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人体生理学教学的探究

2021-03-06 09:12:02吴金霞谭如彬高利平任静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切入点生理学专业知识

石 玥 ,吴金霞 ,谭如彬 ,高利平 ,刘 磊 ,任静波 ,崔 洁 *

(1.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2.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4)

在医学高等院校中,思政课程以往是和专业课程分离的,教师和学生一般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德育。同时,学生普遍反映在专业性很强的医学理论课加入思政内容使人感觉很难融入。为了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医学专业课程开启“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尤为重要[1]。人体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目的在于研究各种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健康中国”的概念,既要维护人们的基本身体健康需求,又要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使人们在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达到和谐统一。这就使人体生理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开展人体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义重大。但是,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关注健康、守护健康的同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肩负的使命,成为目前人体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的主要问题。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最终达到获取知识与德育培养的双重目标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2]。

1 人体生理学课程思政的目的及必要性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过度关注人体生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深刻理解肩负的使命,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3]。人体生理学“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研究兼顾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而非单纯地治疗疾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具备高尚医德、医者情怀和崇高敬业精神的医务工作者。

2 探索人体生理学“课程思政”和理论教学的融合

当前,在开展人体生理学“课程思政”时,学生反映会出现出勤率低、抬头率低、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强行结合、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而弱化人文素养等问题,如何在理论授课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思政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1 将人体生理学的学科特点作为切入点,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

人体生理学从发展来说,是通过医学实践和对人体、动物的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人体生理功能的知识,继而逐渐形成人和动物机体功能的系统性理论。生理学中的理论均来自实践或实验,生理学发展史中闪烁着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的光芒,因此我们可以将生理学的专业学科特点作为切入点合理展开思政教学。例如:在第一章绪论中对生理学发展史的回顾会涉及诸多伟大的生理学家,他们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对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诺贝尔医学奖与生理学奖获奖者的实例[3]以及生理学老一辈科学家蔡翘、张香桐、冯德培等教授,他们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就是“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格和专业精神,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杜绝弄虚作假和抄袭实验等行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

2.2 将契合专业的热点事例作为切入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高校的学生会从多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4]。因此,契合专业的热点事例是我们“课程思政”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些能够和人体生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热点事件、案例、现象进行分析,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高品质地开展思政教学。例如:在介绍循环系统时,我们会讲解心肺复苏的原理,这时就可以选取网络上一个热点问题——“救与不救”进行讨论,事件1:某中学初二年级体测过程中,一名14岁男生在1 000米测验终点冲刺时突然倒地猝死。事件2:2018年中秋节期间,常州近30位医生为一名8岁爆发性心肌炎的患儿心脏按压300分钟30 000次,为生命争取时间。经过抢救和治疗,该患儿痊愈出院。通过对案例中两种结果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救与不救”的不同结果,使学生了解掌握心肺复苏原理及其操作的重要性,及时准确的施救可以挽救无数生命。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救死扶伤,这是作为一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医德品质和医者情怀。这样,在案例讨论的时候学生就会代入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点,经过引导后产生对高尚品质的认同感,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真正目的。

2.3 利用“第二课堂”,实现专业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积极推进“第二课堂”的建设,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我们开展生理学的实验创新设计和生理学知识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很多学生在人体生理学课程结束的时候都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了质疑与思考,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学会了如何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强了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等,这些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学生人文素质集中体现在对健康的理解,对人的关爱,对人的尊重,对“仁心仁术”的继承和发扬,对无私奉献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5]。如何将医学高校的思政教育与医学固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融合起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将这种教育理念传递给当代的医学生就成了医学教育新形势下不可回避的问题。人体生理学“课程思政”要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全方位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热点事件,不拘泥于传统单一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高尚医德情操和情怀。因此,我们应该在人体生理学思政课程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以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目标,促进思政教育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切入点生理学专业知识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风能(2017年2期)2017-05-15 01:52:42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6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26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新闻传播(2015年15期)2015-07-18 11:03:44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4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