的精神,一系列的工作的实施可以达到“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目标要求。总体而言,“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当前的校园篮球发展的现状,可以让学生在有兴趣学习篮球的基础上,达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一系列的工作可以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逐渐上升。

5、结束语

强国需强体,新时期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要努力将体育打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这其中,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关乎到健康中国政策的完备实施。未来,应遵循“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发展校园篮球,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质。

猜你喜欢
校园篮球体教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中学校园篮球的困境和发展对策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浅析影响初中校园篮球发展的因素及优化策略
校园篮球文化的构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